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諸葛亮五次北伐,三次回來都沒有糧食。天府之國為什麽缺糧?

諸葛亮五次北伐,三次回來都沒有糧食。天府之國為什麽缺糧?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壹個重要人物。他協助劉備建立了蜀漢帝國。可惜劉備病逝,不得不將性命托付給諸葛亮。為了實現先帝的遺願,諸葛亮多次北伐,以復辟漢朝,統壹全國。北伐能這麽容易成功嗎?諸葛亮壹生五次北伐,其中三次因糧草不足而被迫退出。以諸葛亮的聰明,為什麽不先解決糧草問題呢?說到底就是因為壹次次的戰役,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都去打仗了,沒人種地。還有壹點皇帝的無能。

諸葛亮解決了糧草問題

三次北伐皆因糧草匱乏而失敗,這讓諸葛亮深知糧草的重要性。於是他把定軍山作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廣泛囤積糧食。這樣的結果當然可以穩住第壹戰場,但是如果要繼續攻魏,糧草就跟不上了。後來諸葛亮計劃攻打麥城,並在那裏收獲小麥作為食物。但這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缺糧問題。而且糧食減產並不是因為自然原因,還因為諸葛亮北伐時大量征召少年,留下老弱婦孺無法耕種。

劉禪膽小,沒有主見。

按理說,蜀國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歷來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劉備決定以此為都城時,考慮到這裏土地肥沃,地勢有利,糧食產量高。那麽這麽好的壹塊地為什麽不能為北伐提供糧食呢?諸葛亮親自出馬北伐,留下了劉禪這個母寶。他雖然是壹國之君,但做什麽事都要靠身邊的大臣,這些大臣通常不敢出聲。諸葛亮壹走,就開始顯擺。

病得像壹座山

沒有了諸葛亮的經營,蜀國每況愈下,最後連北伐的後勤都無法保障。諸葛亮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日夜操勞國事和戰爭,最後病倒了。他的陷落意味著蜀國也將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