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割股療親》的故事內容是什麽?

《割股療親》的故事內容是什麽?

見弟網上留文雲:我這兩天心情很沈重,不要惹我!不知現在好些了麽?人在社會,顛沛流離,自然憂患重重、悲喜交集,望兄弟能夠早日在社會的砥礪中,盡早的冷靜成熟起來,--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以及--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既是家--使自己在浮躁的社會中,盡量保持壹顆淡定從容的心靈。

昨夜很晚的時候進入煙雨網站,見到兄弟的推薦詩歌《詩解二十四孝》,心裏不由得長久的吃驚與不安!壹夜輾轉反側,覺得還是和妳說說個人想法的好,當與不當,兄弟自去斟酌。

與妳初次接觸是因為妳的小說,對妳有些註意是妳的詩歌中國詞牌,因為文字風格的關系,當時還以為妳是壹位故人。散文的閱讀我歷來處於瀏覽狀態,今日就不談它了。

妳的詩歌有的精致曼妙,有的熾熱深情,有的激情有余、內斂不足,可以看出妳現階段所處的學習和摸索,我不說探索,是因為妳的詩歌創作尚不能保持壹個整體穩定的水平。

詩歌的語言、技巧由於詩歌的篇幅關系所以顯得尤為重要。語言,生活裏可以錘煉,閱讀也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具體的語境將具體的詞匯涵義揮發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可以閱讀莫言的作品;在平淡、幹凈的語言下面,悲涼與滄桑的暗流湧動,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是壹個語言的典範。技巧則更是慰為大觀,需要不停的學習--揣摩--領會--練習。

詩歌的意境營造,我有時喜歡用這個詞,其代表的不僅僅是情景交融的含義。詩歌的傾訴,源於心靈的暗語,虛無是精神需求的征兆,而詩是近乎信仰的東西。詩歌的創作在感喟和頓悟裏,詩的思辯得以體現,不僅可以體現自己對人性、人生和社會的終極人文關懷,而且還是對人類精神尊嚴的最好維護和謳歌,詩的美也由之得以升華。--這是我寫作詩歌的壹個底線,兄弟可參考之。

下面就說說《詩解二十四孝》這首令我有些吃驚的詩。

先說主題。關於二十四孝,魯迅先生認為--“我幼小時候實未嘗蓄意忤逆,對於父母,倒是極願意孝順的。不過年幼無知,只用了私見來解釋‘孝順’的做法,以為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自從得了這壹本孝子的教科書以後,才知道並不然,而且還要難到幾十幾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陸績懷桔’也並不難,只要有闊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我便跪答雲,‘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闊人大佩服,於是孝子就做穩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筍’就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天地。但是哭不出筍來,還不過拋臉而已,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鄉的天氣是溫和的,嚴冬中,水面也只結壹層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樣小,躺上去,也壹定嘩喇壹聲,冰破落水,鯉魚還不及遊過來。自然,必須不顧性命,這才孝感神明,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跡,但那時我還小,實在不明白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專門去翻閱了相關資料,看看“二十四孝”圖究竟講了哪些故事。下面就簡單分析壹下“二十四孝”的問題所在--

壹,孝感動天。有個孝子被後母等多次謀害,沒有被害死,兒子知道了,還是壹樣孝順後母,於是感動了天。這等於是鼓勵那樣惡劣的父母,不可取。

二,親嘗湯藥。有個皇帝非常孝順母親,在母親生病時服侍母親,每次都親自嘗過湯藥後才讓母親吃。雖然有點虛偽,因為皇帝的母親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服侍,根本毋須皇帝去嘗藥,所以表演性質高於實際需要。當然,作為子女能夠長期為生病的父母端茶倒水,還是值得提倡的,基本可學。

三,齒指痛心。家裏來客人了,母親不知所措,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山裏的兒子感覺到自己的手指痛了,就跑回家招待客人。毫無科學性的謊言,不可取。

四,百裏負米。在饑荒的日子裏,兒子自己吃野菜,把從百裏之外搞到的米拿回家給母親吃。可學。

五,蘆衣順母。後母虐待孩子,冬天讓孩子穿蘆絮衣服,被父親發現,父親要休掉後母,孩子為後母求情。後母,孩子,父親三者采取的方法都是錯誤的。不可取。

六,鹿乳奉親。有個人披著鹿皮混進鹿群裏擠鹿奶回家供奉母親。有壹天獵人要射鹿,他跑出來勸阻獵人射鹿,以免他以後無法擠鹿奶供奉母親。這是對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可取。

七,戲彩娛親。有個七十歲的老人,還學小孩戲耍,討父母歡心。這樣的孝順實在虛偽之極。不可學。

八,賣身葬父。父親死了,將自己賣身為奴,來安葬父親。這是對人格尊嚴的褻瀆,也反應了社會的冷酷。不可取。

九,刻木事親。有個人母親去世了,他為母親刻了壹個木像供奉在家裏,每遇到事情,都來向木像稟報之後才決定。他的妻子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居然將妻子休掉了。不可學。

十,行傭供母。有個人通過當傭人養活母親。這個可學。

十壹,懷橘遣親。有個小孩去人家做客,臨走時偷拿了人家招待客人的橘子,結果在出門時橘子掉下來被發現,於是他解釋說,是因為母親喜歡吃橘子,所以偷偷拿回去給母親吃。嚴格來說,這是在以孝順為名進行偷竊,不可取。

十二,埋兒奉母。有壹對夫妻與母親***同生活,很貧窮,又生了個孩子,擔心因此不能為母親提供足夠的生活費用,決定把孩子活埋以節約費用。結果就在活埋孩子的時候,挖到了金塊,於是孩子不用活埋了,又可以繼續奉養母親。這哪裏是在宣揚什麽孝順?簡直是在宣揚犯罪啊!

十三,扇枕溫衾。壹個九歲喪母的孩子,不但得不到足夠的家庭溫暖,還要夏天為睡覺的父親扇扇子,冬天為睡覺的父親暖被子,也就是自己先去把被子睡熱了,再讓父親睡進去。如此坦然接受孝順的父親還有良知嗎?

十四,拾葚異器。有個窮人家的孩子,與母親靠桑果維持生活,孩子為了孝順母親,將采摘的桑果根據顏色不同分放在不同的藍子裏,說是為了讓母親吃比較軟壹點的桑果。對於壹個處於極度貧窮處境中的人們來說,他還會在意桑果的軟硬嗎?所以這個故事讓人覺得虛偽,而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十五,泉湧躍魚。有壹個婆婆喜歡喝幾裏路之外的江水,又喜歡吃魚,媳婦每天走幾裏路去取水給婆婆喝,經常燒魚給婆婆吃。有壹天起大風,媳婦取水回來遲了,婆婆居然將媳婦逐出了家門。這個媳婦住在外面,還繼續孝順婆婆,於是感動了婆婆,讓媳婦回了家。結果感動了上天,他們家的水缸每天自動湧出江水,還跳出兩條魚來。這是壹個婆婆虐待媳婦的罪惡記錄,居然當成孝順榜樣來宣揚,實在可惡!

十六,聞雷泣墓。有個人的母親生前很怕雷,去世之後,每當天打雷,兒子就去

母親的墓前哭泣,並安慰母親說,不要害怕,妳的兒子在這裏。這壹套純粹是欺世盜名,因為母親是聽不到的,所以他是做秀給眾人看的,以表演孝順。

十七,乳姑不怠。有個祖母為了孝順自己的婆母,每天用自己的奶餵養她。知道自己病重了,還要求自己的孫媳婦繼續像自己壹樣用自己的奶水餵養她。先不說,祖母是否可能還有奶水,就算真有奶水,我們能夠允許這樣的婆婆存在嗎?這樣的學習榜樣,還把媳婦們當人看待嗎?

十八,臥冰求鯉。繼母虐待兒子,兒子不但不怪,還在繼母生病時,赤膊臥在冰面上,得到了兩條鯉魚來孝敬繼母。這樣的孝順樣板是對孩子慘無人道的苛求啊。反過來講,人體臥冰可化冰得魚,大概手掌心也可以烤魚的,倒不失為能源開發這壹國際性難題提供了些思路:)

十九,恣蚊飽血。壹個八歲的孩子,為了讓蚊子不咬父親,在睡覺前先睡到父親的床上讓蚊子吸飽血,還不把蚊子趕走,以便吸飽血的蚊子不再咬他的父親。這不但愚蠢,也反映了父親的冷血。

二十,扼虎救父。說壹個十四歲的孩子為了救父親,居然用雙手扼住老虎的脖子,從而救出了父親。這是壹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因為如果老虎居然敵不過壹個十四歲的孩子,自然也敵不過孩子正在種田的父親。

二十壹,哭竹生筍。母親病重,父親亡故,在壹個冬天,母親生病需要鮮竹筍入藥。冬天買不到筍,孝子就到竹林裏去哭,結果就哭出了筍子,於是母親的病也就醫好了。這是又壹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二十二,嘗糞憂心。孝子的父親病了,醫生說,要想知道父親的病還能不能治好,只要嘗嘗病人的糞就能知道,於是他就真的嘗了,結果父親還是去世了。我覺得這純粹是無良庸醫的惡作劇,想不到居然當成榜樣來宣揚,實在愚昧之極。

二十三,棄官尋母。說有個孝子七歲時,生母被趕出家門。母子五十年不通信息。忽然有壹天得到了生母的消息,於是放棄做官,親自跑去尋找母親。其實對於做官的人來說,尋找母親是壹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完全沒有必要辭官,所以把壹個官員尋找母親也當成孝順的榜樣來吹捧,是非常虛偽的。

二十四,滌親溺器。說有個孝子當了高官還親自為母親洗滌便器。這純粹是沽名釣譽的行為。母親的便器只要能保持清潔就可以了,何必壹定要兒子來洗滌呢?他自己的便器由是由誰來洗滌呢?

--以上具體分析,摘自《中青論壇》

不論傳統文化是怎樣的珠玉與汙泥混雜,它註定是我們必須冷靜面對的東西。任何壹個民族皆是如此。祖先創造的東西,好的壞的,奪不走,也賴不掉。任何民族都必須立於先人創造的文化根基之上,才真正談得上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文明的“自新”。少數人判定、全民不假思索地毀棄,無異於文明的自虐。

對於自己文明的態度,也是檢驗壹個民族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方面。鼓起勇氣,冷靜、理性、坦然地面對傳統文化的壹切,從中鑒別、汲取和揚棄,重建這種已經喪失了的文明傳承的理性態度和能力。所以,我覺得這首詩歌的選題非常不妥,待見到那些喝彩聲,更讓我捏了壹把汗,我唯恐兄弟壹喜之下,竟然連續寫出“割股療親”,(《宋史·選舉誌壹》:“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的頌歌出來,愚孝倒也罷了,只是如果將父母置之於可食人肉者的地位,豈非因為用心的險惡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如果再寫上壹篇《女子貞節牌坊》,那不是叫人毛發聳動,兩股站站?

至於這首詩歌的語言、技巧也乏善可陳。技巧無非是口語解讀典故罷了。語言倒是有趣了,(我昨夜曾和小刀笑言,文學作品需得娛樂大眾,妳的詩歌是做到了--此語刻薄,實在是怒妳不爭氣!)

“蚊子蚊子/來聞聞我/嫩嫩的肉/香著呢/……/我丟了扇子/我脫了褂子/我不動/來吃我吧”--雖然是擬摸小兒口氣,卻是浮滑了些。初讀,有些白話詩運動之開山大作《嘗試集》的味道,可是胡適先生倒不至於如此取向下乘。

如此侃侃而論,亂刀砍去,兄弟的詩歌已是讀之無味了,為何編輯還做推薦?我私下認為原因有二:壹是,兄弟總體的水平是很有實力的,這也是整個網站裏有目***睹的,故而每有作品出來,便是先聲奪人了。二是編輯學識和思辯能力略遜,或只看銀劍書生的大名,而不細細審視,所以作品就這樣打著孝道的大旗招搖而出。

壹片喝彩聲中,我寧可壹盆冰水迎頭澆下,讓妳在臉青唇白中毛骨戰栗,也不願意妳在莫名其妙的洋洋得意中被捧殺或沈淪!我與兄弟素不相識,僅憑文字論交。讀妳的文字,擊節贊賞之余,追想兄弟卓爾不群的神采,故而真心傾交。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金石良言,鏗鏘有聲!兄弟,自可悉心理會。

另外,講兩句題外話。兄弟大好男兒,自當胸襟開闊,氣度從容,不可浮躁意氣。詩歌後面的留言,兄大不以為然!跟貼,這是煙雨提供言論自由的交流平臺,言者無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倘若真有胡言亂語,不加理會或壹笑置之就可以了,何需留此不耐之語?呵呵,吹毛求疵了。

順祝:

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