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松、梅、竹、菊為貴。
松、梅、竹、菊,高貴而高貴,倚月養雁寄鄉愁,布谷鳥鷓鴣啼,梧桐葉落穿愁意別,長汀劉依依落花出水散愁,烏鴉燕子起落,草木猶動。
松、梅、竹、菊象征高尚的品行和對邪惡的恐懼。古人常用這四個形象來表達高尚的情操。比如:
色不寒,松柏有性!(劉震《哥哥的禮物》)
不是說菊花在花中受寵,而是這花更無花。(元稹的菊花)
即使秋天過後,被磨成泥土,又變成塵埃,梅花仍然像往常壹樣不斷地散發出香味。(陸遊《蔔算子?詠梅”)
經過千百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堅強,無論是東南風,還是冬天的西北風,它都能承受,依然會堅韌挺拔。(鄭燮竹石)
(二)借月托雁寄鄉愁
天上的明月常常引起遊子的思鄉之情,激起詩人對未來的憧憬。大雁是壹種候鳥,古詩詞中常用它來表達遊子的思鄉之情。比如:
我擡起頭凝視月亮,低下頭,懷舊之情油然而生。(李白《靜夜思》)
今夜起露變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月夜憶兄弟》)
終於我可以派我的信使野鵝,歸巢洛陽。(王婉的《北堡山下的壹泊》)
因為想起了淩渡夢,大雁們滿載而歸。(溫庭筠《上善晨行》)
布谷鳥鷓鴣悲鳴
杜鵑,鳥的壹種,又名紫桂、杜鵑。古代神話中,蜀王杜預在讓位給朝臣後隱居山林,死後魂魄化為布谷鳥。還有壹種說法是:布谷鳥的叫聲和“不如回家”很像,所以古詩詞中的布谷鳥就成了壹種表達傷心難過之情的意象。此外,古詩中經常出現的“鷓鴣”意象,往往透露出悲傷的意味。比如:
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蝴蝶蠱惑,帝王春心杜鵑啼。(李商隱《錦瑟》)
早上和晚上在這裏能聽到什麽?布谷鳥流血的叫聲,猿猴的嗚咽聲。(白居易《琵琶行》)
宮女像滿春廳裏的壹朵花,但今天只有鷓鴣在飛。(李白《越南訪古》)
鷓鴣聲中,夕陽西下,初冬低。(遊東《聞鷓鴣》)
(4)梧桐樹的葉子是悲傷的。
古語有雲“壹葉知秋”,指梧桐葉落。用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比如:
獨寂西廂,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會歡》)
梧桐更是毛毛雨,黃昏滴水。(李清照《慢聲吟》)
⑤劉依依,另壹個時代的亭子。
古詩詞中,楊柳往往與離別聯系在壹起,弱柳搖曳的造型最能傳達親友離別時的心情。另外,“劉”和“劉”諧音。亭子是古人送別的地方,也是送別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比如:
清晨的雨濕潤了土地的塵埃,客棧的客棧,客棧的枝葉,壹片新葉。(王維《寄元二世安Xi》)
歸程何處,亭子更短。(李白《菩薩蠻》)
(六)水外蔓延的憂郁
花讓人憐惜難過,水或喧鬧或舒緩,沒完沒了,最令人擔憂。因此,在古詩中,落花流水常被用來表達悲傷。比如:
問妳能有多少悲傷,就像壹條向東流的河。(李漁《於美人》)
花開花落,流水潺潺。壹種相思,兩處閑情。(李清照《壹顆梅幹》)
(7)烏鴉和燕子系統的興衰
烏鴉是壹種鳥,經常出現在墳墓等地方,常被視為不祥之兆。詩人常用“烏鴉”這壹意象來渲染沒落的氣氛。燕子,因為對老巢的眷戀,成為古詩中表達時事變遷、抒發歷史興亡情懷的寄托。比如:
王導和謝安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五壹巷》)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老路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8)植被仍在搬遷中。
草木常青,人事卻悄然生變。在古詩詞中,“草木”常被用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感覺和對歷史興衰的感嘆。比如:
他與小米分離,他是小米的幼苗。線頹廢,中心動搖。(《詩經》?小米走了”)
春風十英裏後,蕎麥是綠色的。(姜奎,揚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