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導入: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創痍,詩中聖哲。滿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壹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同學們,這些對聯中指的人物是誰呢?對,是杜甫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閑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沈郁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壹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妳感奮不已。
二、作者簡介:
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這些詩像壹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自李唐以來,他的詩歌即被公認為“史詩”,詩人本人也被看作壹代詩宗,被尊稱為“詩聖”。
杜甫( 712~ 770),唐代詩人。字子美。 祖籍襄陽 (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 4個時期。
漫遊時期:玄宗開元十九年( 731)至天寶四載(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壹帶。 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 杜甫此期詩作現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為代表。
三、教學過程 :
《望嶽》
1. 介紹寫作背景: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閑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沈郁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壹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妳感奮不已。
2.介紹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限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壹韻到底,也可以換韻。從句式方面看,古詩壹般四字為二二式,五字為二二壹式或二壹二式,七字為二二二壹式,有時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況。《望嶽》是壹首五言古詩,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3.整體感知。
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壹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壹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為“俯視”。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4.逐句分析。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麽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麽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麽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麽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系前面壹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壹句又是什麽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雲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於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壹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壹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麽?(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5.總結。
杜甫壹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為家,他壹生寫詩壹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蕩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妳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麽?
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設計:
遠望
望嶽 近望
仰望
《春望》賞析
1. 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壹個月寫的。
2. 介紹近體詩
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
3.整體感知: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沈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壹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壹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壹翻。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壹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壹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壹則觸景生情,壹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沈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杜甫詩三首》公開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