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賈誼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壹生。
題解
此詩未標寫作年代。當是***和國成立後詠史之作。壹個人,被 *** 連吟二詩而嘆之,賈誼的幸運是唯壹的。
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人,“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得河南守吳公賞識,吳公遷廷尉,薦賈誼於漢文帝,文帝召為博士。這壹年,賈誼20歲。因為應對高於諸老先生,文帝悅之,同年超遷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在文帝欲授之公卿之位時,老臣周勃、灌嬰讒毀之,故轉任長沙王太傅。這壹年為漢文帝四年(前176)。賈誼貶長沙途中,經湘江邊,憑吊屈原,作《吊屈原賦》。漢文帝六年,賈誼被征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劉揖(又名勝)是文帝小兒子(第四子),文帝愛如掌珠。不幸,劉揖騎馬摔死。文帝雖未怪罪,但賈誼心中郁郁。“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後歲余亦死。”死年僅33歲。
註釋
[賈誼]漢洛陽人,年少多才,博通諸家書,文帝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貶長沙王太傅,後因梁王墮馬死而自傷,不久亦死。
[“賈生”句]化用唐李商隱《賈生》“賈生才調更無倫”句?。賈生,指賈誼。
[“哭泣”句]賈誼《上疏陳政事》日:“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壹,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他悖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哭泣情懷”即指疏中所陳傷心事。
[吊屈文]賈誼《吊屈原賦》。賦文有“側聞屈原兮,自沈汨羅,造湘流兮,敬吊先生”。
[梁王墮馬]梁王指梁懷王劉揖。墮馬事發生於漢文帝十壹年(前169)夏六月。
品評
詩題直用人名,不曰“詠”,不曰“嘆”,不曰“悼”,純以中性形態出之,此為“藏鋒”之法。情在詩中,不假詩題以張揚。
“賈生才調世無倫”句,化用李商隱語,更壹字,易“更”為“世”。“更”為比較說法,“世”為歷史品評。“世無倫”即當世無與倫比,後世亦無與倫比。議論入詩,壹言九鼎。
“哭泣情懷吊屈文”,壹句詩,追懷兩個歷史人物。賈誼被貶,與屈原被逐,勢不同而運同。賈誼吊屈原,這叫同病相憐。故《漢書·賈誼傳》亦說:“追傷之,因以自諭。” *** 註意到這壹點,將二人並寫並論,壹定是體認到歷史的不公正性和正人君子的命運多舛。
收尾二句,應合而析之。劉揖墮馬摔死,是壹次意外事故,賈誼有責,僅為護理不周。文帝不責,賈誼自責,或性格中“認真”的成分太重,或律己的“壓力”太大,壹遇變故,萬念成灰。賈誼的英年早逝,梁王墮馬僅壹近因;早在貶遣長沙時,其作《鳥賦》已露不祥之音:“其生兮若浮,其死若休。淡乎若深淵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
詩的主導傾向為壹“惜”字。惜賈誼宏才不用,惜賈誼因“尋常事”而死,歸結為惜人才。但歷史經常給有才者與求才者開玩笑,所以懷才不遇者眾,求才若渴者寡,以至於壹方面雄才毀棄,另壹方面空櫝空置,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