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黃庭堅對甘肅洮河硯贊不絕口,其色青、石細、如玉。他寫詩贊美它:“久聞石民鴨頭青,能磨隴西龍文刀。我並不認為文人不懂武功,我要設法飽食霜降兔。”
寧夏的賀蘭石用於制作硯臺,被譽為“碩放之寶”。董詩:“色紫如端硯,紋細如金星。配書房成文房四寶,宜磨不宜磷。”既表現了賀蘭石的特點,又贊美了它的珍貴。
廣東肇慶的端石是制作硯臺的名石。詩人們對其贊不絕口,如詩壹首:“人性之魂,生而雙眸,石亦眼中巧,星眸明晃晃,似珍珠劈蚌,似美月。”唐代詩人李賀也吟詠過“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壹刀,斬紫雲”。
安徽靈璧石是雅石中的上品。因為不易挖掘,極品稀少,所以壹直很值錢,以至於唐代詩人蘇味道吟誦:“何必挖精神之髓?”
南京雨花石的天然肌理、色彩、花紋、造型贏得了詩人的贊嘆:“無聲無彩無香無香。”
青田石和壽山石都是我國著名的篆刻名石,正如文學家郭沫若所寫:“青田有奇石,壽山有可比。”
唐·吳榮《洞庭山湖滿碧水,波中有隱石,鐵索千年追捧。誰能知道奇形怪狀?”它生動地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