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詩歌裏,動靜結合是常用的壹種寫景手法。
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壹種意境裏描寫動態與靜態,並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壹。以動襯靜,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是反襯手法的壹種。
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指出“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其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兩句被稱為“文外獨絕”。
《梁書?文學傳》有這麽壹段記載:“籍除輕車湘東王諮議參軍,隨府會稽。郡境有雲門天柱山,籍嘗遊之,或累月不反。
至若耶溪,賦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當時以為文外獨絕。”
詩人寫山林,在於寫出若耶溪的幽靜,這樣幽靜的環境,與“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和諧統壹,是開頭“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寫實。
寫山林的幽靜,不是以靜寫靜,而是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夏日蟬噪,方知風聲松濤俱息,才顯得山林更寂靜;惟聞鳥語婉轉,方知人跡不到,才顯得山更幽深。
以“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據說,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歡這兩句詩,只是覺得還不夠味,於是在他自己寫的《鐘山絕句》中,襲用了下句,並把它改成“壹鳥不鳴山更幽”,全詩是:“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坐終日,壹鳥不鳴山更幽”。改完以後,自己覺得挺得意,可是卻被他的好朋友黃庭堅說成是“點金成鐵”了。
杜甫《題張氏幽居》:“青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陸遊《客中作》:“茅檐獨坐待童仆,不聞人聲聞碓聲”也均是以聲音襯托寂靜。再舉幾例: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人在描繪的景物中,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第二聯寫物,“明月松間照,”是靜景,是所見;而“清泉石上流”,是動景,是所聞,動靜融為壹體,構成壹副清幽可愛的風景畫。第三聯是詩人用“竹喧”烘托山靜,是所聞,用“蓮動”襯托水幽,是所見,見聞交錯,“喧”“幽”互襯,頗具藝術感染力。
詩中描述動感的動詞有:“照”、“流”、“歸”、“下”等。而靜態的物體是“山”和“石”,以及相對靜態的“月”。
作者用動詞“照”,把明月與山松相互映襯,用動詞“流”,把清泉與山石進行動靜相襯,用動詞“歸”,把原本幽靜的竹林與喧鬧的浣女進行動靜相襯,而用“下”又把正在劃行的漁舟與原本相對不動,卻因船而動的蓮葉相互映襯,增強動感。同樣的動靜相襯,除了通過物體的不同運動狀態,即動與靜的對比描述外,還通過“喧”與“寂”和“聲”與“靜”的對比,進壹步烘托了動感,渲染了靜感。
空山是寂靜的,而浣女是喧鬧的。空山裏的山石本無聲,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壹個“流”字,起到奇特的聲響效果。詩的上半部全部是寫自然情景,因山泉流水聲,使畫面動中有靜,恬靜而不死寂;詩的下半部則是寫社會場景了,人的加入,使寧靜的山水頓時鮮活起來,壹群浣女回家路過竹林,邊走邊談笑喧鬧;而正在劃行的攪動了水蓮葉子,畫面靜中有動,借動反襯靜,安寧而不乏生動。
王維的另壹首詩《鳥鳴澗》也大量運用了動靜相襯的意境描寫的方法: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山中沒有人聲的環境裏,桂花自開自落,寂靜得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
夜靜更深的時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壹顯露,驚動了早已歸宿的山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詩主要寫春山的月夜之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以動襯靜的修飾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王維還有壹首詩《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是寫景詩,描寫的是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之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前兩句“靜中有動”,寫空山寂寂,不見人影,卻有說話聲回蕩。後兩句“動中有靜”,描寫光影流動,又充滿寂靜的感覺。
該詩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後以“但聞”壹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
接著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周身幽暗的感覺。最後以青苔結尾,由於長期沒人走過的地方才長青苔,因此,所聞的人語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語,空山異常幽靜。
作者的描寫,似隨手拈來,不著痕跡,敏銳的感覺獨具匠心。杜甫《漫成壹首》: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本詩的第四句用“跳魚”的“撥剌鳴”襯托江面的寧謐安靜,以動破靜,愈見其靜。
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詩人賈島所作的著名詩篇《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