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玉龍雪山(原創)

玉龍雪山(原創)

變成了幾億年。

木余雲與田地間

突然,壹個遊客敲了敲山門。

努力展現四川奇跡

這是我在雪山邊緣的第壹感覺!這是壹組雪山,位於雲南麗江。東經100度4-100度16,北緯27度3-27度18,* *有十三座山峰,自北向南綿延one hundred and fifty數裏,向麗江市呈扇形展開,主峰扇面陡峭,海拔5596米。它是歐亞大陸最靠近赤道的溫帶海洋冰川。因地處青藏、雲貴高原交界處,滇西北橫斷山與滇東南高原交界處,是壹座年輕的石灰巖斷塊褶皺山。地殼的不均勻隆起形成了山地、深谷、山間盆地等多樣化的地貌。這裏的植被也是階梯式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山頂終年積雪,寸草不生。這裏的自然景觀就像深巷子裏的酒香。不響就壹鳴驚人!

1984,這裏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7年5月成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之壹。這是我出發前搜過的雪山的壹點描述。當然,在這絕世的自然之作面前,從萬不遠的地方趕來的人經常看到的只是冰山壹角——汽車已經駛出了《西遊記》裏的麗江城,路的兩邊壹直是平坦的開闊地,直到遠處的群山,長滿了原始的草類植物,零星地長著壹些小松樹,沒有壹點人工栽培的痕跡——多好啊!我對自己說:多麽原生態的環境啊!偶爾會有壹群棕褐色比牛小比羊大的長毛動物在遠處遊蕩。這應該是它們的天然牧場。車前壹片漆黑,深棕色遮住了半邊天。不知道是雲還是山。司機和導遊回答感覺“是山”是烏雲。"雪山離城市有多遠?"“十裏”的司機很淡定。面對這輛車的驚喜,他顯得出奇的平靜:“這裏海拔2600,馬上就要3100了。”他提醒我們汽車在不斷上升。有人只是掃了壹眼堆在門口的氧氣瓶和羽絨服。這是壹輛小型商務車。我們三個人,另外四個,兩對夫婦,壹個小女兒,壹個老奶奶,兩對夫婦和壹個單獨來的小姐。

昨天下午,我來到麗江,住在店裏。店老板說雪山門票供不應求,我自己買不到。他們訂票會很方便,而且價格也合適。負責午餐的費用是每人480元。就這樣,我們小小的壹日遊團隊形成了。在路上,我回頭看著遠處的麗江小城,它小巧、俏麗、溫柔,又看著前方巍峨的雪山,很像壹個英俊魁梧的少年擁抱著他精致的小新娘。在這之間,我們可以在這壹刻徹底拋棄平凡的事物,不管什麽柴米油鹽,風雨無阻,世事沈浮,盡管我們可以輕松的開闊視野。

但是,面對迎面而來的足以帶走人靈魂的大山,看著腳下不斷閃現的漫漫長路,想想我們的生存是多麽偶然,我們的生命是多麽微不足道!這樣的念頭壹閃而過,似乎在所有的白日夢中都占了上風。3100,又是壹片空曠的田野。車停了,所有的人都被要求下車透透氣,享受壹下這裏的空氣環境。路邊立著壹塊大石頭,用紅漆寫著“幹海子,3100米”幾個字。很多人在這裏拍照,我也拍了照片。我的照片的意義似乎大於年輕人。我想這壹切很快就會成為搖椅裏的快樂回憶!十分鐘後,壹群人上了車。其中,壹對情侶逗留的時間超過了。公交車上有些人不滿意。因為時間安排好了,還是不要隨便的好。司機很善良,壹邊安慰車上的人,壹邊下車去找那兩個年輕人。沒想到,他們只是盤腿坐在離車不遠的草地上,高舉雙臂,指點著群山。他們只是背對著我們,這麽多人都很難認出來,導致司機找了半天。是的,呆在這裏,左手是城,右手是山,腳下是紅土地,遠處是白雲,周圍是褐雲。這裏的壹草壹松都是神筆所繪,展現出非凡的自然魅力。為什麽不讓人陶醉?其實壹群人早就原諒了這對情侶的意氣風發,其實大家也是在淡定,驚喜和喜悅中!車接著說:“下車的時候要戴帽子、圍巾或者雨傘。這裏陽光很強,因為空氣中沒有灰塵,紫外線無節制。裸露的皮膚幾分鐘後會有被曬傷的感覺。如果上山後感覺頭發脹、胸悶,這是常見的高原反應,很正常。可以吸氧緩解。如果頭痛和胸痛沒有緩解,就停止上山,給我打電話。山裏的水可以摸,可以洗手,但是不能喝。它含銅太多了……”司機壹邊開車壹邊嘮叨我們。有這麽嚴重嗎?沒那麽多,是嗎?畢竟是第壹次來,還是聽他的吧。

不知不覺,到了山門,牌坊似的建築出現,所有的車都停下來等著,然後排隊付錢。門楣上有個霓虹燈,顯示今天早上7點35分門票已經售完。看來我們聽掌櫃的是對的。如果我們單獨行動,我們今天將是徒勞的。關鍵是假期不等人。車往前開,霓虹繼續動。“進入景區如需幫助,請撥打0888 5131111。如有不適,請撥打0888 5131999。”這裏好像做到了人文關懷。有人說,這裏的年票房收入是1800億,又是壹個驚人的數字。玉龍雪山還不知道有多少鮮為人知的驚喜呢!

汽車載著我們穿過山門,繼續盤旋而上,很快我們就到了壹片相對平坦的山前。那裏有三個停車場,停滿了前來參觀的公共汽車和小型公共汽車。司機領著我們登上了山中統壹的旅遊大巴。山路像鏈環壹樣起伏,纏繞在山腰上,我們在車上仰面搖搖晃晃。盤山路並不寬,但多是沒有欄桿的雙向路。壹路上司機高超的駕駛技術真的讓我大吃壹驚。偶爾透過窗戶探出頭,看到懸崖,深不見底。我真的出了壹身冷汗!其實這個景點和公路上那個在山、石、草、樹之間忽隱忽現的景點並沒有太大的距離。在大巴車的跌宕起伏中慢慢拉長的,是人們對巍峨大山的獨特感情,以及對這座絕世雪山的無限敬畏。目的地終於到了,下車的時候司機叫我們壹起,強調時間,午飯,下午回城開會。我希望每個人都準時。最後,我問妳,如果妳感到不適,打電話給我!臨別時告訴我們,山上有電瓶車連接各個景點,避免了因道路不熟而耽誤時間。據說騎電瓶車不僅有利於我們安心工作,還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好吧,聽他的,養精蓄銳,為山民做點貢獻。於是大家交了50塊錢統壹購票。電瓶車是敞車,有頂無墻,兩邊有鐵鏈和纜繩,十幾排座位,每排三人,能坐30人左右。坐在上面,涼風習習,呼吸順暢,壹路預覽山景,真的很舒服。

藍月亮谷——鑲嵌在群山和山谷中的藍色寶石,遠遠望去,格外顯眼。近看,看不到源頭。仔細壹看,全是由山中的支流構成的。據說這就是瀾滄江的起源。幾條支流在這個山區窪地形成了壹個小湖。湖雖然不大,但應該很深。湖中的水是淡藍綠色的,它真的是銅銹的顏色。整個山谷,水流壹步壹步的流過,湖口是壹個個形狀各異的小山口。有的直刷而下,水流形成瀑布,玲瓏壯觀,沒有太多波瀾。當遇到壹個奇怪的落差時,場景非常驚險:傾斜的曲面上疊放著大小不壹的凹凸不平的碗狀盛水容器,景觀中汩汩地流著碗碗,然後碗碗溢出,然後聰明溫順地跑到下壹條河裏,錢也就不翼而飛了。山谷中,有壹種細小而悅耳的聲音,震撼著這千年的深谷,撥動著每壹個遊人的心弦。這壹切都像是壹場溫柔而眾所周知的表演。我真懷疑這麽光滑的結構是上帝的創意!水到了平緩的地方,攤平了,水變得蒼白清澈,水底的沙礫在妳的眼中汩汩作響。妳不禁讓人上前蹲下,捧上壹把,感受山間溪水的純凈、溫度和柔軟...但是,伸手就有壹份驚喜:真的是皮之寒,骨之寒!我突然想到,這是雪山的融水,是高原的水,就像冰美人壹樣,是看得見,犯得著的冷艷!山澗不壹般,不需要藻贊。但是深山峽谷和熱區的突然涼意,不得不說令人神往!

午餐是火鍋和米飯,簡單又豐富。幾道菜營養均衡,色澤鮮艷,吃起來很飽。小餐館建得很精致,沒有任何人工裝飾,但特色鮮明。不時有納西族或白族婦女用當地普通話來到桌前叫賣袋裝零食,說帶點回家沒意義。他們有甜美的聲音,滿臉笑容。就算妳不要他們的貨,他們還是笑了,像山壹樣簡單純粹。這個用餐環境極其美妙。這裏的壹切都像壹幅大畫,節奏平和自然。很容易演奏出妳的杯盤碟交響曲,食欲大受刺激。最後,看看賣特產的微笑女士。讓我們有壹些。吃三四袋不貴!

中午12: 30準時到達索道,這裏的門楣上寫著此刻索道運送遊客4744人。偷偷穿過排隊的攤位,可以看到墻上的提示:雪山索道建於1996,全長2883米,垂直高度1150米。還沒看完就輪到我們了。每組八個人被鎖在纜車裏。離開纜車站後,他們懸在半空中,直向上遊走。膽小的人在這裏會有點心悸。上車就閉上眼睛。還好工作人員說八分鐘就到了,如果妳沒有想法,八分鐘可以壹直堅持下去!懸掛在山谷上方的纜車像搖搖晃晃的燈籠,卻放射出無數雙眼睛,它們不是光,而是認真地掃視著千年雪山的溝壑。漫山遍野的草樹在腳下向後壹閃,漸漸的綠草消失了。樹的葉子從闊葉變成針葉,從綠色變成棕色,最後棕色枯萎。就在綠攤的盡頭,山坡上悠閑地躺著幾頭長毛牛——它們是怎麽起來的?沒時間想也沒地方問。再往上是灰色的石頭,就像星球大戰裏光禿禿的山影。宇宙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對缺氧和極寒無法孕育生命,這就形成了這個最基本的宇宙結構。動物,植物,包括人類,無所不能的現代科技,都變成了小附屬品。面對最原始的地質狀態,我們只能驚訝,而驚訝之後能感嘆的,只有來過,見過,無怨無悔!纜車站到了,離山頂還有壹段路。擡頭望去,是壹架蜿蜒而上的木梯。山頂皆在雲端,木梯棧道壹望無際。據說高達七十層樓!耶!七層樓對我來說足夠了!不來也要試試,為了當初的勇氣,為了剛剛勇敢度過的索道,為了人生第壹次遇見的奇妙山景!

野心並不缺乏,但很快就被陡峭無盡的木梯消磨殆盡。在50層樓的高度,木梯仿佛變成了柔軟的棉花,我並沒有感到臃腫和胸痛,而是真的氣喘籲籲。周圍的雲在徘徊,雲裏夾雜著細小的水滴,就像平原初冬的晨霧,有點令人窒息。在階梯棧道的壹個拐角處,我坐了下來。這裏的長凳上坐滿了人。每個人都在互相問離山頂有多遠。好像周圍的人剛下來,回答的很少,偶爾聽到壹聲“快”。這個“快”有多遠?兒子說“不要問多遠,爬上去就行”——這是什麽道理?這句話怎麽這麽耳熟?突然想起自己常說的“不管目標有多遠,只要壹步壹步走下去,成功就在於這壹步壹步的努力攀登。”人生的目標和這座山的目標何其相似!最後,我沒有繼續爬。厚厚的灰色雲層不時飄過。雲層的縫隙裏鳥瞰著路線,螞蟻般的人群蜂擁而至,紅色的羽絨服斷斷續續地被拉成壹抹長虹,在隨處可見的棕色中耀眼奪目。這種情況就是大與小相融,靜與靈動相得益彰。能夠坐在這裏,我感到幸運和滿足。無數人走過,無數人要走。木梯上沒有留下腳印,崎嶇的雪山日復壹日保持沈默。這是麗江各民族的聖山,相傳納西族青年男女集體殉難。是壹個叫“玉龍”的年輕人,折十三劍抵禦外敵,形成十三座雪峰;是唐王供奉的“北嶽”,是忽必烈封的“大聖雪山”。多少民間故事淒美悲涼,多少帝王豪傑梟雄。我突然想起哪位名人曾經說過,《漢書》常掛羊角,高明而偉大。贏得無數贊譽的漢朝,最後只掛在了喇叭上。這裏,牛躺在山坡上,牧牛人可能睡得正香。《漢書》的影子在哪裏...雪山很純凈,這裏的管理也很純凈。沒有人帶領遊客購物,也沒有賣紀念品或當地特產的商店,只有偶爾出現的小木屋。現代商業體系尚未滲透,這是雪山的大幸,也是保留這壹帶原始風貌的根本!我想玉龍雪山的崇高神聖之所以能保存下來,不是靠“號角”上的贊美和批判,不是靠遊客即將冷漠的驚喜和感慨,不是靠現代的繁華,而是靠它本身,靠它經久不衰的神話傳說,靠它那令人肅然起敬、不可侵犯的崇高氣焰。妳後悔沒有到達山頂嗎?說沒有是騙人的,但是事情十有八九不會那麽完美,所謂的遺憾才是最合適的完美!黃昏時分,我驅車走在黃棕色的高原上,回望雪山:妳——華夏山川,我——華夏女兒,因為壹脈相承而感到無比親近。然後,留下我的敬佩和敬畏,留下我的小小祝福!保佑這山,這谷,這水,不被汙染,生生不息!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