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講,學英語都是壹條不歸路。
現在很多廣告,都在極力宣傳英語的重要性,說的就像不掌握壹門外語,在以後的社會就沒有了立足之地壹樣。
也有很多人從年初開始就叫囂著要學壹門外語,英語無疑作為了首選,但是壹直到了年底,才發現詞匯量並沒有上漲,對於英語的運用能力甚至不如壹名高中生。
缺少語言環境,是大部分人英語能力提升不上去的首要原因,我們平時的交流都是以中文為主,甚至壹部分人還是以各地的方言為主,這和英語的邏輯大相徑庭,當轉換思維去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會感覺很吃力,需要打破邏輯的壁壘。
想得多,做得少,就是第二個原因,很多的大學校園都有英語角,每天早上都能聽到優美的朗誦的聲音傳來,有時候他們在用應用辯論,甚至能從語調中就能夠感受到激烈的氣氛。
但是還有大部分人只是從旁邊默默的走過去了。每天都告訴自己:我要是能早起,我就和他們壹起去練英語口語。但是告訴了自己365天,還是沒有起來的足夠早。這個計劃也就壹直被擱置了。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的方法不對,我們更多的是讀寫英語,而沒有聽說英語,語感沒有培養出來,就會導致即使會了很多英語單詞,還是沒有英語的溝通能力,是壹個英語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