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金昌緒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高適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裏不惜死,壹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壹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送別詩: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思鄉詩:
《靜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望驛臺》
(唐)白居易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詠物詩:
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曾鞏詩《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梅花
宋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雪梅(其壹)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壹段香。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竹 石
(清)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寫景詩: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