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紅花以下木球怎麽種?

紅花以下木球怎麽種?

1,上遊盆地

苗圃繁殖的幼苗和露地培育的樹樁移植到花盆中,稱為上盆。具體做法是:根據不同等級苗木或樹樁的高度、樹冠大小、根系分布情況,選擇合適規格的花盆,在盆底排水孔兩側蓋兩塊大小合適的瓷磚(不要完全蓋住孔口),再用大瓷磚蓋住孔口,或用三塊瓷磚以復合瓷磚形狀蓋住排水孔;填土時,先將篩選過的粗顆粒放在盆底,再在上面加入培養土;當盆高為1/3時,即可移栽幼苗。如果移植裸根,盆土中心會呈包子狀,這樣根會向下伸展,不會卷曲。當培養土填到離盆沿3.5厘米左右時,可以輕輕晃動花盆使土下沈,用手輕輕按壓幼苗兩側的盆土,使幼苗保持正確的姿勢。

移入溫室後,用細孔噴壺將土壤澆透,使土壤與根群緊密相連。在新根出現之前不要隨意晃動花盆,以免影響生根。

2.換鍋

把盆栽換成另壹盆的操作叫換盆。換盆壹般有兩種不同的情況:壹是隨著幼苗的生長,盆土中已經沒有根系擴張的空間,所以生長受限,部分根系經常穿過排水孔或露出地面。這時候要把它們從小盆換成大盆。其次,完全長大的植物不需要替換大花盆。只是經過多年的栽培,經過植物的選擇性吸收,原盆土中殘留了大量的有毒物質(三氧化物),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質變差,整個盆土都長滿了老根。這時候換盆只是為了修剪根部。換盆時,只需新的培養土,即可更換盆。

另外,從小盆換到大盆時,要根據植物發育的大小逐漸換到大盆,不允許壹次性換到大盆。因為這樣不僅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而且水分調節困難,植物根部通風不良,生長不飽滿,甚至花芽白白拉長,芽的形成延遲,開花率也低。溫室裏的花生長很快,壹般要在開花前換盆2 ~ 3次。多次換盆可以使植株健壯,生長充分,降低株高,株形緊湊,但會延遲開花。開花前最後壹次換盆,叫殖民。異形紅花?木盆盆花和盆景每2-3年要換壹盆。如有特殊需要,可隨時更換或設置花盆,提高觀賞價值。換盆時,左手手指分開,壓在盆面植物基部,將盆倒扣,右手輕輕扣住盆沿,取出盆土。如果很難拿出來,可以用鐵扡在盆的四周輕輕撬壹下,然後把盆側過來,用鐵扡推動排水孔上的瓷磚,然後像以前壹樣把花盆倒置,這樣就可以把盆土連根拔出來了。

盆土取出後,要刮去植物的壹部分原土,切掉過多的長老根、死根、扭曲根,但盆景表面扭曲交錯的根須保持原狀,不能疏掉,否則不利於蒼勁、古樸的觀賞價值。

3.轉動臉盆

轉盆是調節溫室內盆栽花卉的光照,控制和平衡整株植物的生長勢。單面溫室或不等長溫室,光線大多從南面進入,所以放在溫室裏的盆花,如果時間太長,由於趨光性,容易向光輸入的方向生長。這種偏離的程度和速度與植物的生長速度有著重要的關系。生長速度快的盆花,傾斜的程度和速度也快。為了防止盆栽植物斜向生長,破壞原有的對稱、圓潤的株形,每隔壹定天數就要改變花盆的方向,使植物趨於正常發育。

對於露天放置的花盆,趨光生長現象不明顯。定期更換花盆,主要是為了防止植物的根刺入地下生長。移動花盆時間過長,會將伸出盆外的根部拉斷,影響盆花的正常生長。

4、疏松盆土

疏松盆土可以疏松經常澆水造成的盆表面的泥土,有利於氣體交換和植物生長,還可以去除盆表面的苔蘚和雜草。苔蘚的形成影響了盆表面的空氣流通,不利於植物的生長。而且盆面壹旦長滿青苔,很難分辨盆土的濕潤狀態,也不方便及時澆水。但也有人認為苔蘚可以預測盆土的幹濕狀態,苔蘚發黃缺水,苔蘚發綠有水,也可以保水,增加盆景的美觀。松土是客觀需要,中小盆花最好去除苔蘚。

用鐵扡或竹片松土,輕扡表土,不要撬整株,以免損傷根系,造成枯萎。

5、施肥

底肥多在上盆或換盆施,生長期追肥。

1,有機肥

(1)餅肥:是盆栽花卉的重要肥料。常用作基肥或追肥,通常分為液體施用和幹施。液體肥料的配制:餅粉5公斤,水25公斤,過磷酸鈣3公斤,人尿20公斤,豆餅或菜餅1公斤,分解15 ~ 20天,然後用水稀釋。施用時,根據氣候條件和盆花生長情況確定施用濃度。壹般氣溫低、空氣濕度大時可適當增加施藥濃度,否則應稀釋,通常以10% ~ 15%為好。

幹施餅肥多摻入培養土中作為底肥施於盆底,也可發酵後埋於花盆四周追肥,這樣澆水後不會慢慢分解,盆花的養分得到持續供應。

(2)人糞便:糞肥是盆栽花卉的常用肥料(人糞便與泥炭混合發酵,幹燥過篩制成糞肥施用),糞肥幹粉與培養土混合可作為上盆的底肥,混合量視花木種類和大小而異。混苗的時候是1%,盆堆20%左右。幹糞肥也可用於追肥,撒在盆周或埋花盆,肥力可持續半年。用於液體肥料施用時,植物更易吸收,即在幹糞肥中加入10倍的水,浸泡在罐中,將澄清液用水稀釋後施用。

(3)蹄牛角:這是壹種很好的有機緩釋肥,細蹄在1月生效,粗蹄(如牛角)在2月生效。通常被打碎成塊,放在碗的底部或邊緣作為底肥。將北方修剪的菱角薄片浸泡在人尿中,加入黃豆和熟石膏粉,促進其發酵。經過1個月的應用,稀釋濃度為10%,效果顯著。木有促紅作用,花期延長,顏色更艷麗。

(4)將腐熟的牛糞(粉)、雞糞、米糠、腐殖土堆積發酵2次以上,3-4個月後粉碎過篩,摻入培養土中作為基肥,或鋪在盆表面作為追肥。這種肥料含有較多的磷和鉀,適合在開花前施用,效果比只施壹種肥料好。

2.無機肥料

(1)硫酸銨:是壹種生理酸性肥料,多施於喜酸花木。是紅花嗎?木材和杜鵑花追肥好,能改善鹽堿土壤的性質,能被植物迅速吸收。是壹種速效肥料,施用濃度為0.8% ~ 1%。

(2)過磷酸鈣:溫室栽培中常用作基肥,每1平方米施4 ~ 5g,追肥時稀釋至1%。由於磷肥易被土壤固定,開花前可采用葉面噴施(早晨),濃度為2%。

(3)硫酸鉀:能促進莖葉的機械功能,加強水解,提高抗病能力。施肥量為15 ~ 20g/m2,追肥時為2 ~ 7g/m2,加水80次。

1)不同種類的花澆水量不同。紅色?木性耐寒耐旱,對澆水頻率和量的敏感度不如其他花卉,但仍需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生長階段適當調整。

2)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冬眠中的紅色?木,新陳代謝弱,澆水次數和澆水量要減少或暫停(以不枯萎為宜);從休眠到生長(包括相對休眠),代謝活動逐漸加強,此時應增加澆水次數,旺盛生長期澆水要充足;開花前應控制澆水,適當增加盛花期的用水量;結實期要適當控制水分,否則會延遲種子成熟,種子不飽滿。

3)按季節澆水。春天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花出溫室前,要逐漸加強通風,盆花容易蒸發。這個時候澆水量比冬天多。紅色?1 ~ 2天澆壹次苗,3 ~ 4天澆壹次盆和樁。夏天紅色?木材已經從溫室搬到了遮蔭棚,但天氣炎熱,蒸騰作用增加。壹般早晚各澆壹次,不可遺漏。夏天南方雨量多,有時會下好幾天雨,要註意盆裏沒水。下大雨時,要把水盆轉到壹邊,雨後要及時把它扶正。同時要註意觀察天象,靈活澆水。

秋季天氣轉涼時,放在露地的盆栽可每隔2-3天澆水壹次,同時應停止施肥。

冬季將盆花移至溫室,澆水次數和量可根據溫室溫度決定,如低溫時5-7天澆水壹次,中高溫時3-4天澆水壹次。光照強、溫度高的地方可以適當增加水量。

4)根據花盆的大小澆水。花盆的大小和苗架的高度影響著盆土的幹燥速度。如果盆小,株形大,盆土幹得快,澆水要多,反之亦然。

澆水的原則不是幹,而是澆透。要避免反復澆水造成的“割腰水”現象,只會弄濕表層而不會弄濕盆底,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時間長了整株就會枯萎。

7.管理

1.溫室盆栽花卉的布置

溫室內的小氣候因季節變化和人為管理(加熱、通風、澆水)而改變,所以溫室內盆花的擺放決定了它們對光照、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只有滿足了他們正常生長發育的條件,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紅色?木材既耐陰又喜光。只要註意溫室內排列的高低順序,矮的在前,高的在後,就不用互相遮陰了。另外矮的放在前面,高的放在後面,這樣就不會互相遮擋,在溫室裏也是紅色的。擺放盆花的原則之壹。為了提高溫室的利用率,要將平面布置改為立體布置,即從溫室最高的部分留出壹定的空隙,分步驟布置。溫室裏唯壹的空間,除了中間的走道、水池、熱源,其余應該都是有效區域,壹般都是充分利用的。

2.溫室環境的調節

溫室環境的調節主要包括日照、溫度和濕度。

(1)溫度:在冬季,除了充分利用陽光的溫度和熱量外,還需要時尚地人為增加溫度,尤其是嚴寒來臨時,即使是晴天。

升溫的標準:取決於不同的品種和栽培目的。壹般栽培,當室溫降至0℃時,溫度開始升高;催花時溫度壹般低於65438±05℃。如果是電加熱,可以隨時調節,用火力加熱更方便。

(2)日照:無論溫室還是塑料大棚,遮陽都是調節日照強度的最佳方式。具體方法是覆蓋遮陽網或草席。這種方法有降低溫度的作用,遮陽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4點,雨天不用遮陽。

(3)濕度:為了滿足溫室花卉對濕度的要求,可以在地面、臺階、盆壁上灑水,也可以在空中懸掛濕布,增加水分的蒸發。最好設置自動噴霧裝置,自動調節濕度。壹般溫室的相對濕度為50% ~ 65%。如果濕度過高,容易引發病害,對花卉的生長不利。可以采用通風來降低濕度,比如冬天中午打開側窗,讓空氣流通。但在寒冷季節,最禁止冷空氣進入溫室,否則會對花卉造成局部凍害。所以冬天室溫和氣溫相差不大的時候最好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