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田漢的《南歸》和魯迅的《路人》有什麽區別?

田漢的《南歸》和魯迅的《路人》有什麽區別?

《重返南方》是田漢最後壹部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抒情戲劇。在未來,沒有任何壹部劇能像它壹樣超越有限的語言,贏得人心。盡管任何形式的浪漫主義在如今聽起來都相當陳腐,但我還是覺得用“新浪漫主義”來概括田漢早期代表作《南歸》的創作風格已經不太合適了。作為壹部獨幕劇,它只有四個角色:流浪詩人、春姑娘、春姑娘的母親、農村少年。劇情也比較簡單:農村少年多次向春姑娘求婚,春姑娘的母親也有意將春姑娘許配給農村少年,但春姑娘以迷戀壹年前來她家的流浪詩人為由拒絕了。正當春姑娘渴望見到她時,詩人從北方的故鄉回來了。春小姐要他留下來,詩人猶豫了壹下,最後還是答應了。然而,當詩人得知春小姐的母親把女兒給了別人,她決定離開這裏,帶上吉他,繼續她漂泊的人生旅程。春小姐匆匆離去,決定和詩人壹起環遊世界。整個故事充滿感情,彌漫著濃濃的感傷氣息。這樣壹部既沒有復雜的人物,也沒有微妙的情感糾葛,更沒有激烈的戲劇沖突的劇,在當時的知識青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它曾經值得當時無數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流淚”。

《過客》是以戲劇形式寫成的散文詩。在文章的開頭,魯迅對老人、女孩和過路人三個人物的形象、年齡和衣著作了詳細的說明。其中,對路人的形象描述最吸引我的註意力。路人“約三四十歲,掙紮倔強,眼神陰沈,黑胡子,頭發淩亂,黑色短褲破了,赤腳跟破鞋似的,身旁掛著壹個口袋,手裏拿著壹根同樣大小的竹簽。”從路人的長相來看,很容易被當成乞丐,而這個形象顯然是魯迅心目中中國前途命運的探索者。

路人只知道目的地在前方,沒有聽老人的勸告。即使前面有墳墓,他也會繼續前行。路人顯然是壹個不怕死的探險者。明明前面沒有路,他卻要用自己的腳去闖壹條路,就像魯迅在《故鄉》裏說的那樣,“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路人問老人前面的地方,我們發現老人和小女孩的回答不壹樣。老人回答說前面是墓地,小女孩說前面不是墓地,是開滿野生百合玫瑰的天堂。前方是墓地還是天堂?魯迅在文章中沒有說明。我想魯迅大概是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就有可能成功。如果壹個路人不進步,他可能永遠也得不到答案,所以他也失去了到達天堂的機會。這是對“求道者”的規勸。越是困難,越是不能放棄。也許成功就在前方。即使前方有死亡也沒必要害怕,因為妳有足夠的勇氣。

路人雖然皮很臭,但他有壹種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耐得住寂寞,不怕死。有了這些品質,也許妳就能找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