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杜甫登高不押韻。為什麽七律是第壹?明進士:妳不懂貨。

杜甫登高不押韻。為什麽七律是第壹?明進士:妳不懂貨。

關於杜甫的《登高》,不押韻。為什麽七律是第壹?明士人:妳不識貨,所以回答如下。

雖然人們常說“文無第壹,武無第二。”但在詩歌領域,也有壹些好詩被歷代詩人公認為“頂級”。比如被譽為“七大奇觀之首”的是王昌齡的《出塞外》:秦時明月,漢時閉關,長征路上人不歸。如果攻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活著,匈奴人就不準南下陰山花馬了。

被譽為“五大奇觀之首”的王之渙的《鷺樓》:山遮白日,海泄金河。“七律第壹”,杜甫著名的《登高》是第壹個:天高風急,猿啼鳥啼,碧湖白沙歸。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歷盡艱辛,苦盡仇恨,白發滿發,酒杯杯殘損懸。

但也有人質疑,登高的韻腳不押韻,怎麽能稱為七律之首呢?

其實說白了,很簡單。我們現在對“韻”的理解,源於中國的新韻,也就是普通話。但在唐代,壹首詩是否押韻是以唐韻,即平雲水為依據的。

要知道,今天的普通話和古人的發音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多很大的變化。原來的平濁字後來演變成了平濁字,而當時的壹些平濁字現在也變成了平濁字。

所以,很多詞今天不押韻,但當時押韻。以杜甫的《登山行》為例,它以平水韻的“十灰韻”為基礎,完全符合唐代律詩的用韻標準。

將登高評為“七律之首”的是明代學者胡應麟。現代人可能對胡應麟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在明末,他是壹個著名的天才。胡應麟,字瑞,號石羊生,明代著名學者、詩人、文學批評家。他壹生布衣,卻結交天下朋友,無論貴賤。

他深諳浙東學術精髓,吸收了俞內文章之精華,在文字學、史學、詩學、小說、戲劇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胡應麟最著名的作品是《詩論》,書名是《詩》。

《說文解字》有雲:“易,物歸。”顧名思義,《詩品》這本書是評論歷代詩歌的詩歌作品。該書的評論精辟獨到,隱於詩海之中,點出歷代詩人的得失,其中不乏前人未作之論。正如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所稱贊的:

“詩人為十個以上的家庭擔憂,往往是可以接受的。都蘭溪的胡是最博學多聞的,他的詩寫了幾百年了。雖然沒必要壹字不漏,但大家還是要小心,現代的藝術花園裏沒有英雄...若得詩,古今藝人盡毀。”

胡應麟高度評價杜甫的詩。他以詩評登高,說:“全詩五十六言,如水下珊瑚,細而難名,深不可測,卻幹凈有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杜甫的詩,不是唐詩。不過這首詩應該是古今七律第壹,不壹定是唐代第壹。”

看,胡應麟是真的愛老杜,把這首《登高》命名為古今七律之首,而不是唐詩七律之首。在他看來,“老杜用詞,古今絕無僅有。有太巧妙的地方在裏面,巧而不銳。它很奇怪但不狡猾,但它仍然是優秀的...杜公的作品真的叫那些中變,大變,多才多藝。”

而且這本《詩集》還涉及了很多冷門的詩。比如張的唯壹壹首詩《春江花月夜》,被埋沒在詩的海洋中數百年,但得益於對《詩》的挖掘,這首詩的地位壹路攀升,直至被後人譽為“覆蓋全唐的孤本詩”。

這首詩是對從《詩經》到明朝2000年文化遺產的全面考察。它詳細論述了詩歌的發展,區分了詩流的變化和用途,敘述了詩人的優缺點,觀點精辟,措辭犀利,不愧為古代詩歌批評的傑作。

此外,這本書對日本詩歌有很大的影響,許多著名的日本詩人,如蜀南木下,戴勝徂徠,林東凱,都稱贊這本書。日本的第壹部詩歌史著作《日本詩歌史》也是受詩歌的啟發。

讓我們來欣賞公戶的評論:

“四字變而離騷,離騷變而五字,五字變而七字,七字變而韻。正詩變絕句,詩體反變。”“漢漢詩,質中有文,文有質,自然,無痕,故古今之最。”“李(白)高傲自大,杜(傅)大有思想。超越唐朝而不離開唐朝,李也;杜爺,既有唐腔又有唐調。”

“七言之法在五言之法,七言古在五言。古語有過程,步驟難顯。到了七個古字,錯綜復雜的開合,跌宕起伏,開始了古風的變化。五字律詩中的龔謝,節奏並不舒服。至七字律,流暢悠揚,徐渭破,體美差。”

這些精致的詩論讀起來都很吸引人,案例也很驚艷。難怪連著名古典文學研究者、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的蔣殷教授都對這本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壹代有識之士,千年難得壹書。看看古今詩詞史,欣賞歷代人才。知識和理解,豐富的文學,古今詩學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