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杜甫詩選 野老》(杜甫)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杜甫詩選 野老》(杜甫)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杜甫詩選 野老 杜甫 系列:杜甫詩選|杜甫詩集 杜甫詩選 野老

原文 野老籬邊江岸回1,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2。 長路關心悲劍閣3,片雲何意傍琴臺4?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5。

註釋 1野老:杜甫自謂。這句是說江岸回曲,竹籬茅舍,此時詩人正在草堂前的江邊漫步觀賞。 2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這兩句是說在那邊澄碧的百花潭中,漁民們正在歡快地下網捕魚呢,也許因為江流回曲,適於泊舟,那壹艘艘商船也映著晚霞,紛紛在此靠岸了。 3這句是說想回到秦州。路途特別遙遠,現在自己最關心的就是劍閣,因為劍閣地勢最險,又經常被亂軍所占領,所以傷悲。長路,承上「客船」而來。遠來的客船,擾亂了他平靜的心境,令人想起那漫漫長途。 4這句是說自己浮雲般的漂泊之身,為何留滯蜀中呢?片雲:指孤雲,這是寫景的,同時也是比喻自己的。何意:何事。琴臺:成都的壹個名勝,相傳為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地方,在浣花溪北,這裏代指成都。 5這兩句詩感嘆去年洛陽再次失陷後,至今尚未光復,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視眈眈。蜀中也隱伏著戰亂的危機,聽那從蕭瑟秋風中的成都城頭傳來的畫角聲,多麽淒切悲涼。收東郡,指上元元年(760)六月田神功破史思明於鄭州,但東京與諸郡猶未收復。城闕,這裏指成都。至德二年(757)升成都府為南京,故稱「城闕」。畫角:古軍樂,長五尺,形如竹筒,外加彩繪,所以說「畫角」,其聲哀厲高亢,軍中吹之,以警昏曉。

譯文 我家的竹籬笆隨著江岸回環,柴門不正,迎江而開。漁人在澄碧的潭中撒網捕魚,商船映著晚霞向江岸靠攏。劍門失守,長路阻隔,令人憂心,我浮雲壹般的漂泊之身,為何要在成都滯留呢?朝廷的軍隊尚未收復東都洛陽,蕭瑟的秋風送來畫角的哀鳴,使我悲情頓生。

賞析 上元元年(760),杜甫終於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安居下來。然而,局勢的動蕩、百姓的苦難又使憂國憂民的詩人無法真正平靜下來。於是詩人創作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之情。 前四句寫草堂和江面之景。開篇的「野老」二字,是詩人的自稱,含有自嘲的意味。此時,詩人正在草堂前的江邊漫步,他看到自家的竹籬笆隨著江岸彎曲回環,低矮的柴門正迎江而開,漁人在澄碧的潭中撒網,商船在晚霞的映照下靠岸,內心充滿了恬淡喜悅之情。但壹會兒後,他的內心竟生出另壹番情思來。 「長路」上承「賈客船」,銜接自然。這「長路」將詩人的思緒引向了那些他熟悉和留戀的地方,他想北上長安,東下洛陽,重返故裏,訪親會友。然而劍門失守,歸路斷絕。在極度的迷惘和痛苦中,詩人擡頭看見了白雲,忍不住發出壹聲癡問:「片雲何意傍琴臺?」「琴臺」代指成都,是詩人現在居住的地方。這壹問,表達了詩人流寓在外、報國無門的苦痛,以及茫然若失的迷亂心境。 尾聯表達了詩人哀愁傷感的情懷。詩人感嘆東都洛陽失陷後,天下局勢動蕩不安,就連偏遠的蜀中也潛伏著戰亂的危機。因此,當他在秋風中聽到成都城頭傳來畫角的哀鳴聲時,頓覺淒切悲涼。全詩以此收尾,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