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詩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受《鐵經》、《試詩》影響。它的題目範圍和押韻本來就比較寬泛。明代科舉不考詩詞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鄉試、通考中增加壹首五言八韻詩。
這也是壹種老式的詩體,其內容不能隨意表達情緒,而應嚴格按照題目來寫,而且必須是歌頌和粉飾和平的內容。試詩題目前面要用“賦德”二字(所以也叫“賦宜”),然後取古人的壹首五七言的詩,表示詩中的壹個字作為韻,意思是這個字的韻部要限定。
同時,這個詞還必須出現在詩的第二句或第四句的押韻中;題目還應寫明“五(七)字六韻”、“五(七)字八韻”的要求;詩歌中,除了第壹、二聯,中間所有的對聯都必須工整等等。如此多的限制,作者只能按照格式填寫壹些贊美太平盛世的文字,這就使得試帖詩和八股文壹樣,不僅形式上平淡,內容上也極其空洞乏味。
相關介紹:
郭沫若《李白杜甫門閥觀》:“四十韻,四百字長,故稱‘鯤鯨壹路噴’(似大鯤之長鯨,噴之水汽長)。這是唐代應試詩的壹種新形式,後人稱之為‘考後詩’。”
魯迅《晨花拾阿昌山海經》:“唯他書多,特。自然要搞藝術,試著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