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李嶠《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白居易《草》: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杜牧《山行》:遠山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胡令《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釣,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泊船瓜洲》: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翁卷《鄉村四月》:綠滿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楊萬裏《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猶有傲霜枝。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葉紹翁《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壹燈明。
《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壹程,水壹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張籍《秋思》: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楊萬裏《舟過安仁》: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陸遊《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小學語文1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小丸子621 小學壹年級 上冊:《靜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冊:《春曉》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二年級 上冊:《贈劉景文》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冊:《草》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①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古人有重陽登高、佩帶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②山東:指華山以東。
③茱萸: (①乞巧:七夕。) 下冊:《獨坐敬亭。
3.兒童詩歌的格式兒童詩的特點: (壹)飽滿的兒童情感 抒情,是詩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
兒童詩也不例外。但由於它的讀者對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兒童心靈深處抒發出來,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那種美好的感情、善良的願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鳴。
例如,聖野的《夏弟弟》就是壹首飽含著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綠意的詩,詩人把夏天比喻成愛爬竿子的綠孩子,由衷地贊美他給我們帶來了“多麽可愛的綠顏色!”表面上詩人在贊美大自然那綠的生命力,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四個現代化,在灑滿綠陰的窗口,勤奮看書的學生,……”這些學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滿綠意的風景。這樣不僅可以讓兒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
兒童詩所抒發的兒童情感,往往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關照和愉悅,也能把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如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十四歲,藍色的港灣》(膝毓旭)寫出歲這壹特殊年齡段兒童對愛的理解、心事與天真、性格差別、心中的渴望,以及他們的理想與冒險精神等等,情感抒發得自然、貼切、生動、有趣。
其中有這樣的詩句:“要說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槍子飛來也不眨眼;要說女孩膽小真夠膽小,看見豆蟲壹蹦老遠。希望多有幾個嘆號,叫大人們都刮目相看,可腦子裏問號總也拉不直,古怪的問題常讓老師為難。
……”詩人於幽默風趣的描寫中,把兒童獨有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活動渲泄出來,使人感到這就是活潑快樂的兒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兒童情趣溢於言表。 應當註意的是,兒童詩中盎然的兒童情趣是兒童生活中本來固有的因素,只不過是由兒童詩人采擷發現並進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兒童式的豐富想象 兒童是最富於想象和聯想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象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壹切事物。在他們通過想象而詩化的世界裏,花兒會笑、鳥兒會唱、草兒會舞、魚兒會說……。
因此,兒童詩必須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象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裏,展開想象的翅膀,感悟詩的題旨。這就要求兒童詩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靈和兒童對話。
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雲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壹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壹樣開放。/有壹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壹樣飛翔。
/有壹群孔雀說:我們想/像樹壹樣成長。……”詩歌起語就把小讀者從現實引發到想象中的“遙遠的地方”,並在想象中完成“葉子花”、“小蝴蝶”、“孔雀杉”這些美麗形象的再創造,展開豐富的遐思。
然而詩人的用意也不僅在於此,而是繼續和孩子壹同展開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詩意之所在。“遙遠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變成小姑娘”,從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現實,而這現實中傣家小姑娘的美麗形象仍然需要小讀者進壹步地聯想,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 (三)新穎巧妙的構思 兒童詩所抒發的情感不論在豐富性上,還是在深刻性上,都遠不如成人詩歌,這是兒童的情感特點所決定的。
如何才能在不甚寬闊的情感層面上表達情趣並創造獨特的表達效果呢?這主要依賴於構思的新穎巧妙。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式的想象的構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的藝術水平。
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在同類題材的情感挖掘上並無太大的創意,但卻依然是同類題材作品的典範之作。其中的奧秘就在於作者創造了壹種新穎巧妙的構思模式,達成了別具壹格的表達效果。
又如舒蘭的《蟲和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壹只壹只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了壹只多足蟲,/在陽光中爬來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壹條壹條夾在繩子上,/繩子就變成壹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飛舞。”
在生活基礎上的大膽想象,依賴這種想象的巧妙構思,使平凡的生活現象變成壹種兒童式的神奇和余味無窮的美麗。 (四)天真而精粹的語言 詩是語言的藝術。
深刻的思想、鮮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練、形象、具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現,才能成為詩。兒童詩應為兒童學習駕馭語言提供優良的條件,讓兒童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豐富語匯,提高他們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如劉饒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著了》:“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裏,/大海睡覺了。
/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它睡熟的鼾聲。”
寥寥數語就把靜謐安詳的大海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用擬人的手法,以極其準確的措詞“抱著”、“背著”、“鼾聲”形象地描繪出大海這位“母親”熟睡時的優美的體態。經常吟誦此類詩,兒童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從中學習並提高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
兒童詩優美的語言,除了詞語的錘煉要準確恰當外,詩的聲音節奏更應具有音樂性,即詩的音韻要有美感效應。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現是聲音節奏,而文學意義反在其次。
文學意義所不能表現的情調常可以用聲音節奏表現出來。”(《朱光潛美學文學論文選集》) 兒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