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蘇軾如果不遭受生活和職場的雙重打擊,就不會成為詩人嗎?

蘇軾如果不遭受生活和職場的雙重打擊,就不會成為詩人嗎?

第壹,創作來源於生活,也屬於生活。俗話說,對生活不滿意,就要把酒喝光。蘇東坡作為過來人,應該深有體會。幾次被貶義士之後,蘇軾看清了官場的內鬥,壹心要大展拳腳,卻頻頻受阻。所以蘇仙的很多詩都是描寫官場的失意和他自己的失意。蘇軾曾在遊覽周振的途中寫過壹首詩,名為《金山畫像》。心如灰木,身如不拴舟。問妳職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用略帶自嘲的筆調生動地描述了自己在官場的不愉快生涯。因此,蘇軾在官場和生活中的失意,成為他詩歌創作的源泉,有助於他的詩歌更有意義、更高境界。沒有這些,也不妨礙蘇軾成為詩人,因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的詩歌會描繪出生活的另壹面。

第二,蘇軾才華橫溢,生活和職場的雙重打擊並不是他成為詩人的原因。有人認為蘇軾之所以成為大詩人,是因為他在生活和官場上失意失意,有道理,但這也太片面了。首先,要成為詩人和偉大的作家,先決條件是要有很好的文學知識,然後從生活中學習,從中汲取靈感,這樣,令人驚嘆的作品就誕生了。歷史上,很多官場失意者卻沒有成為詩人,很多官場得意者卻成為了詩人。比如宋代才女李清照,不在官場摸索就成了著名女詞人。再比如李煜,壹國之君,也成了著名詩人。

所以,文學功底是基礎。蘇軾即使不做官,也壹定會在文學領域有所建樹。因為蘇軾喜歡遊覽風景名勝,他也有可能成為山水詩人。從深層次看,經濟和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映經濟和政治。在古代,政治和文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