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植物與樹木的愛》有感
杜春雨育才中學壹年級15班
我從小就喜歡研究外婆家亭子周圍的花草。直到網上的壹次偶遇,和《植物與樹的愛情》的偶遇,我第壹眼就買了。
這本書的全稱是《草木之戀: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文壇》,是潘福君教授的作品。顧名思義,主要內容將花草與中國古典文學聯系起來。壹直認為文學和科學好像是永遠被壹堵墻隔開的兩個領域,永遠不會在壹起。但這本書就像是搭建了壹座橋梁,讓他們順暢地溝通,讓人壹起贊嘆。
或許在平時,我們總想讀文本,也希望從中找到那個聽殘荷之雨的作者,試圖在思想上與他實現* * *但總是徒勞。但如果妳翻開潘福軍教授的這本書,妳會發現所有妳從未見過的默默無聞的植物。或者光名字很優雅,但是很神秘,壹壹呈現。我瞬間豁然開朗,原來古人的視角可以這樣真實還原!以前很奇怪,很困惑。為什麽古人總喜歡描寫小家庭,體態輕盈的少婦的身材?也讓人疑惑,為什麽古人喜歡用最普通的蔬菜來形容女人。都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事實上,大蔥生長在水澤,莖中空,整株細長筆直,顏色極其鮮艷,似乎水可以從根部滴到頂端。於是古人用這種植物來裝飾女性,變得如此貼切,仿佛壹個苗條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人們面前。難怪四大古典小說之壹:《紅樓夢》中,鳳姐奉承老太太,把鴛鴦弄得像個水蔥。真的很有意思!
在這本書裏,不僅文學和科學之間的橋梁是相通的,而且壹些描寫壹種著名色彩的段落也非常漂亮,值得仔細閱讀。下面,我為大家摘錄幾段很有代表性的段落,稍後欣賞。
在詩歌中,花的顏色常用來形容紅色。紅色是最艷麗的顏色之壹,有粉紅、大紅、橙紅、絳紅、朱紅等,由淺入深變化。最常用來形容粉紅色的植物是桃花,如唐代蘇祥寫的長相思:“柳綠低垂,桃李白花參差。”粉紅色是年輕女孩的另壹個名字。或者也可以用來形容女人精致的臉蛋,如岑參的詩《醉鬥子美人》:“唇邊壹點桃花,妝點羞澀,欲言又止。”
宋代詩人葉紹翁寫過“小園不值得遊”的詩:“春園不能閉,壹枝杏出墻來。”古代帝王有壹個永久的“杏園”,專門用來宴請新狀元。劉滄《春節後宴曲江》詩說:“春節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就是描寫新科狀元杏園的場景。“紅杏滿枝頭春”,代表了古代人民對杏的喜愛和贊美。清明節前後的雨叫“杏花雨”,鋪陳了南宋詩人誌南的名句:“欲以衣濕杏花雨,面不冷。”
至於橘紅色、絳紅色,多以石榴花命名。如唐人宛楚《五月觀妓》詩:“眉臺奪黃花菜色,紅裙羨石榴花。”就連石榴也成了絳的代名詞,如唐代嚴德隱的詩《王雪朱華行》:“相思錦帶桃花,系香裙石榴花。”而白居易的詩“銀燭投柳曲,金鞍送石榴裙”,石榴裙指的就是大紅裙。關於石榴的詩很多,最著名的是王安石關於石榴的詩:“壹點點綠從中紅,沒有多少動人的春色。”
這幾段主要描寫紅色。其中,筆者先籠統概括再詳細講述,可謂是運用了總分的寫作結構。在小節中,作者主要講了粉、橙、絳等顏色,都配以名句,既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增加了讀者對古詩詞的興趣,有力地闡釋了作者的觀點,可謂壹舉兩得。
中國五千年,古人留下了無數的寶藏。還是需要現代人壹點壹點的去探索,去思考,去領悟,去學習,才能把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