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二月12 ~ 770),詞藻優美,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為“杜麗”。出生於河南省珙縣,祖籍湖北襄陽。為了區別李商隱、杜牧和“小杜麗”,杜甫、李白也被稱為“大杜麗”,杜甫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有“使君堯舜上位,然後使風俗純然”的宏願。杜甫在世時名氣雖不顯赫,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的詩大約有65,438+0,500首被保存下來,其中大部分被杜工部收藏。
大歷五年(770)冬,卒年59歲。杜甫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是深遠的,被後世神仙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人稱他為杜士毅、杜工部,也稱他為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軼事典故
唐玄宗統治時期,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然而,在這個看似強大的大國裏,因為很多原因,比如勾結,崩潰的跡象壹直在滋生。最後,唐朝迅速轉向翻案的轉折點——“安史之亂”。
杜甫得知這壹情況後,覺得掌權者只顧自己享樂不顧民生的做法,壹定會導致國家的滅亡。於是他義憤填膺地寫了壹首後來被選入著名文集《唐詩三百首》的詩,也就是壹首名為《二為道》的七言長詩。
這首詩因其對楊家驕奢淫逸生活的大膽諷刺和深刻揭露,成為名副其實的“史詩”。而且人們還從中總結出了壹個成語“辣”,用來表示壹等貨很囂張,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