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借稱呼文言文閱讀理解

借稱呼文言文閱讀理解

1. 文言文閱讀理解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diàn),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壹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釋 義 (1)王恭:字孝伯,晉代人。會稽,晉代郡名,在今浙江紹興縣。 (2)還:回到原處 (3)王大:即王忱,字元達,小字佛大,亦稱阿大,晉代人。他與王恭同族,王恭是他的族子。 (4)簟(diàn):竹席。 (5)卿:古代用做稱呼,尊者稱卑者為“卿”,如君稱臣;同輩亦互稱“卿”,如夫妻對稱。王大與王恭同族而輩分高,故稱王恭為“卿”。東來:東晉的國都在今南京,故稱會稽壹帶為東。東來,即從東面來。 (6)故應有此物:因江浙壹帶盛產竹席,故王大才這樣說。 (7)可:可以。以:拿。壹領:壹條,壹床。及:到,此處作“給”講。 (8)薦:草,草席。 (9)丈人:古時卑幼稱尊長為“丈人”。悉,知道。 (10)長物:余物,多余的東西。 《世說新語》,舊稱《世說新書》,簡稱《世說》,古小說集,南朝宋劉義慶著,***三卷,內容是記敘漢末至晉宋間名流文士的言談、風貌和逸事等,語言精煉,文采生動。唐代房玄齡等著《晉書·王恭傳》亦載有此故事,言王恭對王忱說“我平生無長物”。

譯文:王恭從會嵇回來,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著壹張六尺長的竹席,就對他說:" 妳從東邊回來,壹定富裕這種東西,能不能給我壹領?" 王恭沒有回答。王大去後,王恭就把坐著的這張席子給王大送去了。自己沒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墊上。後來王大聽說此事,就對王恭說:" 我本來以為妳那裏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從來沒有多余的東西。

2. 求文言文稱呼用語

文言文的日常稱呼用詞。

(1)自己謙稱家父、家嚴: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

家兄、家姐:稱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稱自己的侄兒。內人、內子、內助、拙荊:稱自己的妻子。

外子:稱自己的丈夫。犬子、小子: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稱自己的女兒。敝友:稱自己的朋友。

敝人:稱自己。(2)對人尊稱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令子、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侄:稱人侄兒。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婿:尊稱對方的女婿。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令正、賢閣,尊夫人:尊稱對方的妻子。昆玉、昆仲:稱人兄弟。

喬梓:稱人父子。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3)常用敬詞請:有求於對方。

請問:請求對方解答問題。 賜教:請人給予指教。

高見、高論:稱對方的看法、見解。 恭喜:祝賀對方已經取得成功。

貴姓、尊姓:詢問對方姓什麽。 臺甫:詢問對方表字。

貴庚、芳齡:詢問對方年齡。 高壽、高齡:問老年人的年齡。

尊府、府上、尊寓。 華居:稱對方的住處。

(4)常用客氣語恕:請求別人諒解,不要計較。 有勞:用於拜托&答謝對方幫助做事。

相擾:打擾。 難為:感謝對方的幫助。

(5)我國古代很多文明稱呼,至今還被運用。稱呼別人的父母為令尊、令堂;自稱父母為家父、家嚴、家慈;稱別人庭院為府上,尊府;自稱為寒舍、舍下、草堂。

將父母稱為高堂、椿萱、雙親;妻子的父親俗稱丈人,雅稱為嶽父、泰山。兄弟為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為伉麗、配偶、伴侶。婦女為巾幗;男子為須眉。

老師為先生、夫子、恩師;學生為門生、受業。學堂為寒窗;同學又為同窗等。

(6)日常生活中時常有人錯誤的使用文言詞匯自己的兒子可以謙稱“犬子”,但不能說別人家的兒子:“妳家犬子如何如何”。古代女子沒有地位,於是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糟糠之妻”,這不是謙詞,是鄙視之詞。

年齡大壹點可以自稱“愚兄”;但不能稱別人為“愚兄”。稱呼比自己大壹點同輩男子,應該稱“兄長”、“仁兄”等。

稱呼比自己小壹點同輩男子,應該稱“賢弟”。但稱呼自己不能稱“賢弟”,應該自稱“小弟”、“弟”等都行。

現代女子交往中的稱呼,可以參照男子的稱呼。(7)文言用語不能和口語混在壹起使用“貴庚”是詢問中青年人年齡的敬語,口語是問您今年年齡多大了,如果問“仁兄今年貴庚多少”?“今年”二字重復了,“多少”二字也重復了。

“臺甫”是敬辭。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

例如問別人“請教尊姓、臺甫?”不能問“妳的臺甫”是什麽?當得知對方姓名後,不能隨口應付。可以說“久仰。”

或者說“幸會。”表示認識對方很高興。

當對方問:“請問貴姓?”時,不能說我貴姓什麽,應該說,免貴姓什麽,或者說敝姓什麽。“高足”是敬詞,贊揚別人的學生本領高強。

不能用於指自己的學生。如:“敝高足某某的作品又獲獎了。”

句中“敝”是稱呼自己的謙詞,“高足”是稱呼別人弟子的敬詞,所以這句話不倫不類。

3. 文言文我很喜歡,但為什麽稱呼‘’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壹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壹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4. 古文的稱呼

文言文的日常稱呼用詞。

(1)自己謙稱

家父、家嚴: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

家兄、家姐:稱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稱自己的侄兒。

內人、內子、內助、拙荊:稱自己的妻子。

外子:稱自己的丈夫。

犬子、小子: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稱自己的女兒。

敝友:稱自己的朋友。

敝人:稱自己。

(2)對人尊稱

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令子、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侄:稱人侄兒。

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婿:尊稱對方的女婿。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令正、賢閣,尊夫人:尊稱對方的妻子。

昆玉、昆仲:稱人兄弟。

喬梓:稱人父子。

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

擴展資料

古代稱呼

稱呼是壹種文化現象,從壹個時代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窺見壹個時代的風貌。稱呼也是壹面鏡子。稱呼的變化是文化的變化,同時也被視為歷史文化的折射。

中國人的稱呼,實質上就是壹部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的沈澱與變遷。中國人的稱呼是宗法、習俗、等級、地位、聲望等的反映,尊長、後輩、上級、下屬各有各的壹套稱呼,誰也不能逾越。從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到國人對宗法禮制、尊卑長幼等禮法習俗的重視,對官職、科舉的表示方式。

古代兄弟稱呼

兄弟排行稱謂: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稱“父”,父之次弟稱為“仲父”,仲父之弟稱為“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為“叔父”。

古代父母稱呼

父母又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考妣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稱呼

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18分)瓶庵小傳魏禧吳門楓江之

答案小題1B小題2C小題3C小題4於是去 /倡建始祖祠 /修五世以上墓 /拜故舊之隴而酹之 /不令其子孫知小題5(1)米價很貴,像這壹點錢,妳怎能養活自己?(2)留下了子女,(瓶庵)為他們操辦了婚嫁之事,就像對待親生子女壹樣。

他就是這樣孝敬長輩、友愛同輩的。 答案解析小題1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有才德”小題2①②都是用。

A項:①結構助詞;②動詞。到。

B項:①代詞,他的②語氣副詞,表反問。D項:①連詞,表承接;②連詞,表轉折“卻”小題3是有人借魏忠賢的權勢威逼欺壓別人,而不是魏忠賢自己“仗勢壓人”小題4略小題5(1) “是”、“安”,倒裝句式,各1分。

***3分(2) “如己出”、“孝友”,語意連貫,各1分。***3分古文翻譯蘇州楓江市集中,住著壹位有道德的人,人們都稱呼他“瓶庵”。

有人說,這稱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說話謹慎的意義。有人說,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裝東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時候父親去世,停止了學業,長大後靠自己奮力學習,喜歡讀書寫文章的人,對有道德的人、隱士特別尊敬。 對朋友中貧窮年老,沒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說:“到我這裏來養老送終吧。”

所以,講德行的讀書人都認為瓶庵有才德。別人遇到急迫患難的事,他總是喜歡幫助人家。

瓶庵曾經雇下壹只小船,他問船夫:“船錢多少? ”對方回答說多少多少錢,瓶庵聽了說:“米價很貴,像這壹點錢,妳怎能養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錢。 所以,背負肩挑做買賣的小販也說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長者。

蘇州高風亮節之士徐枋,生活困難,瓶庵常贈送周濟他,徐枋也不拒絕。瓶庵六十歲那年,家裏人要請客擺酒為他作壽,瓶庵說:“我將回故鄉去,拿這筆錢做修整祖宗祠堂墳墓的費用吧。

我六十歲了,容易患病,不趁這個機會去拜壹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時呢? ”於是離開蘇州,回鄉倡議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輩的墳墓,拜望了已故親友的墓園並灑酒祭奠,但不讓自己的子孫們知道。 辦完事,他帶病勉力遊覽了黃山,然後返回家中。

鄰居間發生了糾紛,常到瓶庵那裏請他評判是非,連市井無賴或不講道理的士兵都聽他的話。有人說:“瓶庵的父親到揚州寄居時,正趕上反逆的閹黨頭目魏忠賢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權勢威逼欺壓別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給朝廷直言上書,壹度處境很危險,後來總算平安無事。

”瓶庵很有父親的風格,他的父親曾割下大腿肉為父治病,瓶庵的父親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為自己的父親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後,留下了子女,瓶庵為他們操辦了婚嫁之事,就像對待親生子女壹樣。

他就是這樣孝敬長輩、友愛同輩的。所以無論遠近的人士來到蘇州,都爭先恐後地想要結識瓶庵。

6. 周敦頤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周敦頤傳》(節選)閱讀——《愛蓮說》同步閱讀

上傳: 黃海龍 更新時間:2012-5-14 18:05:42

《周敦頤傳》(節選)閱讀

——《愛蓮說》同步閱讀

南康市唐江紅旗學校 黃海龍

原文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原名敦實,避英宗諱改焉。以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為分寧①主簿②。有獄久不決,敦頤至,壹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辨,不聽,乃委③手版④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無為也。”逵悟,囚得免。

註釋

①分寧: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拋棄,扔棄。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項。

閱讀訓練

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壹處)

有 囚 法 不 當 死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獄( ) (2)悟( ) (3)得( )

3、說說“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的意思。

4、用自己的話說說周敦頤“將棄官去”的原因。

5、為了突顯人物形象,選文主要寫了周敦頤的哪兩個特點?請結合所學課文《愛蓮說》,用自己的話概括。

參考答案

1、有囚/法不當死

2、(1)案件,(2)明白,(3)獲得、得以

3、有個囚犯按法律不應該死,王逵想要嚴厲地懲辦他。(關鍵字: 法、深)

4、王逵對囚犯的量刑不公正,還不聽取周敦頤的意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5、①善於斷案;②為人正直,剛正不阿。

譯文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縣人。原名敦實,因避諱英宗皇帝舊名而改為敦頤。由於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的推薦,做了分寧縣的主簿。有壹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決,周敦頤到任後,只審訊壹次就立即弄清楚了。縣裏的人吃驚地說:“老獄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薦他,調任他到南安擔任軍司理曹參軍。有個囚犯根據法律不應當判處死刑,轉運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個殘酷兇悍的官僚,大家沒人敢和他爭,敦頤壹個人和他爭辯,王逵不聽,敦頤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辭官而去,說:“像這樣還能做官嗎,用殺人的做法來取悅於上級,我不做。”王逵明白過來了,這個囚犯才免於壹死。

7. 求10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1、黃琬巧對 黃琬幼而慧。

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後詔問所食多少。

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

註釋①建和:漢桓帝年號。建和元年為公元147年。

②京師不見:京城裏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況。 文化常識 “太後”及其他。

自從秦朝起,天子稱“皇帝”,皇帝的妻子稱“皇後”。“太後”(或皇太後)指皇帝的母親(周朝諸侯王的母親也稱“太後”),皇帝的父親稱“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醫生叫“太醫”,皇帝的老師叫“太師”,皇帝的祖廟叫“太廟”。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詔 ②奇 2、翻譯:①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②即以其言應詔 3、選擇:“瓊以狀聞”有以下理解,哪壹項是不正確的? ①黃瓊因此聽說了這情況;②黃瓊把這情況報告皇上;③黃瓊把這情況讓皇上聽到。 4、理解:黃琬說的日食後的樣子到底是怎樣的? 2、神童莊有恭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

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童子何來?”莊以實對。

將軍曰:“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莊曰:“對,小事耳,何難之有!”將軍曰:“能對幾字?”莊曰:“壹字能字,壹百字亦能之。”將軍以其方之大而誇也,因指廳事所張畫幅而命之對曰“舊畫壹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

莊曰:“即此間壹局棋,便可對矣。”應聲雲:“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註釋①粵中:今廣東番禺市。②莊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書。

③神格:神條與氣質。④曾屬對否:曾經學過對對子嗎?⑤廳事:指大堂。

⑥火卒:軍中夥夫。 文化常識 象棋。

圍棋與象棋是中國的兩大棋類活動。多數專家認為,先有圍棋後有象棋。

“象棋”壹詞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魂》中,自秦漢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將、車、馬、卒四個兵種。唐時加了“炮”,到北宋時加了“偏”、“禪”,相當於“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國象棋才真正定型:壹副象棋32枚子,分將、士、象、兵、車、馬、炮。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署 ②適 ③弈 ④對 ⑤誇 2、翻譯:①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詰之曰 ;③莊以實對 ;④何難之有! 3、曹植聰慧 曹植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時鄴筆立成,可觀。

太祖甚異之。 註釋①《詩》、《論》:指《詩經》和《論語》。

②賦:古代的壹種文體。③太祖:指曹操。

④論:議論。⑤鄴: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

⑥銅雀臺: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臺。 文化常識 文學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字子建。他從小穎悟,從上文看,十多歲時讀過的書已相當多,而且文章也寫得不錯了。

因富於才學,早年曾受曹操寵愛,壹度欲立為太子,於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稱帝後,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詩歌多為五言,前期少數傷口反映了社會的動亂與自己的抱負,後期則表現自己的苦悶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顧 ②悉 ③將 ④諸 ⑤援 2、翻譯:善屬文 ;②奈何請人 ;③太祖甚異之 3、理解:“可觀”的意思是什麽? 4、默寫《七步詩》。 4、鮑子難客 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

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吧曰:“天之於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

有鮑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

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囋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註釋①田氏:齊國姓田的(貴族)。

②祖:古人出遠門設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為而生:不是為了對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壹種吸血的小蟲。

⑥囋:叮咬。 文化常識 食客。

春秋戰國時期憑壹技之長投靠貴族的人叫“食客”。權貴人家為了網羅人才及顯示實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數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謀劃策,有的善外交辭令,那些擅長於偷雞摸狗的有時也能成為食客。食客中憑才能大小區分等級。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和 ②亦 ③並 ④類 2、翻譯:①天之於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題目“鮑子難客”中的“難”,解釋為 。 5、曹紹夔捉“怪” 洛陽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輒自鳴。

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

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罄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為除之。”

僧雖不信紹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饌以待之。夔食訖,出懷中銼,銼罄數處,其響遂絕。

僧苦問其所以,紹夔雲:“此罄與鐘律合,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亦愈。

註釋①罄:壹種打擊樂器。和尚用來作佛事。

②術士:有法。

8. 姚弋仲文言文翻譯 閱讀答案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族人。年少就英武堅毅,不謀劃經營產業,只把收容貧苦撫恤孤弱作為要務,大家都既敬畏他又親近他。永嘉年動亂,向東遷徙到榆眉,用布包著嬰兒背在背上跟從他遷徙的戎夏等民族的民眾有幾萬人,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劉曜平定陳安的時候,讓姚弋仲做平西將軍,封為平襄公,把他分封到隴上。等到石季龍攻下上邽,姚弋仲勸說他說:“您手中擁有十萬兵眾,正是施行權力制定策略的時候。隴上有很多英雄豪傑,秦地的民風勇猛剽悍,即使是治理策略隆正他們也遲後順服,如果是治理策略不正他們會先期反叛,應該遷徙隴上的豪俊,使它的核心力量空虛,借此來加強京城的力量。”石季龍采納了這個意見,奏報石勒讓姚弋仲代理安西都督、六夷左都督。後來晉豫州刺史祖約來投奔石勒,石勒依禮優厚的對待他,姚弋仲呈上奏章說:“祖約為害晉朝,逼死太後,對國君不忠,可是您寵幸他,我擔心奸邪之風,禍亂的萌發,這是它的開始啊。”石勒認為他的意見很好,後最終殺死了祖約。石勒死了以後,石季龍掌權,想起姚弋仲的話,就將秦、雍等地的豪俊遷徙到關東。等到石季龍廢掉石弘自己稱王,姚弋仲借口生病不去朝賀。石季龍多次召見,才赴朝,臉色嚴厲地對石季龍說:“為什麽石勒握住妳的手臂把石弘托付給妳,妳接受托付竟然反過來要篡奪王位呢?”石季龍畏忌他的剛強正直,因而沒有責怪他。遷任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性格清正儉樸,為人耿直,不修飾自己的官儀,多次呈上正直的言論,沒有什麽顧忌的,石季龍非常器重他。朝廷裏面重大的議決,他沒有不參與決斷的,公卿也畏忌他而推重他放低自己的身份。武城左尉,是石季龍寵幸的姬妾的弟弟,曾經侵擾他的衙署,姚弋仲逮捕了他,列舉他欺壓威脅的情狀,下令叫手下人殺了他。左尉叩頭謝罪,頭都流血了,手下人也諫勸,才沒有殺他。他的剛正、堅毅,都是像這之類的。石季龍末年,反叛的太子侍衛梁犢在滎陽打敗李農,石季龍非常恐懼,快馬急招姚弋仲。姚弋仲率領他的部屬八千多人駐紮在南郊,自己輕騎趕到鄴。當時石季龍病了,不能及時召見姚弋仲,屬下把他帶到領軍省,賞給他自己吃的精美食物。姚弋仲發火不吃,說:“召見我討伐叛賊,難道是來討食物的嗎?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讓我見壹面,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屬下把這話告訴了石季龍,才引他去覲見。姚弋仲責備石季龍說:“妳的兒子死了才開始發愁吧?竟然愁到生病的地步。兒子小的時候沒有讓品行端正的人好好輔佐,以致讓他們自己殘殺。妳的兒子自己也有過失,責求他的手下過於嚴厲,所以反叛了。妳長期生病,所立的兒子又小,如果不勤查,天下壹定會亂。應當憂慮這個,不要煩勞擔心叛賊了。梁犢等人因為有想要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壹起做了奸邪的叛賊,所做的事兇殘狠毒,這是註定會被擒獲的。我請求以死效命做壹回前鋒,讓我壹舉而結束叛亂。”姚弋仲性情率直,習慣對別人無論地位高下都用妳稱呼,石季龍寬容他也不責備他,在座上就拜授他使持節、侍中、征西大將軍,賜給他鎧甲戰馬。姚弋仲說:“妳看老羌我可以擊潰叛賊還是不能?”於是在庭中披上鎧甲跨上戰馬,鞭馬向南奔馳,沒有辭別就出門了,於是消滅了梁犢。因為功勛加封可以持劍步行上殿,進朝堂後不用趨行,晉封西平郡公。姚弋仲有四十二個兒子,常常告誡兒子們說:“我本來是因為晉朝大亂,石家對我很仁厚,所以想要討伐他們的奸臣賊子來報答他們的恩德。如今石家已經被消滅,中原沒有領主,自古以來沒有戎狄作天子的。我死後,妳們就歸順晉朝,壹定要竭盡為臣的節義,不要做不道義的事情。”於是派遣使者前往請求歸降。永和八年,去世,時年七十三歲。9

答案B.修:修飾,裝飾

10

答案C.(①寫遷徙;④表現其剛正:其剛直不回,皆此類也。)

11.

答案C.(“姚弋仲責備石季龍苛責下人”有誤,“苛責下人”是石季龍兒子的過失,是梁犢反叛的原因。)

12.

參考答案(1)石季龍忌憚他的剛強正直,因而沒有責怪他。(“強”、“而”、賓語前置各1分)(2)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能見上壹面,即使死去也沒有遺憾。(“壹見”“雖”“恨”各1分)(3)(姚弋仲)於是在庭中披上鎧甲跨上戰馬,鞭馬向南奔馳。(“貫”“策”“南”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