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方面:按照大綱要求,文學作品部分分為重點作品和壹般作品兩部分。
對於壹般作品的要求,壹般只限於知識性範圍,如作者、篇名、作品的體裁、作品的基本內容類型等。對於重點作品,則應達到熟、懂、會分析的程度。所謂熟,就是要熟悉作品的基本情況和作品的詳細內容;所謂懂,就是要能夠正確理解作品的字、句、典故等,井能難確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及社會意義;所謂會分析,就是要能夠從作品出發,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進行實事求是的具體分析,並且評說其優劣得失。
第壹編 先秦文學
知識點
壹、先秦文學概述
二、詩歌
三、散文
四、寓言
要求:
壹、先秦文學概述
識記:
1.《彈歌》是較為可信的原始歌謠。
2.著名的神話傳說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
3.《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
4.《詩經》中的作品,根據樂調分為“風”、“雅”、 “頌”三類。
5.楚辭是形成於戰國後期的壹種新詩體。
6.《離騷》是我國文學史上最長的壹首自敘性抒情詩。
7.先秦歷史散文主要有《左傳》、 《國語》、 《戰國策》等。
8.《左傳》是春秋時期的編年史。
9.《國語》是我國第壹部國別史。
10.《戰國策》是以戰國時期的史料編纂而成的。
11.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經歷了語錄體、對話式論辯和專題論說文三個階段。
12.《論語》是記述孔子及其門人言談行事的語錄體散文集。
13.《墨子》是墨翟及其後學的著作。
14.《孟子》是記述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對話式語錄體散文集。
15.《莊子》善用構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
16.《荀子》中的文章都是長篇專題學術論文。
17.《韓非子》的內外《儲說》和《說林》上下等篇,集錄了大量寓言。
簡單應用:
1.簡述《詩經》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
2.簡析《詩經》的賦、比、興手法。
3.簡析《左傳》長於敘事的特征。
4.簡析《戰國策》長於辭令的特征。
5.簡述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代表作。
6.簡析《莊子》運用比喻和寓言的特點。
第二編 漢代文學
知識點:
壹、漢代文學概述
二、詩歌
三、散文
四、《史》、《漢》故事
要求:
壹、壹、漢代文學概述
識記:
1.賦是作為漢代文學標誌的新文體。
2.賦的鼻祖可推戰國時的宋玉和荀況。
3.漢代的賦可分為騷體賦、大賦和小賦三類。
4.賈誼《吊屈原賦》是騷體賦的代表作。
5.標誌漢大賦形成的作品是枚乘的《七發》。
6.司馬相如是漢大賦的代表作家,《子虛賦》和《上林賦》是他的代表作。
7.漢大賦具有“鋪張揚厲”和“勸百諷壹”的特點。
8.張衡的《歸田賦》標誌著小賦取代大賦的轉變。
9.司馬遷的《史記》首創紀傳體史書,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
10.《史記》的體例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大部分。
11.《漢書》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的斷代史。
12.《漢書》的體例包括紀、表、誌、傳四部分。
13.西漢政論文的代表作家有賈誼、晃錯等。
14.漢樂府民歌具有“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創作精神。
15.《古詩十九首》是漢代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
簡單應用:
1.簡述漢代騷體賦、大賦、小賦各自的特點。
2.簡述《史記》的思想內容。
3.簡析《史記》人物傳記善寫人物的特點。
4.簡析《史記》語言藝術的特征。
5.簡析漢樂府中敘事詩的藝術特點。
6.簡述《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知識點:
壹、魏晉南北朝文學概述
二、詩歌
三、辭賦與散文
四、小說
要求:
壹、魏晉南北朝文學概述
識記
1.建安詩歌的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
2.曹操詩善於用舊題樂府寫時事。
3.曹丕《燕歌行》是最早出現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
4.鐘嶸《詩品》稱曹植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5.王粲被《文心雕龍》譽為建安“七子之冠冕”。
6.蔡琰的代表作是五言《悲憤詩》。
7.正始詩歌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左思的代表作是《詠史》八首。
9.陶淵明的詩歌,依題材內容,可分為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兩類。
10.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有《木蘭詩》、《敕勒歌》。
11.鮑照的代表作是《擬行路難》十八首。
12.“大小謝”指謝靈運和謝胱。
13,謝眺是“永明體”的代表詩人。
14.庚信是南北朝詩歌創作的集大成者。
15.駢文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講究對偶、聲律、用典和藻飾。
16.庚信是南北朝駢體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
17.幹寶《搜神記》是誌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壹部。
18.誌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劉文慶《世說新語》。
19.曹丕《典論·論文》肯定文學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20.陸機《文賦》提出“詩緣情而綺靡”的觀點。
21.劉勰《文心雕龍》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文學理論體系。
22.鐘嶸《詩品》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論詩專著。
簡單應用:
1.簡述漢代五言詩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寫作的發展過程。
2.簡釋:“建安風骨”。
3.簡述曹植後期詩歌創作的思想內容。
4.簡述陶淵明田園詩的主要思想內容。
5.簡述庚信後期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知識點:
壹、隋唐五代文學概述
二、詩
三、詞
四、散文
要求:
壹、隋唐五代文學概述
識記:
1.隋代詩歌名篇有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的《昔昔鹽》。
2.唐代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3.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體詩稱為“上官體”。
4.“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陳子昂是唐代第壹個舉起詩歌革新大旗的作家。
6.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維、孟浩然等。
7.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適、岑參等。
8.盛唐時期雙峰並峙的大詩人是李白和杜甫。
9.李白的七絕體現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審美理想。
10.杜甫的詩歌有“詩史”美譽
11.“沈郁頓挫”是杜甫詩歌的基本風格。
12.“大歷十才子’’在中唐前期詩壇上享有盛名。
13.新樂府詩派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
14.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全為事而作”的創作主張。
15.韓孟詩派以韓愈;孟郊、賈島為代表。
16.李賀詩歌以濃厚的浪漫色彩在中晚唐之交的詩壇上別開境界。
17.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號為“小李杜”。
18.晚唐發揚新樂府創作精神的詩人有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等。
19.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
20.溫庭筠是第壹個大力填詞的文人。
21.五代西蜀的趙祟祚所編《花間集》,是中國第壹部文人詞總集。
22.南唐詞人以馮延已、李憬、李煜為代表。
23.初唐駢文佳作有王勃《滕王閣序》和駱賓王的《代徐敬業檄天下文》。
24.中唐古文運動的領袖是韓愈和柳宗元。
25.韓愈被蘇拭譽為“文起八代之衰”。
26.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堪稱我國古代山水遊記之冠。
27.晚唐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
28.唐代傳奇是唐人用文言寫作的短篇小說。
29.唐傳奇的名篇有《南柯太守傳》、《枕中記》;《霍小玉傳》、《柳毅傳》、《李娃傳》、《鶯鶯傳》等。
簡單應用:
1.簡析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2.簡述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
3.簡析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4.簡述中唐新樂府運動。
5.簡述中唐古文運動。
6.簡述韓愈散文的藝術成就。
7.簡析柳宗元山水遊記的藝術特色。
第五編 宋代文學
知識點:
壹、宋代文學概述
二、詩
三、詞
四、散文
要求
壹、宋代文學概述
識記:
1.宋初詩人王禹偶效法白居易。
2.宋初西昆詩派因楊億所編《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的領袖。
4.北宋前期詩人梅堯臣和蘇舜欽並稱“梅蘇”。
5.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倡導“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6.江西詩派因呂本中所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
7.楊萬裏的景物詩形成獨特風格,人稱“誠齋體”。
8.《四時田園雜興》組詩使範成大在文學史上贏得“田園詩人”的稱號。
9.陸遊是宋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
10.永嘉四靈以晚唐詩體相標榜,專意學習賈島、姚合。
11.江湖詩派因錢塘詩人兼書商陳起所刻印的《江湖小集》而得名。
12.北宋前期詞的代表作家有晏殊、歐陽修、晏幾道、柳永、蘇軾等。
13.北宋後期詞壇名家有秦觀、賀鑄等。
14.周邦彥是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的作家。
15.李清照論詞有“別是壹家”之說。
16.張元幹和張孝祥上承蘇拭,下啟辛棄疾等豪放詞人。
17.辛棄疾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詞人。
18.南宋後期典雅詞風的代表詞人有姜夔、史達祖和吳文英。
19.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20.話本指說話藝人演講故事用的底本。
21.宋代話本主要分為小說和講史兩大類。
22.元好問是金代最負盛名的大詩人。
23.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對元、明戲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簡單應用:
1.概述宋詩的主要特色。
2.簡述歐陽修詩文創作的成就。
3.筒述蘇拭詩歌的藝術成就。
4.簡述陸遊詩歌的思想內容。
5.簡述柳永對詞發展的貢獻。
6.簡述蘇拭對詞發展的貢獻。
7.簡析周邦彥詞的藝術特色。
8.簡析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9.簡析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
10.簡述蘇軾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六編 元明清文學
知識點:
壹、元明清文學概述
二、戲曲
三、散曲
四、小說
要求:
壹、元明清文化概述
識記:
1.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
2.元前期雜劇創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康進之等。
3.關漢卿被王國維推為“元人第壹”。
4.元後期雜劇創作中心南移到臨安(今杭州),最優秀的作家是鄭光祖。
5.南戲亦稱“戲文”,是宋代產生於溫州壹代而流行於南方的地方劇種。
6.元末高明的《琵琶記》被後人推祟為“南戲之祖”。
7.元末四大傳奇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8.馬致遠是元代領袖群英的散曲大家,有《東籬樂府》。
9.元後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張中久、喬吉、張養治等。
10.楊維幀是元末詩壇領袖。
11.六大長篇小說指《三國演義》、《水滸傳》、 《西遊記》、《金瓶梅》、《儒林外史》和《紅樓夢》。
12.“三言”、“二拍”指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淩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13.傳奇體、筆記體、章回體和話本體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四種主要體制。
14.明清傳奇是以演唱南曲為主的壹種新的戲曲形式。
15.明代最傑出的戲曲家當推湯顯祖。
16.代表清代劇壇最高成就的是康熙年間洪《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7.明代重要的詩人有劉基和高啟。
18.明中葉的後出現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員為代表的“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19.清前期的代表詩人是錢謙益、吳偉業、王士幀。
20.清中葉開創新格局的詩人是定枚和趙翼。
21.清前期三人詞人指陳維崧、朱彜尊和納蘭性德。
22.陳維崧詞作篇什之富,為古今詞人之冠。
23.清代中期張惠言創立常州詞派。
24.明代唐宋派作家中創作成就最高的是歸有光。
25.公安派以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為代表。
26.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汪琬。
27.以方苞、劉大魁、姚來為代表的桐城派,是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
簡單應用:
1.簡述元雜劇的發展概況。
2.簡述元散曲的發展概況。
3.簡述明清章回小說的思想內容。
4.簡述明清小說的文體特點。
5.簡述明清詩歌發展概況。
6.簡述清代詩歌發展概況。
7.簡述明代散文發展概況。
8.簡述桐城派的文學主張。
附:近代文學
壹、近代文學概述
識記:
1.“詩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黃遵憲。
2.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代表詩人是秋瑾、章炳麟。
3.近代散文有兩個支派:“新體散文”和後期“桐城派”。
4.四大譴責小說指《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記》、《孽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