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春秋時期老子寫的《道德經》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草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草狗。天地間,還曖昧嗎?虛而不屈,搬出去。與其說得多,算得少,不如守中間。
解釋:
天地無善,它沒有善心,對待壹切都像狗壹樣,對壹切都聽之任之。不就像天地之間的風箱嗎?空而不竭,越是鼓勵,風就越大,沒完沒了。眾多法令更是撲朔迷離,行不通,不如不動聲色。?
擴展數據: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受到當時諸子的推崇。相傳為春秋時期老子(李二,河南陸毅人)所作,是道家哲學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為兩部分。原文第壹部分是道德經,第二部分是道德經,沒有章節。後來改成前面37章的《道德經》,後面38章的《道德經》,分成81章。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把《道德經》分成81章是牽強附會的,有明顯的“九九合壹”的道教思想。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講德。簡單來說,道是體,德是用,兩者不能劃等號。到清代,魏源首次打破這壹慣例,將《道德經》分為68章,相對保持了各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