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鈞瓷的基本特征。獨特的地理環境,獨特的燒制技術,人民辛勤勞動的智慧結晶,構成了鈞瓷美的主體。
我們在欣賞壹件鈞瓷時,往往會用美來形容它的內心感受。但是,美在哪裏,似乎很難說清楚。壹件鈞瓷的創作和燒制過程,就是凸顯鈞瓷之美的過程。多年來,人們根據自己的內心體驗,不斷發現鈞瓷美的各個方面,並將其概括為“八美”。他們認為鈞瓷結合了難美、絕美、形美、玉美、紋美、聲美、釉美、景美,處處閃耀著獨特的美。
難度之美是指鈞瓷燒制難度所創造的來之不易的美。古人雲:“* * *算個空白,要七兩才能做成器,其中精妙的程序還不夠。”可見鈞瓷精細的燒制技術,在每壹道工序中都影響著新的藝術生命的誕生。尤其是燒制的難度,經常有“十窯九不能”的說法。其燒出的產品不僅與燃燒器內部因素有關,還與原材料、地理環境、溫度、風向、濕度等諸多外部條件有關。常規很難計算,所以有“黃金有價,無價”的說法。
獨特的美,不僅在於鈞瓷是用獨特的礦物原料制成的,更在於“君不配對,窯變無雙”而獨立於世。神東境內的大龍山、鳳池山把握天地靈氣,自然生成,形成了自己的五色瓷土,為鈞瓷的燒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獨特的燒制工藝使得每壹件作品都很難以“窯變”的形式復制,而且都是獨壹無二的,所以被稱為“無雙”。
形式美是指鈞瓷造型以廣泛而鮮明的線條,簡潔的耳飾組成的母體,簡單而豐富的體態,給人壹種獨特的藝術美感。
玉之美是指鈞瓷晶瑩光滑的釉面所產生的玉感之美。古語有雲,曾有“土作官瓷,玉為泥”的精彩描述。認為只有將精美的官瓷碾成泥胎,將寶玉碾成釉藥,才能產生如此奇妙的“君玉”。著名畫家範曾曾以“千年藝苑傳鈞窯,白玉為妖魂”的詩句贊美鈞瓷的輝煌。
紋樣之美,指的是鈞瓷開片所產生的美。這種看似破碎卻渾然壹體的紋飾,為鈞瓷增添了神秘自然的趣味,魚子紋、珍珠點、冰片紋、蟹爪痕、蚯蚓泥紋、袈裟片、蜘蛛網紋等。,被稱為鈞瓷最顯著的特點。
聲美是指鈞瓷的音質美。它的片頭在靜態中富有壹種動態的音樂美,如箏的丁玲,鋼琴的舞動,鐘聲的敲響,仿佛穿透心靈,頓覺豁然開朗。
釉美是指鈞瓷的釉色奇妙多變。鈞釉的色彩有主色、過渡色、復合色和各種顏色,巧妙組合,成為壹個美麗的難以形容的五彩世界。國際陶瓷協會主席珍妮特曾將壹個色彩鮮艷、釉面精美的心瓶形容為“中國花園”。
風景之美,是指鈞瓷的釉色所呈現的別出心裁的景色和朦朧的奇觀,能激發人的想象力,如夕陽與夏日、綠花與青煙、悠悠白雲、西方寒鴉歸林...這些在窯變中形成的奇妙奇觀,會引起人們更多的審美興趣,其內涵不是壹首詩、壹句詞、壹首歌、壹幅畫所能涵蓋的。
文章節選自李正名《探尋鈞瓷起源——鈞瓷知識10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