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副對聯“天高風急,猿啼鳥歸,湖清沙白”,寫的是爬山的心得。天高氣爽,風在獵獵,猿在峽中哀號,河湖碧水環繞。在碧水白沙的背景下,鳥兒在風中飛翔,詩中通過六個特寫渲染了秋天的寒意和蒼涼不難看出,對強風、高天、嘯猿、清竹、白沙、飛鳥等景物的描寫,都是對蕭瑟秋天的正面描寫。這樣的正面描述是渲染。
(2)孫悟空壹見羅敷,就扛起了小胡子。少年見羅敷,脫下帽子,垂下頭。耕者忘耕,鋤者忘鋤。怨憤之余,卻坐看羅父。(《尚墨桑》韓樂府)
看到美麗的羅敷,行者“扛起了小胡子”,少年“摘下了帽子,戴上了鋤頭”,耕耘者停止了農活。可想而知羅敷之美。這裏沒有直接描寫羅敷的美,但是羅敷的美已經通過步行者、少年、莊稼漢的反應強烈地表現出來了。對於羅敷之美,沃克這樣的人的反應顯然是側面描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陪襯。
(3)河鳥過白,山青白。今年春天又看了壹遍。什麽時候是回歸之年?(杜甫絕句)
前兩句用“江碧”、“鳥白”、“山藍”、“花紅”渲染宜人的景色,表達愉悅的心情。在這裏,“江碧”、“鳥白”、“山藍”、“花紅”都是景色宜人的具體表現。雖然各自獨立,但都屬於“風景宜人”。由此可見,在渲染中,承托(描述對象)與主體(表達事物)的關系,其實是壹種從屬關系。支撐是主體的具體表現,主體是支撐的抽象概括。
杜甫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壹排白鷺上青天。窗含西陵秋雪,吳棟萬裏船停門口。”新發芽的柳枝、成對的黃鸝、自由的白鷺和壹片藍天清新明亮,構成了壹幅美麗的畫卷。對於賞心悅目的美,黃鸝、綠柳、白鷺、藍天都是正面描寫,表達方式明顯是渲染。但是作者表現這種美景是為了什麽呢?原來,色彩渲染可以傳達快樂的情緒,也可以反映鄉愁和悲傷。對於情感來說,美麗的風景是壹種側面描寫,無疑是壹種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