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民間故事詩句

關於民間故事詩句

1.有關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古詩

唐作者:林傑作品:

乞巧內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壹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壹習俗唐宋最盛。

《嫦娥》 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關於此詩的解釋,過去的註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認為是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認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認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壹般認為是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飛月的故事抒寫了身處孤寂中的感受。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精衛 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精衛 夏完淳

北風蕩天地,有鳥鳴空林。誌長羽翼短,銜石隨浮沈。崇山日以高,滄海日以深。愧非補天匹,延頸振哀音。辛苦徒自力,慷慨誰為心?滔滔東逝波,勞勞成古今。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寫嫦娥悔恨的還有李商隱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應斷腸”(《月夕》),宋代詩人晏殊的“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

明代邊貢的《嫦娥》也寫得很出色: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越有麗姝 越有女兮 鳳鳴鳳翔 苧羅有美紗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無神語 麗姝麗姝兮 身何兮 情何寄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西施》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沈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壹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西施 ——曹雪芹

壹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魏曹植樂府詩《靈芝篇》:“董永遭家貧,父老無財遺。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

2.關於民間故事的詩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過黃河

〔明〕李東陽

清口驛前初放船,

長淮東下水如弦。

勁催雙櫓渡河急,

壹夜狂風到海邊。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沈。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板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壹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風》)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 李白《寄遠》)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 杜甫《黃河》)

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州。

3.與四大民間故事相關的古詩有哪些

四大民間故事是《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

《牛郎織女》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孟姜女》

正月個裏來是新春

家家戶戶喜盈盈

人家夫妻團圓聚

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長城

夏夜裏銀河飛流星

那是牛郎織女點燃的紅燈籠

孟姜女望長空

淚眼霧蒙蒙

我與杞良哥何日能重逢

九月裏來九重陽

菊花煮酒空相望

空相望

落葉飄秋風涼

窗前月如霜

我給親人做衣裳

線是相思針是情

針針線線密密縫

密密縫

再把心口壹絲熱

絮進寒衣伴君行

大雪紛飛北風急

孟姜女千裏送寒衣

從秋走到年關過

年關過

不知丈夫在哪裏

在哪裏

聲聲血淚聲聲喚

天也昏來地也暗

哭倒長城八百裏

只見白骨滿青山

前蜀 貫休 《杞梁妻》詩:“秦人築土壹萬裏, 杞梁貞婦啼嗚嗚。

《白蛇傳》

白蛇初下峨眉山,坐對青峰結翠鬟。白蛇初見西湖水,遊女如花彩雲裏。

不慕繁華不為恩,自愛西湖萬種春。誰知波上同舟子,便是三生石上人。

雨露初結湖上緣,還依湖水作家園。解煉金丹圖濟世,便是鴛鴦亦是仙。

可憐琴瑟有人妒,悲歌卻起無聲處。都緣佛子太愚執,肯信鴛鴦能獨宿。

柔腸有憤亦如雷,千裏江南壹片哀。零雨暗從閶闔下,海潮飛壓鎮江來。

虹霓繚亂與雲低,百萬魚龍天上嬉。最憐意氣傾肝膽,同行妙手空空兒。

雷峰塔下重門閉,想見報仇心未死。到今歲歲有余波,廣陵潮吞金山寺。

滄海桑田誰復記,雷峰亦已當風屺。更待西湖徹底幹,此間應有再生緣。

當代·九彩鹿

時逢端午說許仙,邂逅借傘紅線牽。

心誠情動白娘子,也因厚道也在天。

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壹千年。

斷橋難斷塵寰事,西子湖畔續前緣。

小青率性質天真,出生入死俠膽存。

拔劍欲斬窩囊廢,不解白姊百日恩。

最恨傷天法海蠻,佛禪掃地惡跡斑。

深扼白娘虧壹簣,未能滅頂漫金山。

嘆服前人淒麗篇,蛇心原本也纏綿。

湖邊又聳雷峰塔,活該二字應永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

月白風清花襲人,紗窗青燈透雙影。 夜闌萬類盡無語,猶聞西樓讀書聲。 風雨***濟長相 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馬倆無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幾度春,莫知英臺 女兒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風流種,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 月下常相會,撮土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無意,金玉良姻幾個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 棒打鴛鴦倆西東。 笑問世間情何物,生死相許無所恨。 今生無緣同白首,待到來世敘舊 情。 生不相守死相從,黃泉路上結伴行。 雙雙化蝶翩翩舞,恩恩愛愛不絕情。

4.有那些民間故事的詩句

黃河諺語、成語詩句、名句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裏黃河繞黑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到黃河心不甘。 說 盡 黃 河 只 為 水(諺語) 意 思:比 喻 說 了 多 少 話 , 只 有 壹 個 目 的。

例 句:妳 不 用 再 爭 辯 了,~,還 是 對 我 有 意 見。 ?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

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看來他是不 到黃河心不死。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

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遊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

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擡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遊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遊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

現在黃河下遊的河床,壹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

"由於河道高出地面,壹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這壹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壹樣。

砥柱山其實是壹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壹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壹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

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

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壹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

船只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黃河的形成: 之壹 在距今160萬年左右,青藏高原在壹次猛烈驚人的擡升運動中,躍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塊邊緣發生斷裂褶皺,形成階梯狀地貌,原來廣泛分布的湖泊匯集成河。

壹條由湖泊匯集而成的大河隨之奔騰而下,形成地質構造史中驚心動魄的壹幕。 之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壹條相對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是壹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擡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

到距今10萬年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黃河與我國其他江河相比,有幾個顯著特點: 壹是水少沙多。

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的1/17,僅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居我國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內人均水量593m3,為全國人均水量的25%;耕地畝均水324m3,僅為全國耕地畝均水量的17%。

黃河上中遊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造成下遊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平均每年擡高約10厘米。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合沙量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壹,在世界江河是絕無僅有的。

如果把16億噸泥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堤,其長度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時空分布不均。

黃河水量的60%來自蘭州以上,秦嶺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來自河口鎮至龍門區間與涇河、北洛河及渭河上遊地區。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來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來自幾場暴雨洪水。

這種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給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和下遊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三是地上懸河。

由於長期泥沙淤積,目前黃河下遊堤防臨背懸差壹般5~6米。灘面比新鄉市地面高出約20米,比開封市地面高出約13米,比濟南市地面高出約5米。

懸河形勢險峻,洪水威脅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災害頻繁。

黃河北抵天津,南達江淮,洪水波及範圍達25萬平方公裏,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慘重損失。同時黃河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給環境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長期難以恢復。

由於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