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學者彭宜萬先生說,廈門和臺灣省的閩南語歌曲有著深厚的淵源。清末民初,閩南歌曲風靡海峽兩岸。當時廈門的“文德堂”和“惠文堂”是印刷閩南方言歌曲的出版社。他們最早使用水印,後來隨著技術的逐漸發展,使用了石版畫。這些小冊子在廈門賣得很好,還銷往臺灣省。清末臺灣省被日本人占領,臺灣省很多人表現出民族氣節。當時,壹首名為《薛梅四軍》的歌曲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歌中唱道:“唱首歌給妳聽,薛梅真正直...我建議妳仔細聽,並從薛梅之行(行為)中吸取教訓”。講的是壹個女人在丈夫死後帶著孩子堅強的生活。這個故事傳到臺灣省後,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因為當時臺灣省在日本統治之下,所以人們借女人的丈夫來守壹個節日,以表達不甘被日本統治,要正直,要有民族氣節。薛梅絲弦當時被稱為“國慶調”或“廈調”。1922年,廈門才女周淑安創作了第壹首閩南語花腔歌曲——睡歌,由鋼琴伴奏。堪稱閩南語流行歌曲的雛形。後來,祖籍廈門的姚占福漂洋過海到臺灣用閩南語創作歌曲,代表作《苦酒滿》和《酸溜溜的心》紅遍臺灣。著名詞曲作者曾中英也是從廈門大學畢業後去的臺灣省。這些人對臺灣省閩南語歌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臺灣省產生了壹批閩南語詞曲作家。如臺灣省本土音樂人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的《桃花與血淚》,蔡德音的《紅黃鸝之歌》,都是用蘇武牧羊的古曲重新譜寫的。1933-1937是臺灣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很多現在仍在傳唱的經典都是在那個時候創作的,比如《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四季歌謠》。這些歌,像壹首溫暖柔和的春風,吹過大街小巷,吹過城市鄉村,撫慰了“地瓜男孩”(指臺灣省人)在“四腳男孩”(指日治)控制下的孤獨,也傳遍了壹衣帶水的海峽兩岸。
閩南語歌曲在海峽兩岸都很流行。
《看春風》幾乎是壹首膾炙人口的閩南經典歌曲,在兩岸已經流行了幾十年。公元65438年至0933年,臺灣音樂人李以根植於《西廂記》的中國古典情懷的意境創作了《望》,並與鄭毓賢的中國傳統五聲音階音樂相結合,創作出這部經久不衰的佳作。歌詞中唱道:獨坐夜燈下無伴,對面冷風吹,十七八未婚,想著小家,他們的孩子又美又白,想問他是不是怕壞消息(對不起),心裏彈著琵琶。我愛我老公,我在心裏愛他。不知道妳什麽時候摘,青春就綻放了。好像門外有人來了,開門見麥克(見),也有人笑我傻,盡管我是被風騙的。《看春風》含蓄地反映了少女的復雜情感,是壹部歌詞和音樂都很美的經典之作。
現在很多閩南人,甚至是來閩南的外地人,都會唱“天黑了,要下雨了”“只有努力才能贏”之類的“土風歌”。閩南語歌曲有特別的韻味和魅力。“鄉土歌曲”給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理想,給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意誌和力量。《奮力拼搏》這首歌裏,唱的是“失去雄心壯誌時不禁嘆息,落魄時不禁惶恐...三分註定,七分靠努力才能贏”等等。這首歌激勵了很多人勇往直前,人們被這種拼搏開拓的精神所鼓舞。
近年來,閩南語的歌曲在兩岸非常流行,車站、家、燒臘餃子等經典歌曲或流行歌曲經常縈繞在人們的耳邊。但廈門有有心人發現,這些流行歌曲大多是臺灣省寫的,海峽對岸唱的。曾經在閩南語歌曲創作上有過輝煌時期的廈門,這幾年似乎也沒有出能風靡海峽兩岸的歌曲。廈門好像落後了,要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