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乘雲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漫雲女子不英雄,萬裏乘風獨向東。
詩思壹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
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裏度春風。
赤壁懷古
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
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註:此詩寫於1890年,作者有感於當初形式,而道
出心中抵抗強權的英雄氣概。
去常德州中感賦
壹出江城百感生,論交誰可並汪倫?
多情不若堤邊柳,猶是依依遠送人。
註:此詩寫於1891年左右,作者嘆無知己,唯楊柳
多情。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壹叢淺淡壹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鬥晚風?
註:說作者不借人力(其丈夫),獨自奮鬥的氣概。
賦柳
獨向東風舞楚腰,為誰顰恨為誰嬌?
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
註:灞陵橋是唐人送別之處,古人送別常折柳相贈,此
詩賦柳傷別。
杜鵑花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壹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淒。
註:似血如朱說的是殖民主義者侵略中國的事。
殘菊
嶺梅開候曉風寒,幾度添衣怕倚欄。
殘菊由能傲霜學,休將白眼向人看。
紅毛刀歌
壹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內,待乘雷雨騰雲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抽刀出鞘天為搖,日月星辰芒驟韜。
斫地壹聲海水立,露風三寸陰風號。
陸專犀象水截蛟,魍魎驚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幾輩?骷髏成群血湧濤。
刀頭百萬英雄泣,腕底乾坤殺劫操。
且來掛壁暫不用,夜夜鳴嘯聲疑(號鳥)。
英靈渴欲飲戰血,也如塊磊需酒澆。
紅毛紅毛爾休驕,爾器誠利吾寧拋。
自強在人不在器,區區壹刀焉足豪?
註:大食國,今阿拉伯。最愛最後四句。
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
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
莽紅塵何處覓之音?青衫濕!
註:不因人熱:不靠人。《後漢書。梁鴻傳》“某不因
人而熱者也”
這首詞是秋瑾在1903年北京所寫,嘆無知音。
如此江山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
知己難逢,年光似瞬,雙鬢飄零如許。
愁情怕訴,算日暮窮途,此身獨苦。
世界淒涼,可憐生個淒涼女。
曰:“歸也”,歸何處?
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
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
註:蕭齋:梁武帝讓蕭子雲寫了個“蕭”字在壹座寺廟
上,後來寺毀了,這個蕭字獨存。有個叫李約的把字買了,
在家中造了個亭子,把“蕭”字掛上,取名“蕭齋”,這便
是蕭條冷落的意思。
這首詞是秋瑾在日本留學時所填,表達了她想回國報效
,又不能的感受。
翠樓怨
題王澤環亡姬遺像,因庚子兵亂,此像失職,後其友朱
望清見於市上,贖回歸之。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雲遺態,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沈,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環佩聲遙,縱歸來月下,魂已難招。
故劍珠還無恙,黃衫客風韻偏豪。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傳哀怨譜《離騷》。
但恐玉蕭難再,愁煞韋臯。
註:
朝雲:妾代稱,這裏指王澤環妾吳氏。宋玉《高唐賦》
妾在烏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之下。“
維摩:王維王右丞相。工詩擅畫。
紫玉煙沈:《搜神記》:“吳王夫差小女紫玉悅童子韓
重,欲嫁之,不得,氣結而死。重遊學歸知之,往吊於墓側
,玉形見,贈重明珠,因延頸而作歌。重欲擁之,如煙而沒
後來比喻少女辭世為“紫玉成煙”
驚鴻: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紅羊:宋朝柴望作《丙丁龜鑒》:丙午丁末國家有劫。
環佩:杜甫《詠懷古跡》“環佩空歸月夜魂”
故劍:漢宣帝未作皇帝時娶許廣漢之女,即位後,此女
為宮中女官,當時大臣要立霍光之女為皇後,宣帝假說要尋
自己使過的劍,大臣知道他思念舊人,便立許氏為皇後。
珠還:《後漢書。孟嘗傳》孟嘗遷合浦太守,到後為官
清廉,便又有商販回來賣珠寶。
黃衫客:《唐宋傳奇集。霍小玉傳》壹黃衫客打抱不平
,將忘恩負義的李益捉到小玉面前。這裏指俠士朱望清。
玉蕭難再,愁煞韋臯:《玉蕭傳》唐西川節度使韋臯本
與玉蕭相定七年後見,七年後韋臯未來,玉蕭憂傷而死,後
來韋臯到西川作官,思念玉蕭,這時壹個巫師說來招玉蕭魂
,說十三年後再來作他侍奉人。後來有人送他壹歌女玉蕭,
竟於原來玉蕭長得壹模壹樣。
上註:據《秋瑾詩詞註釋》劉玉來註釋改。
劍歌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只強權,話到興亡眥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壹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傑。
饑時欲啖仇人頭,渴時欲飲匈奴血。
俠骨棱(山曾)傲九州,不信太剛剛則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漢王誅暴由三尺。
五胡亂晉南北分,衣冠文弱難辭責。
君不見劍氣棱棱貫鬥牛?
胸中了了舊恩仇?
鋒芒未露已驚世,養晦京華幾度秋。
壹匣深藏不露鋒,知音落落世難逢。
空山壹夜驚風雨,躍躍沈吟欲化龍。
寶光閃閃驚四座,九天白日暗無色。
按劍相顧讀史書,書中誤國多奸賊。
中原忽化牧羊場,咄咄腥風吹禹域。
除卻幹將與莫邪,世界伊誰開暗黑。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
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
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
註:這首詩是作者在北京時所寫,先明其誌,不怕犧牲
。再寫她“養晦京華”等待時機,最後呼喚天下,武力護國
。
《寶劍歌》在今日看,似有些激烈。但處於當時八國聯
軍瓜分中國的時代,秋瑾身為壹女流,面對沈睡不醒的祖國
,除了這樣的當頭棒喝,呼喚國人起來保家為國,還能怎樣
?
失題
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
叱咤風雲生,精神四飛舞。
大人處世當與神物遊,
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
不見項羽酣呼鉅鹿戰,
劉秀雷震昆陽鼓,
年約二十余,而能興漢楚;
殺人莫敢當,萬世欽英武。
愧我年二七,於世尚無補。
空負時局憂,無策驅胡虜。
所幸在風塵,誌氣終不腐。
每聞鼓鼙聲,心思輒震怒。
其奈勢力孤,群才不為助。
因之泛東海,冀得壯士輔。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