如王昌齡《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麽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來表現“不盡”呢?詩人輕輕宕開壹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壹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妳會生出什麽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許渾《謝亭送別》中“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末兩句,上句極寫別後酒醒的悵惘空寂,結句卻並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這種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直抒別情更富感染力,別具壹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以景結情 - 藝術作用
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往往使詩歌顯得意猶未盡、形象含蓄、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