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兒童是古詩中常見的形象

兒童是古詩中常見的形象

被稱為"神獸"的兒童,千百年前是何光景?探尋古詩中的孩童形象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神獸"便似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詞,家長們互相聊天的時候對自己孩子的稱呼從"我家那孩子"變成了"我家那神獸","神獸"這個稱呼夾雜著家長對孩子的愛與無奈。

我們都說兒童是天使與惡魔的集合體,無疑與"神獸"壹稱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麽,這讓人又愛又無奈的兒童,在古詩詞中又是什麽樣的形象呢?

古詩詞卷帙浩繁,佳作燦若繁星。其中,有不少詩作都有對兒童的描寫,其中對於兒童身份及特點的刻畫也各不相同,我們壹壹探尋。

多次出現的牧童。在杜牧的《清明》中便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壹句,並未對牧童作細致的描寫,但是卻讓人通過詩句的表達想到這樣壹個畫面,壹個牧童閑散的騎在牛背上,看到有人問路也並未答話,而是擡手遙遙壹指,便給人指明了方向,這牧童似乎不是壹個活潑歡脫的兒童,反而帶著淡然灑脫。

袁枚的《所見》壹詩對於牧童的描寫更加具體了,"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簡單四句牧童的形象便躍然紙上,騎著黃牛的牧童本來在牛背上高歌,突然看到了書上正在鳴叫的知了,於是馬上停止歌唱站起來準備捕蟬,將牧童的天真機敏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兩首詩中,詩人筆下的牧童天真淳樸、健康機敏,似乎沒有煩惱。詩人在表現牧童與牛的關系時,也多是表明牧童對牛的應對自如。 "五牛遠去莫管它",熟知牛性的牧童壹點也不著急。在陸遊的詩中,牧童"扳角上背捷如風",他們知道"溪深不須憂,吳牛能自浮",站在遊水渡溪的牛背上,"安穩如乘舟"。

但是事實上,"牧童"二字中的"牧"在壹定程度上表明這個兒童他是有工作有任務的,那就是放牛。有壹些小夥伴可能有放牛的經歷,在放牛時要時刻註意不能讓牛走到莊稼地裏,還要避免被牛撞到或踢到等等,牧童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那麽無憂無慮,反而同樣面臨著生活的艱辛。"亂插蓬蒿劍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古時山野中常有猛獸出沒,為了防止"猛虎欺黃犢",牧童蓬蒿當劍給自己壯膽,少年天真的舉動讓人會心壹笑,也不免擔憂:壹旦猛虎出現,不但黃犢不保,小小牧童也有性命之虞。

所以詩歌中常常出現的舉笛在牛背上肆意吹唱、不受拘束的牧童更多的詩人對於隱逸田園生活的壹種美好想象,那麽古詩中除了牧童外,其他兒童又是什麽樣的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