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原詩如下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於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鑒賞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兩句運用反襯手法,靜中點動,動中寓靜。由動後靜,鳥飛、人行,之後壹切恢復平靜,唯獨只有壹個老翁孤舟獨釣,正好襯托出了漁翁傲然獨立、孤芳自潔的形象。
借景抒情來表現人物形象是詩歌的壹種常見手法,但這裏的寫人不獨是詩人的境遇、心態等的自我寫照,而是和歌德的《浮士德》壹樣,彰顯著壹種“浮士德精神”,而這裏則是對寂靜、禪定心態的堅守,超脫人生而遺世獨立的追求。
鳥飛絕、人蹤滅,呈現出壹大片的空境,千山、萬徑是有,以有之多襯出空之大。“空故納萬境”,而這空靈之境不僅是物的空靈之境,同時也是指詩人之心是空靈的。從而“擺脫了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的牽絆,呈現出壹種不可言喻的禪悅。”
《江雪》這首詩境界幽僻,旨趣深遠,立意清冷孤寂,是壹首山水詩,但非壹般意義上的山水詩,而是以佛家飛鳥喻入詩,別有深意的禪意詩。而《江雪》便是壹首傑出的禪意詩,“不立文字”而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傳達出它所蘊藏著的詩境和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