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書中的“昆侖奴”都是些什麽人?
提起昆侖奴,很多人會聯想到昆侖山。事實上,它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昆侖奴在中國最早的歷史時期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貴族盛行,家裏養著奴隸。這類奴隸主要來自朝貢和販賣。起初,他們只是表演歌舞,做壹些粗重的仆人工作。
在古代,“昆侖”不僅指昆侖山,還形容皮膚黝黑的人。妳知道他們為什麽叫昆侖奴嗎?當時人們通常以膚色來判斷是否是昆侖奴。昆侖奴四肢短小,身材矮小,但身體靈活,善遊泳,善水性。昆侖奴有的來自遙遠的非洲,有的來自東南亞。
昆侖奴再有什麽本事,本質上也擺脫不了奴隸的悲慘命運。有些自己國家的戰敗俘虜被戰勝方掠奪,成為昆侖奴隸;另壹種是來自朝貢,但在這種情況下,朝貢的昆侖奴數量很少。昆侖奴最重要的壹種來自販賣。因為貴族喜歡養昆侖奴從事雜農甚至馴服野獸。而且貴族們互相攀比,於是壹些商人和貴族開始去南陽買賣奴隸。這些奴隸就是我們所說的昆侖奴。
現在壹些出土的唐代壁畫和敦煌莫高窟中都有壹些關於昆侖奴的壁畫。昆侖奴不僅從事打雜,而且因為動作敏捷,擅長歌舞,還會進入宮廷進行相關表演。
昆侖奴是怎麽來的?
第壹,東南亞土著“昆侖奴”
唐朝的昆侖奴有的來自東南亞,有的來自非洲。來自東南亞的昆侖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人。他們只是生長在陽光強烈、皮膚被烈日曬黑的熱帶環境中。他們看起來像黑人。他們實際上是東南亞和亞洲黃種人的土著。他們大多向往唐朝的繁榮富強,想去唐朝發展創造壹番事業,夢想在唐朝取得在家鄉無法取得的偉大成就,自願去唐朝。
二、非洲黑人“昆侖奴”
許多昆侖奴隸來自遙遠的非洲。妳可能會有疑問,在當時交通極度不發達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長途跋涉穿越千山到達亞洲的唐朝的?答案是因為非洲食物和水的短缺,黑人吃不飽,滿足不了基本的食物需求。恰好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路過,發現了可能的商機,於是用食物引誘黑人,將他們逮捕,用船運到盛唐,與盛唐貴族進行奴隸交易,獲取暴利。
昆侖奴大多溫順聽話,主人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他能吃苦,身體強壯,很受盛唐貴族的歡迎。由於昆侖奴的價值很高,昆侖奴也成為了貴族攀比的項目,仿佛誰擁有的昆侖奴多,誰就最強大。
為什麽昆侖奴在唐朝特別受歡迎?
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壹,當時的首都長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包容性很強。這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奴隸在當時非常受富裕家庭的歡迎。
第二,昆侖奴身體強壯有力,但性格溫和,勤勞踏實。因此,他們比普通的奴隸更珍貴。對於有錢人來說,每次出門都帶壹兩個昆侖奴是莫大的榮幸。
第三,昆侖奴非常擅長馴服野獸和外語。到了唐朝,壹些有錢人養野生動物當寵物,自然昆侖奴就成了馴獸師。而且《隋書》中記載隋朝將領帶兵攻打東南亞幾個島國,抓了幾個昆侖奴。他們本應負責壹些雜務,卻驚訝地發現自己會說好幾個國家的語言,於是被請去當翻譯。
這些都是昆侖奴如此受追捧的原因,但說到底,他們也是人,應該和其他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卻因為自己弱小,被其他國家欺負,百姓淪為奴隸。這是值得每個國家警惕的。
標簽
唐朝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上強盛了很長壹段時間,壹度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之壹。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的人民向往唐朝的繁榮,想去唐朝看看它的繁榮時期,或者想尋求利益並與唐朝建立商業聯系。當時的長安是國際化大都市,對外開放程度高,包羅萬象,接受了大部分外地人來長安發展。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朝出現了黑昆侖奴,並且興盛起來。
目前考古發現的昆侖奴俑,大多都是上身赤裸,身穿羊皮短褲。而這個陶俑,卻穿著長袍,系在腰間,顯然是對唐人生活習慣的壹種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