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隸屬於江西省宜春市,縣城位於新場鎮。目前,宜豐轄7鎮5鄉、2個林場、2個企業集團,分別是:新莊鎮壇山鎮、唐城鎮、方希鎮、石橋鄉、天寶鄉、同安鄉、橋西鄉、黃崗鄉、商城林場、雙鳳林場、新龍集團、石花澗墾殖場。有205個村民委員會,179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23萬。
宜豐屬於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地區。具有四季分明、寒冷適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7.1℃,年平均降雨量1760mm,年平均日照時數1638小時,年無霜期260年以上。
宜豐交通便利。上海至昆明的320國道自東向西貫穿宜豐,距最近的鐵路口岸25公裏。距省會南昌136公裏,2小時可達。距南昌昌北機場134公裏,2小時可達。距新余市區87公裏,1.5小時可達。距九江市區(廬山九江港)284公裏,3.5小時可達。距宜春94公裏,1.5小時可達。距井岡山200公裏,3小時可達。距湖南長沙200公裏,3小時可達。
宜豐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氣候適宜寒冷,物產豐富,人文歷史深厚。1700多年的歷史,不僅孕育了壹代又壹代的英雄和人才,而且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有東山禪林、黃檗禪林、五峰山禪林、太子塔、陶淵明故裏、魯班坊、李大鸞起義聚義等。革命遺址包括熊雄故居、檀山蘇維埃政府舊址、黃沙會戰遺址等。近年來,努力開辟新的景點,包括關山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南碧公園。
東山禪林被譽為“天洞佛國”,是曹洞宗在世界上的祖居地。海拔1480米的公山自然保護區,壹年四季鳥語花香,原始森林茂密,珍禽異獸在林中巖石上嬉戲;黃渤是中國禪宗五大流派之壹林佶教的祖庭。這裏山高林密,峰巒疊嶂,飛瀑泉泉,極其幽靜。東晉詩人陶淵明故鄉的20多處遺跡,引人入勝,令人深思。新建的南屏公園集古今吃、住、行、購、娛於壹體,讓人流連忘返。
宜豐地處山區,這裏山多。全縣十分之七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 * *有30座,有黃崗山(海拔1480米)、石花尖(海拔1445米)、九龍尖(海拔1419.4米)。縣城裏的小溪蜿蜒曲折,覆蓋了整個縣城。錦江在縣城河段26公裏,流域面積269平方公裏。境內有三大河流:西野、長城港、湯浦河,均流入晉江,流域面積1541平方公裏。
宜豐山多林密,種類繁多。1999年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4.5%,活立木蓄積量542萬立方米,立竹蓄積量7283萬株。宜豐盛產竹子,1996年,林業部授予宜豐“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宜豐竹分布集中,單位產量高,品質優良,以“幹長、枝高、圍粗、壁厚”四大特點享譽全國。在這些樹木中,有許多珍貴樹種被列為國家保護樹種,其中27種,48種為省級重點保護樹種。這裏有古老的杉木,巨樟,四千多年來幾個人擁抱的黃楊木,還有宜豐獨有的宜豐棱鏡。有樟樹、楠木、楊樹、含笑、楓楊、羅漢松、毛竹、羅漢竹、蘭草、杜鵑花等觀賞和城市綠化用的奇花異草。由於山巒重疊,峰巒疊嶂,林深谷密,適宜各種動物棲息繁衍。列為國家壹、二級保護的珍禽異獸有29種,列為省級重點保護的有13種,其中關山是宜豐最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198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列為全省七大自然保護區之壹。
據有關部門多次實地考察,發現哺乳動物180余種(其中制作毛皮的40余種),鳥類100余種,魚類34種,爬行動物40余種,兩棲動物10余種,貝類4種,甲殼類2種,昆蟲500余種。這個縣的許多野生動物都是稀有動物。華南虎、蘇門羚(最後兩種已於近年滅絕)、金錢豹、荷葉豹、赤麂、獼猴(別名恒河猴)、獼猴、金貓、果子貍、白頸雉、黃腹雉雞、藍翅八色雉雞已分別被列為國家壹級和二級保護。列為省級保護的有13種,包括三寶雞杜鵑、啄木鳥、戴勝、伯勞、黃鸝、大山雀、畫眉、紅嘴藍鵲、崇安蟾蜍、鷹嘴豆、紅嘴相思樹、黃鼠狼等。
境內主要河流有西野、恒昌港和湯浦河,全長200公裏,有29條主要支流。據測算,全縣水資源量約25億立方米。全縣水電儲量654.38+0.27萬千瓦,可開發容量4.3萬千瓦。
宜豐地下礦藏豐富,優質瓷土種類繁多,稀有成分氧化鋰(Li20)含量高達1.85%,居江西第壹,全國第二。目前,其產品還銷往美國、日本、韓國、泰國、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宜豐有煤、鐵、金、銀、銅、高嶺土、膨潤土、鉀長石等36種礦床,礦點50多種,其中煤炭449萬噸,瓷土60萬噸。宜豐也是江西稀有金屬重點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