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押題——2022年中考語文理解性默寫題預測如下:
(壹)《觀滄海》(曹操)
1、《觀滄海》中,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遠大抱負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2、《觀滄海》壹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3、《觀滄海》壹詩中寫大海水波動蕩,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4、《觀滄海》壹詩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5、《觀滄海》壹詩中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6、《觀滄海》壹詩中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7、《觀滄海》壹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二)《次北固山下》(王灣)
1、王灣在《次北固山下》壹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2、《次北固山下》壹詩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壹自然規律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次北固山下》壹詩中遊子思鄉情深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次北固山下》蘊含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未來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三)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1、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3、將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離愁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4、寫景兼點時令,含有漂泊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啼,而“聞道龍標過五溪”句寫聞訊,暗含悲痛之意,表現旅途艱難。
(四)《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1、《天凈沙·秋思》中寫農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2、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渲染蕭條、冷落、淒涼氣氛的寫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3、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寫遊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該曲的主旨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壹詩中,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壹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點明遠遊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的壹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現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詩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峨眉山月歌》壹詩中,點明遠遊路線,抒發依依惜別之情的兩句是: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六)《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1、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壹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壹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言過去之盛,為下文做鋪墊的兩句是: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壹詩中,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4、流露詩人無限滄桑之感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1、寫自己對飽受戰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等渴望的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2、表現出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也寫旅況的淒涼蕭瑟,無酒可飲,更無菊可賞,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境的句子: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八)《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1、《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表現邊塞荒寒淒冷的句子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聞笛》表現征人滿懷愁緒,凝望故鄉,思念家鄉的詩句是: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九)《秋詞》(劉禹錫)
1.詩中能夠表現詩人昂揚奮發的創作精神的句子: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詩中體現詩人壹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獨創新視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3.詩中運用鮮明的對比來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4.詩中描寫秋天美景的詩句: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十)《夜雨寄北》(李商隱)
1、想象將來與親友團聚、剪燭夜話的詩句是: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表達詩人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詩句是: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沈離情的句子是: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後來成為離情的代用語的詞是:巴山夜雨。
(十壹)《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
1.陸遊的《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直接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體弱,但仍想守衛邊疆,報效祖國的心願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2.陸遊在《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觸景生情,把現實與夢想自然地聯系起來以抒發強烈感情等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
3、《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寫詩人睡夢中仿佛正在戰場上激烈拼殺的句子: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閑誌不閑,壯誌不移的語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十二)《潼關》譚嗣同
1、表現作者渴望沖決落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十三)《論語十二章》
1、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表示既要從正面學習,也要從反面借鑒的句子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我們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孔子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強調只要善於學習,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壹)《三峽》(酈道元)
1、從視覺角度描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2、《三峽》中極盡誇張,從側面烘托出三峽山的高峻險要、壯麗絢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洪大兇險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4、《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湍急、行船極快的句子是: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二)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1、統領全文,充當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談
2、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表現山水相映之美)
3、講究色彩搭配,表現壹年之美,呈現出壹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4、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壹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三)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1、《記承天寺夜遊》中以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點明主旨,抒發作者感慨,表達作者曠達情懷的語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3、《記承天寺夜遊》中表露作者復雜而又曠達心境的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四)與朱元思書(吳均)
1、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2、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比喻、誇張)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沈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的句子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五)野望(王績)
1、點明時間地點和事件,並表現詩人百無聊賴的仿徨心情的句子: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運用對偶手法描寫傍晚時分,遙望山野,滿目濃濃秋意的對偶句(寫景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3、以動寫靜,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與寧靜,也寫出了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隨願而歸的句子是: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4、王績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懷傷,在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表現詩人身處亂世,前途無望,孤獨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六)黃鶴樓(崔顥)
1、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記述神話傳說,抒發詩人對於歲月流逝,世事滄桑的感慨的句子: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2、崔顥用對偶的描寫在黃鶴樓上所見之景的句子: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3、崔顥在《黃鶴樓》壹詩中情景交融,抒發了遊子悲苦的思鄉之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直抒胸臆,表現鄉愁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七)使至塞上(王維)
1、《使至塞上》敘述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的詩句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采用對比手法,點明時間,表現詩人失意情緒和飄零之感的詩句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2、不僅顯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緒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3、王維在《使至塞上》壹詩中,以比喻表達詩人惆悵.抑郁心情的語句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4、王維在《使至塞上》壹詩中,通過寫景來交代行蹤,暗示詩人因為受到排擠而內心激憤、抑郁之情的詩句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5、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即景設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達詩人惆悵、抑郁心情。
(八)渡荊門送別(李白)
1、李白在《渡荊門送別》壹詩中,點明出發地.目的地的語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2、李白在《渡荊門送別》壹詩中,化靜為動,表現雄渾開闊的意境的詩句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荊門送別》壹詩中,表達了奇特大膽的想象這壹特點的詩句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4、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借故鄉之水的深情厚誼,表達對故鄉思念之情的語句是: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九)《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動物)的優美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點,從俯視角度描寫花草(植物)的優美詩句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3、表達詩人為早春勝景所吸引流連忘返的壹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4、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的活動來傳達春天來臨的信息並表達自己喜悅之情的句子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十)《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
1、《庭中有奇樹》中描寫葉綠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語句是: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2、《庭中有奇樹》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詩歌的主旨,表現對遠行人的思念的詩句是: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3、《庭中有奇樹》中抒寫女子執花在手無法相贈的愁苦的語句是: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4、《庭中有奇樹》中表達主人公無可奈何、自我寬慰,點明全詩主題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十壹)《龜雖壽》(曹操)
1、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龜和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慨嘆生命苦短的詩句(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2、曹操的《龜雖壽》:最能體現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達詩人年老而壯誌猶存)的詩句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龜雖壽》壹詩中,表現詩人雖近暮年,仍然老當益壯,雄心不減的詩句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十二)《贈從弟(其二)》(劉楨)
1、劉楨的《贈從弟》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詩句(描寫風狂的反復句)是: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2、與陳毅詩中寫道:“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3、《贈從弟》劉楨:詩中集中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雕的詩句是: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4、詩中展示松柏意態從容、堅貞誌節的詩句: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十三)《梁甫行》(曹植)
1、《梁甫行》壹詩中突出邊海人民生存環境的惡劣的句子是: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邊的人民在荒野草叢林木中生活,表現自己對下層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3、《梁甫行》寫出了邊海人民衣不遮體、粗俗艱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4、《梁甫行》中通過狐貍、兔子的側面描寫,反襯出邊海人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的恐懼與淒楚的句子: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十四)《飲酒(其五)》(陶淵明)
1、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幹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2、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本文的主旨句)的詩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3、陶淵明《飲酒》中表現了怡然自得,恬淡閑適,熱愛自然,曠達胸襟的詩句是: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4、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飲酒(其五)》、在陶淵明《飲酒》組詩第五首(結廬在人境)中與“可意會,不可言傳”(表現心與物遇,進入物我兩忘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五)《春望》(杜甫)
1、寫出望中之所見,表現長安春日滿目淒涼、傳達出詩人憂國傷時之情的語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啟下,表明詩人作者移情於物,感時傷別、見明麗之景誘發內心傷感(或運用擬人抒發傷感之情)的語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寫戰火連綿,久盼家音,抒發千古以來戰爭中人們***同感受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詩人刻畫自身形象,抒發憂國念家悲愁的語句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開、鳥鳴無疑引發了詩人的優國和思親之情:感時花施淚,恨別鳥驚心。
(十六)《雁門太守行》(李賀)
1、詩中寫戰雲籠罩,使人透不過氣來,而戰士整裝待發,士氣還很旺盛的詩句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詩中描寫白天戒備森嚴,無比威嚴的詩句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3、詩中運用比喻,誇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和城內將士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十七)赤壁(杜牧)
1、借古物興感慨的詩句是: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2、運用議論手法詩中隱含作者獨特的見解,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情緒以小見大,借二喬的命運反映赤壁之戰重大影響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對赤壁之戰的歷史結局進行評判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杜牧在《赤壁》中寫設想中的東吳敗亡,不從山河破碎、生靈塗炭著筆,僅以二喬命運代表東吳命運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十八)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
1、詞中展現了壹幅遼闊、壯美的海天壹色圖卷,形成壹種渾茫無際的境界,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的句子: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2、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紮的苦悶不滿的句子: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3、詞人經過海上航行,壹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壹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壹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4、李清照在《漁家傲》中,“我報路長嗟日暮”壹句用路途遙遠而時光易逝來比喻理想難以實現,寫出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
(十九)浣溪沙(晏殊)
1、晏殊的《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詞人由景觸情,由自然規律的變遷更替,透露出對美好景物及難以忘懷情事的流連,流露出對光陰流逝的無限惆悵的句子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3、說明季節的變換,年華的交替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抒發惜春傷時之情並給人以哲理性啟迪的名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5、晏殊《浣溪沙》詞上片“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兩句構成“新”“舊”的對比,下片構成“來”“去”對比的詞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二十)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
1、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的句子是: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2、詞中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壹趟悠閑之旅平添了壹個興奮點的句子是: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3、把水面比作明凈平滑的琉璃,寫出風平浪靜的句子是:無風水面琉璃滑。
(二十壹)相見歡(朱敦儒)
1、象征南宋的國勢日漸衰微,並為全詞奠定蒼涼感傷的情感基調的句子是:萬裏夕陽垂地大江流。
2、回憶中原淪陷,士族南逃往事,抒發了國土恐難收復的擔憂、無奈、沈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亂,簪櫻散,幾時收?
3、朱敦儒的《相見歡》表現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於舊都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的詩句是: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二十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
1、《如夢令》中景色迷人,樂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2、李清照的《如夢令》:追憶郊遊地點、時間及由於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詩句是: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3、翠綠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紅的荷花,給人以涼爽幽靜,清香撲鼻的感覺,詩人楊萬裏贊其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詞人李清照卻在《如夢令》中嗟嘆: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4、寫回舟迷路的句子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