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賞樂天,贊老。
不在乎老的人,老了也有憐憫之心。
體瘦降頻,發稀冠自偏。
廢書愛惜眼睛,大部分都是用歲月煮出來的。
經典還是熟悉的東西,閱人如閱川。
仔細想想是幸運的,但下次就成功了。
不要說桑榆晚了,因為它仍然充滿了雲。
翻譯:
誰不擔心自己老了,等他老了誰會對他示愛?
隨著身材變瘦,腰帶會越系越緊,頭發稀疏的帽子會偏向壹邊。
之所以把書放在壹邊,是為了愛護眼睛,因為年老體弱經常用艾灸。
經歷的人越多,越能壹眼看出。
仔細想想,老也有好的壹面。如果妳克服了對老的擔憂,妳會感到無憂無慮,無憂無慮。
別說太陽到達桑榆已經將近傍晚,它的余暉還能映紅滿天。
給…作註解
1,賞樂天:賞白居易詩。
2.關心:思考是指考慮。
3、憐惜:憐惜,珍惜。
4、腰帶:腰帶。
5、降頻:多重收緊。
6.皇冠:帽子。
7.廢書:把書留下意味著不讀書。
8.艾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燒艾條。壹種中醫的治療方法。
9、隨年:適應年老衰敗的需要,這裏指的是延長壽命。
10,熟悉度(ān):熟悉度。
11,閱人如閱川:意思是體驗生活如積水入川。語言出自陸機《傷逝》:“閱水成河,水日滔滔;天下閱人為天下,人往冉冉。”讀書,體驗。
12,幸運:幸運,引申為優點。
13,這個:指改變對衰老的焦慮。往下,往下,等於說“解決”和“理解”。這裏指的是“養老”,對衰老的焦慮和擔心。
14,xiāo: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15,桑榆:指桑榆。太陽落山到桑榆就晚了,比喻人老了。曹植《贈白馬於王彪》:“於桑榆,影響不可追。”
16,夏光:夏光,這裏指晚霞。
做出贊賞的評論
詩的前六句是根據白居易的原唱,可見白居易對“老”的看法頗為壹致。寫壹兩句“養老”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擔心衰老,老了也沒人可憐。然後四句話進壹步解釋了“養老”的原因,詩人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因為衰老,身體壹天天消瘦,腰帶不斷勒緊,頭發逐漸稀疏,帽子自然歪斜。棄書是為了保護眼睛;艾灸常被用來延年益壽。
句子“我對我所學的很熟悉……”從另壹個方面談“老”的觀點,這是針對白居易的“傷老”說的。劉禹錫認為,舊的有它的缺點,但也有它的長處。老年人的弱點是體弱多病。"他身材瘦削,頭發稀疏,帽子也偏了."老的長處是經驗豐富。“經歷的還是熟悉的東西,閱人如閱川。”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見過的人越多,體會也就越深。仔細想來,這也是壹種福氣。所以,詩人唱道,“到此自然會下。”詩人勸他的朋友不要太擔心衰老,只要正確對待,就可以快樂。
後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意境優美。氣勢奔放,曹操“老馬蹲伏,誌在千裏。”烈士的晚年充滿了勇氣。面對衰老,詩人不消極也不悲觀,要用壹生去撒滿天空的紅雲。這兩首詩既是詩人內心世界的自我表露,也是對老友白居易的寬慰和鼓勵。
這首詩的第壹段和第二段矛盾正面,轉折自然,觀點辯證,說服力強。最後兩句話特別精辟,其實是警世之言,後人用來勉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