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字,我猜這個故事和夢想有關。壹個12歲的小姑娘在她所處的年代怎麽生存,怎麽在夾縫中活出自己,甚至過得更好?在這本書裏可以找到答案。
這本書和我們***讀過的《十歲那年》相似,都是詩歌體,雖然厚厚壹本,讀起來並不費勁;描寫的都是戰爭背景下,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回到這本書,這個叫阿米拉的姑娘原本生活在平靜的蘇丹鄉村,在這裏女孩讀書被視為“與追風無異”,壹提讀書,母親就不開心,她不允許阿米拉提起上學,每次阿米拉想要開口,她就會像“趕蒼蠅似的轟走了它”。(《傳統的木屋》)但學會閱讀與書寫壹直是阿米拉深藏心底的夢想,好在爸爸是理解和支持她的。可是,突如其來的戰爭襲擊了她的村莊,她失去了深愛的父親和賴以生存的家園。野蠻的武裝力量到處制造恐慌的氣氛,恐懼與絕望奪走了阿米拉的聲音,她無法表達自己,直到她意外地獲得了壹件禮物——壹支紅鉛筆。這支鉛筆喚醒了潛藏在心底的讀書夢想,她畫呀畫呀,她要離開卡爾瑪,她要走到尼亞拉,她想去上蓋德學校。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藏寶。”初看“藏寶”我聯想死起了《田鼠阿佛》,誰能說阿佛采集陽光、色彩不是在藏寶呢?在關鍵時,是這些燦若星空的寶貝給了他力量呀。阿米拉呢,閱讀、書寫就是她的力量之源呀。再看,更能理解藏的意義。媽媽是絕不允許阿米拉認字學習的,老安瓦爾卻願意在卡爾瑪的全日制學校建成之前教阿米拉認字,他說“我會秘密地教妳,在晚上。點燈籠。媽媽絕不會知道。”盡管阿米拉仍然在擔心著媽媽的警告,但老安瓦爾安撫她說:“阿米拉,妳不是在追風。妳是在攪動風。”背著媽媽悄悄讀書認字,小心翼翼地揣著她的夢想,這不就是藏寶嗎?
握有紅鉛筆的阿米拉想“往前 往前”,握有紅鉛筆的阿米拉想“要麽飛 要麽死”,她不願意像那個挺著甜瓜壹樣肚子的姑娘那樣過壹生……
她告訴妹妹萊拉“鳥兒在卡爾瑪的籠子裏飛不了”,她摒棄那討厭的疑慮奮力逃跑,“像刺猬壹樣脫身”,她坐上了老安瓦爾的小推車……她飛走了。
還記得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名模華莉絲嗎?
她出生在貧苦的非洲,4歲被強奸,5歲時被行女性割禮,13歲逃婚走出沙漠,當過女傭、清潔工,22歲成為頂級廣告模特…她是第壹位登上《VOGUE》的黑人超模。
成名之後的華莉絲出版了自傳《沙漠之花》,講述了她童年的悲慘遭遇,很多讀者都驚呆了。在自傳裏,她寫到“我從來都不是父母想要的那種女兒,我固執、任性,不斷地質疑和懷疑壹切”。
接受媒體采訪時,華莉絲說“當年從獅口逃生的那壹刻起,我就感到上天讓我活下來是為了讓我做壹件事。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盡管前途危險,但是我也要碰碰運氣!”
壹如《阿米拉的紅鉛筆》。童年時候“還有其他可能嗎”的遊戲讓阿米拉“用陽光的方式看待事物”,爸爸和老安瓦爾給了她逃跑的勇氣,紅鉛筆讓她有了奔赴尼亞拉的信念。
走吧,去遠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