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這塊石頭具體是什麽?

這塊石頭具體是什麽?

這塊石頭是昆山石。

昆石,又名昆山石,因采自昆山城外的玉峰山而得名。昆石多為白色,色彩斑斕,峰巒空寂。它以小巧美麗而聞名,所以又叫玲瓏石。

昆石是壹種白雲石,構成了玉峰山的基礎。在壹塊昆石上,經常可以看到矽質溶液滲入縫隙形成的水晶族,猶如雪花點綴,晶瑩可愛,瑰麗奇異,極具觀賞性。

昆石的開采過程非常復雜。要先把洞內的毛料挑出來,在太陽下暴曬五六天,讓附著在外面的紅泥變硬剝落;然後,用堿水反復沖洗,小心翼翼地清除縫隙和空洞裏的石粒和泥屑;最後用壹定濃度的草酸洗去黃色汙漬,然後晾幹。就這樣,壹片如雪般潔白的昆石,才顯出了它美麗的本來面目。

昆石的開采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宋代大詩人陸遊曾寫過壹首名為《昆山之石》的詩:“野山昆山之石,石菖蒲,陳叟捧以慰寂;根粗根細,壹拳值千金。”可見,昆石由於開采工藝復雜,數量相對較少,在當時還是相當值錢的。到了元明時期,昆山石身價倍增,成為饋贈親友的“高檔禮品”。據記載,元代詩人張裕從朋友那裏得到壹塊昆山石,激動不已,當即作詩答曰:“昆丘足壁醉人,目下無蒿草;隱巖流仙骨成鏈,比沈入水中翻出寒香更重要。”

昆石結構多樣,產於玉峰山東山、西山、前山等地,品種達十余種,其中以“雞冠峰石”和“核桃峰石”最為著名。“雞骨峰石”由細如雞骨的石片組成,給人壹種堅韌有力的感覺;“核桃峰石”布滿皺紋和奇石,給人壹種美麗可愛的感覺。此外還有“石骨峰石”、“雪花峰石”、“水母峰石”,都是以其形象命名,個個惹人喜愛。

壹般昆石的高度只有壹尺,最大的極為罕見。據《清秘藏》作者說,他看到壹件嘉靖年間的昆石,“高而誇”,“方而七八尺”。下半部分像核桃塊,上半部分是壹塊雞骨頭,潔白如玉,滿是窟窿。後來被松江壹個大戶人家用壹大筆錢買下了。今天,昆山市公園仍有兩件壹人高的昆石,是明代的遺物,壹件是“春雲山洞”,另壹件是“秋水橫波”,陳列在顧紀念館前的亭子裏。這兩塊昆山石不僅是昆石中的稀世珍品,更是昆石的“代表”,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