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釋義: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麽能這樣,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贈從弟》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釋義: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淒淒,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3、《敕勒歌》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義: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壹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壹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4、《山中雜詩》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釋義: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5、《贈範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折花 壹作:折梅)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壹枝梅花送去報春。
有沒有哪首詩詞是描寫魏晉南北朝的江南春
唐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壹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壹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麽壹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什麽著名的詩詞著作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曹植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短歌行》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特點魏晉南北朝社會的變遷,學術思潮以及文學觀念的變化,文學的審美追求,帶來了詩歌的變化。題材方面,出現了詠懷詩、詠史詩、遊仙詩、玄言詩、宮體詩,以及陶淵明創造的田園詩,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等;詩體方面,五古更加豐富多采,七古也有明顯進步,還出現了作為律詩開端的“永明體”,中國古代詩歌的幾種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絕、七律、七絕等,在這壹時期都有了雛形;辭藻方面,追求華美的風氣愈來愈甚。藻飾、駢偶、聲律、用典,成為普遍使用的手段。
這壹時期的文學除文人詩外,還有南北朝樂府民歌,辭賦,小說、文論等。魏晉南北朝也是文的重要發展階段。儒學喪失獨尊的地位,漸次衰微,玄學及佛教、道教從興起走向興盛,都對人們的思想和文學觀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文學創作不僅逐漸擺脫大量引經據典的陋習,重視作家情感的自由抒發,而且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有多方面的探索。這壹時期的文學主要包括辭賦、駢文與散文三種形式。散文較之兩漢散文,有著明顯的變化,壹變板滯凝重的面目而為清峻、通脫;辭賦創作也呈現出新的格局,抒情小賦的出現,是這壹變化的重要標誌;受講究對偶、聲律和藻飾的風氣的影響,駢文出現並走向成熟。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愛情為題材的詩詞?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裏,各在天壹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魏晉南北朝有關佛教的詩句許多詠史詩都是佛教教義的真實演繹。所謂“細推今古事堪愁,貴賤同歸土壹丘。漢武玉堂人豈在?石家金谷水空流。”(薛逢《悼古》)“盡謂黃金堪潤屋,誰思荒骨旋成塵。”(杜荀鶴《登城有作》)“北邙坡上青松下,盡是鏗金佩玉墳。”(徐夤《十裏煙籠》)“何必更尋無主骨,也知曾有弄權人。”(羅隱《北邙山》)這是對王侯將相英雄事業的徹底否定;“長空淡淡孤鳥沒,萬古銷沈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杜牧《登樂遊原》)“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鹹陽城西晚眺》)這是說任何強大興盛的王朝帝業都不可能永久,都將歸於空寂銷沈、灰飛煙滅。而這壹切,都正是對佛教“萬法皆空”教義的印證
論述魏晉南北朝詩歌為唐詩的繁榮創造了哪些條件魏晉南北朝詩歌為後代詩歌的發展,打下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可能性,也留下了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而唐代詩歌,正是通過對魏晉南北朝詩歌的揚棄、發展而推陳出新,達到新的高峰。
(1)內容上,南北朝樂府民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內容上體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並對唐以來的文人詩歌創作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2)形式上,唐詩中占很大比例的田園詩、山水詩都發端於魏晉南北朝詩歌,陶淵明是這壹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以平淡自然之風開田園詩歌壹派。謝靈運、謝 脁完成了由玄言詩向山水詩的轉變,開山水詩歌壹派。鮑照的詩風對唐人的影響也較大,他的樂府詩創作影響了李白的歌行體;他的邊塞詩創作影響了高適、岑參的邊塞詩。
您還可以點擊底部客服官網給您的寶寶起名,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很多家長都關註了我們,我們會根據寶寶出生年月日,為寶寶起壹個帶著壹生好運的好名字:/q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