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綜合分析
(壹)主題的預知分析
正逢春天萬物復蘇的時節,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說設定“我和春天”這壹主題緊密結合了《規程》中“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幼兒感觀作用”的組織要求,並為我們有效的實現這壹預定課程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對於給定的主題“我和春天”,我覺得可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因而我對該主題可能指向的內容進行粗略的分割(如圖),並從中提取預期的幼兒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了安排,但同時它們既相對獨立,又互為滲透,融會貫通。因為只有這樣該主題才能有機地整合,並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充分地交互作用中獲得自主地發展。
動物。(如:蝌蚪、春蠶等)春天植物。(如:桃樹、馬蘭頭、白玉蘭等。)
飼養我(人)種植、照料。
(二)班級的情況分析(中班年齡段)
通過對本班幼兒觀察與交談,發現他們對四季有基本的認知經驗,成人提示下能說出明顯季節特征,並對季節變化感興趣。且在日常活動中已滲透了壹些有關春季的知識(如:日常夜短的變化,認識桃樹,馬蘭頭等)。班級大多數幼兒表現出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有興趣,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也發現部分幼兒缺乏專註力和耐心,註意力易轉移;還有部分幼兒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活動中或不敢將自己的發現進行表述等等,因而立足該主題,我們將從幼兒實際出發,把握幼兒發展層次的差異,希望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交互作用,以達到幼兒自主參與,自發生成,在其自身認知結構基礎上向更高壹階段發展。
(三)前期的調查分析
為更深入了解“我和春天”這壹主題活動內容在幼兒已有知識經驗中所存在的層面,我們除對幼兒在園時進行觀察外,還通過與家長訪談及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全方位地把握幼兒的發展情況。調查表明:家長在假日都會有意識地帶幼兒到戶外踏青,並註重引導幼兒觀察、感受春天,並且通過家長反映幼兒所關註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樹等),春天的動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們的活動(如:郊遊、放風箏等)。我們立足從幼兒興趣出發,從中提取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促使“我和春天”主題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
二、“我和春天”主題活動目標
第壹層次第二層次
1、通過各種活動,對春天植物、動物的生長有興趣;在老師引導下,觀察、了解它們的生長變化,並願意表述。進壹步觀察發現春天的特征,認識春天生長的植物、動物;觀察並學習簡單記錄它們的變化。
2、會用多種形式表現出自己對春天動、植物的認識和情感;學習照料春天的植物(如:向日葵等)、飼養春天的小動物(如:春蠶等)
3、在成人引導下,參與班級裏春天的環境布置。能根據已有的認知經驗,參與班級春季環境的創設。
4、有觀察的興趣,感受春天的變化、喜愛春天。願意關註周圍事物的變化,體驗季節變化的樂趣。
說明:
1、由於班級幼兒存在發展層次的差異,因而在制訂目標時對有些項目進行了層次劃分,以期使每位幼兒都能在參與該主題活動過程中獲得發展。
2、由於是預定的計劃,因而對於目標以及活動設計有可能會在今後實踐中根據幼兒發展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
三、“我和春天”主題活動教育計劃及效果分析。
(壹)“我和春天”主題活動——前期集體活動。
表壹:
集體活動內容活動目標效果分析生成內容。
認識馬蘭頭
1、了解馬蘭頭的外形特征,知道它是壹種野菜,有營養。
2、學習按根—莖—葉的順序觀察馬蘭頭。
3、喜愛春天裏各種各樣的野菜。對於野菜,成人都常區分不了,而它是春天裏壹種較為典型的生物,所以我們抓住了這壹資源,進行了壹系列活動,除了對具體的馬蘭頭進行了認識,還開展了壹次“野菜自助餐”品嘗活動。在品嘗的過程中,讓幼兒對其它的春天的野菜也有了壹定的了解。
認識桃樹
1、初步了解桃樹的外形和用途,並能用語言進行簡單的描述。
2、學習有序地觀察方法。
3、欣賞桃樹,體驗人與植物的和諧情感。由於春天的植物變化很明顯,因而教師必須把握這壹有利時機,引導幼兒學習連續觀察的方法,這樣我們就利用戶外活動和散步時間讓幼兒連續進行比較觀察,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細致的品質,同時也激發了他們關心植物生長的情感。
認識小蝌蚪和它的媽媽
1、初步了解小蝌蚪、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用比較的方法發現蝌蚪在外形上的不同。
3、知道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要愛護青蛙。活動室中已出現春天有代表性的動物——蝌蚪,孩子們在自然角裏喜歡談論有關蝌蚪的話題。這樣,我們靈話地設計了“小蝌蚪和它的媽媽”的活動,並主要以觀察、討論為主要方法,讓幼兒初步了解了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還把了解的知識用美工活動的形式表現在墻飾上,春天的觀察本上,並制作小圖書等,同時提供有關青蛙的圖書,引導幼兒進行了進壹步的探索學習。
表二:
集體活動內容活動目標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故事:小花籽找快樂
1、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了解故事中小花籽找“快樂”的過程,感知“想尋找—尋找—找到”的結構;學習句式:快樂、快樂、我給大家……大家喜歡我。
2、運用設問、欣賞表演等方法,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3、知道為別人做好事,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該活動是以語言活動為切入口,從中又有機滲透了科學的內涵,讓幼兒在理解作品的同時了解花籽的傳情方式,生動而又形象。教師將幼兒對小花籽喜愛的情感與種植活動緊密結合在壹起,在家中、幼兒園中讓幼兒親自種上小花籽,並在今後的觀察活動中,豐富對春天更進壹步感性經驗。
詩歌:小雨點
1、學習詩歌,在音樂的襯托中,理解其快樂的情緒特征。
2、運用動作等非語言化行為,表現音樂歡快的情緒,同時通過相同的動作,感知相同的語言。
3、體驗春天在悄悄的來臨。立春已過,天氣還較冷,自然界中植物的變化不是很明顯,可以把這個活動作為春天主題的切入口,通過觀察記錄的方式,記錄春天點滴的變化,仔細體驗春天在悄悄的來臨。
童話:三只蝴蝶
1、感知童話故事,理解並復述出童話中花與蝴蝶的對話,豐富相應的詞匯。
2、通過積累遷移形象,動作和多次重復暗示的語言進行故事的學習活動。
3、體驗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這個故事,雖然小朋友都耳熟能詳,但在活動中仍能較專註的學習並講述,特別是在表演部分,幼兒心裏現出很強的積極性,為了滿足每位幼兒的需要,教師將道具、頭飾等投放至表演區,在提供給每位幼兒參與的同時,促使幼兒更加關註春天的事物。
詩歌:春天的朋友
1、學習詩歌、理解蝴蝶,小草小花和春天的關系。
2、在遊戲中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3、有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這首詩歌是自由體式的詩歌,語言生動,動作性比較強,適合作為表演活動的內容。在表演過程中,幼兒可以把自己對春天的認識遷移到詩歌中,再加上自已的表演,創造出新的表演內容。
表三:
集體活動內容活動目標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浮雕:春天
1、用壓、搓、捏等方法,表現出春天的樹、草、花等。
2、通過觀察圖片、錄像,感受春天的動、植物及人物活動等。
3、萌發對春天美好的情感。幼兒對用油泥表現春天較有興趣,表現的方式上可以多樣化地體現美。這樣,我們向幼兒提供了玻璃瓶、彩瓶、酒瓶等,讓幼兒在操作時感受不同的效果。適合本班幼兒求新鮮、多變的心理。
折紙:青蛙
1、初步學習看圖折紙青蛙。
2、通過比較觀察,能辨別並折出青蛙的外形。
3、每折壹步,用手把折痕抹平。隨著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孩子們把小蝌蚪帶到了幼兒園,並在觀察蝌蚪的同時,開始談論蝌蚪的媽媽。為此,我們在墻飾壹角準備了壹個小池塘,將孩子的青蛙折紙貼於墻上,既強化了孩子對春天動物的認識,又增強了孩子的成就感。
韻律活動:母鴨帶小鴨。
1、學習踵步走,能隨音樂、協調地做動作。
2、根據樂句為歌曲前兩句創編相應的手腳動作,並用表情或動作表現出小鴨的快樂心情。
3、體驗與同伴***同歌唱,律動的快樂。在韻律活動中提及了小鴨子的壹些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為以後飼養小鴨子提供知識的鋪墊。
歌曲:我是壹只小青蛙
1、學習歌曲,掌握XX|XXX|的節奏。
2、根據青蛙的生活習慣和外形特征,記憶歌詞。
3、能和同伴愉快的歌唱。這個活動采用形象誇張的青蛙教具和具體形象的節奏圖譜,幼兒較快熟悉歌詞,很快地把握了節奏,其中還運用已經了解知識,並根據圖譜的變化,遷移和改變唱歌的方式。這首歌在表演遊戲《小蝌蚪找媽媽》中,豐富青蛙的表演內容。
(二)與主題相關的活動設計及分析(案例)
活動內容:
童話“春天的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故事,清楚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並初步掌握故事中的對話。
2、通過了解小動物的活動,理解各種動物與春天的聯系。
3、體驗春天的到來給大家帶來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圖片
活動過程:
(壹)運用圖片,了解春天裏的小動物的活動
提問:春天到了,小黑熊(小松鼠、小白兔、小花蛇、小狐貍)喜歡做些什麽?
(二)學習理解童話“春天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了解小動物打電話的順序。
2、教師擺放放圖片,幼兒再次聽故事磁帶,了解小動物的對話。
3、師生***同講述童話故事
(壹)討論活動:春天,其它動物可以做些什麽?小朋友可以做些什麽?
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該故事所包含的認知點較多:
壹、是春天動物的活動;
二是與同伴間相互關心的情感;
三是數字的排列與變化。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註意把握遞增的“序”,從而在引入活動目標的同時,挖掘幼兒的興趣點。通過觀察,大多數幼兒的關註點在撥號打電話,及與同伴的對話等,產生了壹定的表演願望,所以從幼兒的需要出發表演遊戲又可增添新的內容。
活動內容:
創造性韻律活動“春雨和小花”
活動目標:
1、豐富有關春天的樂曲,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用下雨和小花喝水並成長的動作分辨A、B兩段的`結構。
2、通過回憶日常對春雨、小花成長的觀察,創編不同的春雨落下和小花喝水、成長的動作。
3、樂意以身體動作表現春天的雨和花。
活動準備:
有關身體動作表現春天的雨和花。
活動過程:
(壹)復習春天的歌
指導語:妳們會唱哪些有關春天的歌?
(二)學習韻律活動“春雨和小花”
1、欣賞樂曲,感知旋律、結構。
2、通過圖片提示,了解除樂曲旋律和結構。
3、創編A段、B段動作。
(三)進行韻律活動“春雨和小花”
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幼兒通過師生互動性的活動,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大膽地創編動作,在活動中有壹位幼兒提出:小花要喝水,蠶寶寶要吃桑葉,教師根據幼兒餵養蠶的已有經驗進行了靈活的調整,運用原有音樂,充分讓幼兒嘗試仿編“蠶吃桑葉”的情境。
活動內容:春遊“我眼中的春天”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的溫暖氣候,進壹步觀察、了解在春天裏,動植物的生長變化。
2、通過郊遊、放風箏,為植物澆水等活動,了解春天“我”和人們的活動。
3、喜愛春天,樂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春遊必備物品。
2、每位幼兒帶二張報紙,壹只小塑料袋,穿著適量衣服,合腳的鞋子。
3、暈車幼兒上車前半小時,給暈車藥。
4、聯系參加春遊的家長誌願者人選,讓家長明確春遊的任務和要求。
活動過程:
1、談話
(1)提出春遊觀察的要求。
(2)討論春遊中的規則和自我保護方法。
2、前往中山植物園
(1)參觀歐洲花卉展。
(2)參觀溫室花卉。
(3)師生***同野外進餐。
(4)餐後散步參觀薔薇園。
(5)親子、師生分組遊戲活動——放風箏;為小花、小草澆水。
3、返園休息整理
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外出的活動總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和熱情,在興趣熱情、好奇中,孩子們走進了中山植物園。遊玩時孩子對成片的郁金香發出歡呼聲,這與孩子周圍的環境中較少見到這樣的景象有關,孩子對著成片郁金香花,說出贊美的話,孩子對美的環境有壹定的感悟。參觀“溫室花卉”時,孩子的問題提得很多,“這是什麽”,“為什麽長刺”“和我們幼兒園的有點像”……,孩子們提問興趣高,思維比較活躍。
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和班級的環境創設,設計壹些能反應春遊見聞的活動,以多種形式來反應,孩子在春遊中最喜歡是什麽,最關心是什麽,最有興趣是什麽?並從家長的反饋中獲得必要的信息。
活動內容:我看春天的蠶寶寶
活動目標:
1、觀察蠶的外形特征,並願意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學習。
3、進壹步萌發喜愛、關心蠶寶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有關蠶的實物、圖書、標本、光盤;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壹)出示蠶的實物,談話導入活動
指導語:
1、蠶寶寶有什麽變化?
2、妳是怎樣餵養蠶寶寶的?
(二)觀察蠶的外形,並學習使用放大鏡
指導語:仔細看,蠶寶寶是什麽樣子?還有什麽新發現?
(三)進行討論,豐富有關蠶的知識
指導語:
1、妳知道哪些關於蠶的知識?
2、妳是怎麽知道的?
(四)提出問題,嘗試多種學習方法
1、教師引發問題,幼兒討論並產生研究興趣。
指導語:
1)妳還有哪些不知道的?
2)誰能回答?他們說得對不對?
2、教師提供材料(實物、圖書、標本、圖片等),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指導幼兒閱讀有關蠶的圖書,引導幼兒進行餵蠶寶寶的比較性實驗。
3、小結幾種學習方法
(五)分散活動
1、裝扮蠶寶寶的家:運用多種方式裝飾盒子,激發關心蠶寶寶的情感。
2、給蠶寶寶餵桑葉:知道蠶寶寶愛吃桑葉,願意照料他們。
3、觀看光盤,豐富有關蠶的知識
活動設計思考:
1、活動目標的制定,我們不僅僅局限為有關蠶的認知點,還將引導幼兒嘗試多種
學習方法,敢於置疑作為重點內容,以讓幼兒學會學習為出發點,通過親身參
與,進行研究性學習。
2、在活動的組織上,我們以分組形式開展活動,目的是為了保證師生互動頻率和個別指導的質量,使幼兒有充分地探索、操作的時間和空間。
活動內容:
談話:春天裏人們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實踐、練習、學習輪流說的方法;
3、養成傾聽同伴講話的習慣。
活動準備:
春天裏人們的活動調查表
活動過程:
1創設環境,引出談話
“現在是什麽季節?”“妳是怎麽知道的”
2(1)冬天和春天比壹比,春天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麽?春天裏,妳最喜歡什麽活動?做什麽?
(2)幼兒兩兩結伴討論。
(3)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引出輪流進述的方法。
(4)用輪流講述的方法兩兩結伴再次講述。
3、延伸講述
春天裏大人們又做壹些什麽?
4、小結
講解表格的使用方法。
延伸活動:
家長、幼兒***同填寫《春天裏人們的活動》調查表
效果分析及生成內容:
(1)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每個孩子都有充分的發言機會,發言次數最少的幼兒也發言二次,發言最多的高達五六次,特別平時幾乎不發言的姜欣悅在這次活動中也發言了五次。從發言的頻率和發言的自主、充分程度上,以分組形式進行教學效果優於不分組的形式。
(2)談話的內容多數集中有我們進行過的活動,如動物的飼養、春遊、衣著、水果方面。李再膺小朋友提到春天明顯的變化是冬眠的小動物蘇醒了,把理性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
四、“我看春天的蠶寶寶”系列活動(二級主題)
設計意圖:
在開展“我和春天”主題活動過程中,我們將具有春天代表性的動物蠶進行活動。在實物投影的前期,幼兒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更驗證和確定了它的教育價值,因而我們從預定的內容出發,嘗試開展生成性活動,即“我看春天的蠶寶寶”系列活動。
時段活動內容方式幼兒行為分析及生成內容
前期我的春天朋友調查表(另附調查表“我的春天朋友”)幼兒關註於春天的動物及植物,從而確定了我們預定計劃的教育價值,教師在自然角提供蝌蚪的基礎上,有目的下放春天的“蠶”,從而觀察幼兒的行為及反映。
餵養蠶寶寶親子活動每位幼兒將老師提供的兩條蠶寶寶帶回家,很細心地進行餵養,並且常常到幼兒園來和老師、同伴交流,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因而我們產生了壹棵有關蠶的“聰明樹”。
聰明樹(關於蠶的問題)版面“聰明樹”本身名字的產生就來源於幼兒,當老師提出“讓我們給大樹起個名吧!”李再鷹說:“愛提問的小朋友都很聰明,我們叫它聰明樹”,於是教師將幼兒有關蠶的問題以樹葉的形式展示於版面上,並進行了相應的整理,找出幼兒關心的,具有教育價值的並進行歸類。(另附統計表)
中期觀察蠶親子活動(另附問卷“我家的蠶寶寶”)在家庭餵養蠶的過程中,我們以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家長發揮他們的教育作用,激發幼兒學會有序觀察蠶的外形,從而解決他們所關心的有關蠶的外形結構的問題。
測量蠶寶寶談話及連續性記錄(另附記錄表“我的蠶寶寶在長大”)日常活動中,幼兒常常會和老師說:“老師,我把蠶寶寶照料得好,它都長那麽大啦!”教師發現幼兒對於蠶的生長變化有壹定的興趣,於是組織了引導性的談話活動,妳可以用什麽方法知道蠶寶寶在長大?並引發幼兒在家中進行連續性觀察。
我看春天的蠶寶寶分組教育活動
我的問題(關於春天的蠶)
1、關於蠶的生長變化
陳子錕:(問)蠶寶寶長大了,會變成什麽呀?
鐘天睿:(問)為什麽蠶會蛻皮?
徐文軒:(問)蠶是怎樣長大的?
KK:(問)蠶是怎樣長大的?
秦鑒然:(問)蠶寶寶是怎樣長大的?蠶寶寶是怎樣生活的?
姜安多:(問)蠶寶寶怎麽變成蛾子?
展晨:(問)小蠶為什麽要脫皮才能長大?
高承思:(問)蠶寶寶是如何變成蛾子的?
李再膺:(問)蠶變成蛾子是不是很可怕?
沈楊:(問)蠶是怎樣長大的?蠶最後變成了什麽?
朱冠秀:(問)蠶寶寶為什麽會結成繭?
蠶寶寶為什麽不動?
2、關於蠶的生活習性
李兆坤:(問)我想知道蠶寶寶是什麽顏色的?
大龍:(問)蠶寶寶有沒有眼睛?
3、關於蠶的餵養
姜欣悅:(問)桑葉這麽大,為什麽小蠶能吃這麽多呢?
張榕榕:(問)杯子裏蠶和葉發生了什麽變化?
李兆坤:(問)蠶寶寶每天吃多少桑葉?
羅嘉慧:(問)為什麽蠶寶寶喜歡吃桑葉?
展晨:(問)小蠶為什麽只吃桑葉不吃蔬菜?
小龍:(問)蠶寶寶除了吃桑葉,還吃不吃其它的樹葉?
唐天辰:(問)蠶為什麽不吃幹的桑葉?
甘地:(問)蠶為什麽只吃桑葉,而不吃其它東西呢?
喬淩婕:(問)蠶為什麽喜歡吃桑葉?
郭啟嘉看見細小的蠶附在桑葉的邊緣吃著桑葉:(問)為什麽蠶不能喝奶?
4、關於蠶的其它
李再膺:(問)蠶吐的絲是什麽樣子?是不是像蜘蛛網壹樣的?
羅嘉慧:(問)為什麽蠶寶寶會吐絲?
鄒舒婕:(問)蠶寶寶為什麽會吐絲?
周麗凡:(問)蠶寶寶為什麽吐絲結繭?
李朗:(問)蠶寶寶長大為什麽會做絲繭?
吳傑:(問)蠶是怎樣吐絲的?
五、“我和春天”主題活動——滲透性日常活動
內容層次目標及指導材料及準備
環境創設層次壹在老師幫助下,願意***同布置班級的環境,體驗運用自己的作品裝扮班級的樂趣。在老師引導下,能認識班級自然角,並關心它們的變化。各種班級環境創設的制作才料。自然角(植物、動物)
層次二遷移已有經驗,較主動地與老師***同創設班級春天的環境。願意豐富班級的自然角,並能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
區角活動美工區層次壹願意運用各種材料進行美工活動。(如:制作糖紙花、折紙“青蛙”等)。筆、顏料、彩紙、油泥。糖紙、瓶、餐盤、果凍盒等。剪刀、漿糊。
層次二嘗試選用多種材料表現春天的事物,裝扮班級環境。
閱讀區層次壹在老師引導下,願意閱讀有關春天的圖書。提供有關春天的圖書
層次二結合自身感受春天的經驗理解有關春天圖書的內容。
遊戲活動表演遊戲層次壹理解壹些與春天有關的文學作品,並願意表演。提供相應的遊戲材料。
層次二積極參與表演遊戲,並樂意以動作和語言表現文學作品的角色。
角色遊戲為娃娃家的“娃娃”更換春天的服裝。知道春天要預防傳染病,並在醫院的角色遊戲中豐富相應的情節。
生活活動層次壹在值日生工作及散步活動中,通過老師引導,觀察自然角,並願意表述。自然角及幼兒園環境
層次二關心班級、幼兒園春天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願意照料它們。
社區活動到社區附近的公園,體驗、感受春天,了解春天人們的活動(郊遊,放風箏等)與附近公園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