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奔放,愛縱橫家的風格,愛任俠,鄙視商品。我早年在蜀中度過。他的父親是壹個富有的商人。李白二十五歲開始漫遊全國,途經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
李白鄙視有權勢的人。據說他喝醉了,高馬德離石在玄宗面前脫下靴子。高力士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就摘了李白的詩,惹怒了楊貴妃。每次玄宗讓李白做官,楊貴妃都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親信對他有意見,就央求回國。玄宗給他財物,讓他離開。
李白是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的詩豪邁壯闊,蘊含著沖破現實的幻想,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思,對政治黑暗的抨擊。他的散文清新、清晰、奔放、流暢。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出生於唐河南府珙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因為遠祖杜聿生於京兆淩渡(今陜西長安縣東北),所以自稱“淩渡布依”、“淩渡夜老”、“淩渡夜客”。年少時浪跡三晉、五嶽、趙奇等地,追逐名利,未能考上。天寶十年(751),唐玄宗呈上“三大禮”,令玄宗稱奇,他奉命制作聖賢集。十四年後,授河西尉,後改右後衛引府兵曹參軍。杜甫被困長安時,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頭”,因世稱“杜少陵”。安史造反,曾經被抓賊。蘇宗到德第二年四月(757年),杜甫從長安到鳳翔,被封為左世義,故稱“杜世義”。宣因為救了丞相室,被降職參軍。他棄官後,先後居龍、蜀、胡、湘等地,所謂“漂泊於天地之間的西南”。其間曾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亦稱“杜浣花”。764年,宗光德二年,建南使嚴被稱為“杜工部”。流傳著兩本唐朝的書。杜甫誕生於李唐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歌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矛盾,被譽為“詩史”。他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大師。他各方面都很好,無體無功,法門高深,沈郁失意,被世人尊為“詩人聖人”。現存詩歌1450余首。世界上有“杜工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