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筆記:《觀滄海》、《次北固山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天凈沙·秋思》。
壹、《觀滄海》
選自《樂府詩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中寫大海無邊無際,詩人站在碣石山上,觀看著波濤洶湧的滄海,給人以雄渾壯闊之感。
二、《次北固山下》
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詩中“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進的路,可見詩人是壹位漂泊他鄉的遊子。“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抒發了詩人思鄉之情。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生”“入”賦予了“日”“春”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
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選自《李太白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本詩中“左遷”的意思是貶謫、降職。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淒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遠近的描述,實際上不含行路敘述,而是借景抒情。
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遭貶的憂慮和同情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詩人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明月擬人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以此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四、《天凈沙·秋思》
選自《秋思》套曲,作者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前兩句寫景,第壹句寫枯藤老樹昏鴉這些意象,營造出蕭瑟淒涼的氛圍;第二句寫小橋流水人家這些意象與前句形成對比,表現出幽靜恬適的氛圍。
學習古詩詞的好處:
提高文化素養: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通過學習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
增強語文能力:古詩詞對於語言文字的運用非常精妙,通過學習和欣賞,能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拓展人生閱歷:古詩詞描繪了許多不同情境下的人生經驗和人情世故,通過學習它們,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和社會現實,從而拓展人生視野和閱歷。
陶冶情操:古詩詞往往能夠引發***鳴,打動人心,使人感到自己和古代詩人有著***通之處,具有很好的情感疏導和人生啟發作用,有助於陶冶情操和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