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丹茹
土王渺白世貞
1.
當我們喋喋不休的時候,我們放棄了交流的機會,同時也放棄了讓自己的靈魂擁抱世界的機會。雖然,有時候我們是那麽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理解壹些人。但是,文字,我們總是過分依賴文字,以求獲得某種確定性和穩定性,仿佛真實的文字蘊含著真理和道理。但是事實呢?文字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和耳朵,迷惑了我們的思維,同時也讓我們的靈魂變得沈重,身體不再舒適輕盈。當然,演講也有其動人的特點,它的美麗、智慧、藝術結構和靈魂的流動,但理解它需要時間。同時我也覺得,就算我不懂,也沒什麽好擔心的,就像不愛讀書的人也不用擔心壹樣。因為除了文字,我們完全可以用靈魂擁抱這個世界。相反,文字很容易造成某種束縛。
不是任何時候,文字都意味著交流的藝術。歸根結底,用詞的人不壹定都知道自己引用的詞的具體含義。就像此時此刻,雖然我在說話,但我覺得自己是多余的,因為如果我只是傾聽或講述,那就無非是靈魂的思考,加上文字和想象的感覺。此外,這些都不是無條件的。相反,人們往往會忽略眼前的世界和內心世界。這種被束縛的人,被限制的讀者,缺乏想象力和思考力的感覺,相對於現實世界和真實的人,壹點都不可愛,反而多了幾分可笑。
我不想談論它或說教,也不想因為我的言論而被某些人打擾。所以,很多時候,我寫作,不是等著有人看到,也不是等著被發現,被關註,被欣賞,被認可。即使沒有這些,我還是會寫,因為這是我與自己、與靈魂的交流,正視自己的孤獨,努力記錄自己當下的感受。我寫的是治愈,不是表達。我沒有任何想要表達的沖動。對別人來說,我可能無法觸及別人的內心。更重要的是,我缺乏對他人的理解。我也不需要表達自己。我的感覺就是所有的答案。我想象,思考,總結,發現,探索,心裏全是答案。
2.
很久以前,當我第壹次遇到文字的時候,我就明白了“文字充滿了沒有文字的真空。”有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我沒有太多的素養,沒有對文字的深刻理解,沒有詩人的智慧,藝術家的優雅,隱士的自由,這壹點我承認。同時,我也明白這是壹種偏見,壹種極端的、極其狹隘的、功利的追求。雖然我是那麽渴望準確的描述我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但其實文字是有其局限性的,語言也是如此。所以,無論是文字還是語言,如果過分追求其準確性而忽略了靈魂本身,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畢竟,我既不是文字的創造者,也不需要靠文字生活。其實剝字不壹定會讓我的生活更糟糕,但是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其他地方。另外,識字有什麽意義?就像語言,即使能聽得懂,也因為某種原因不願意聽或者聽不進去。它有什麽感人之處?
作為獨立的個體,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生命本身也是極其有限的。我不想做壹個追求虛榮的人,也不想太在意別人。雖然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那又怎樣?如果妳知道別人的弱點和優點呢?從別人的地圖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是錯誤的。“自己”還是自給自足的。說別人的時候怎麽能真假呢?說是為別人好,可妳怎麽知道別人需要這種好;如果只是為了妳好,為什麽還要去別處找?
說到底,那些有別人眼光的人,那些只有自己眼光的人,大多都不是完整的人。最起碼他不會是壹個健全的人,我鄙視的人也是,我害怕的人也是。這麽狹義的人,他們很無聊,生活很無聊,雖然他們可能掌握著別人的密碼和自己的秘密,但還有什麽呢?還剩下什麽?那麽,那些追問“生命的意義”的人,是不是自身過於冷靜,過於盲目迷信比較?世界有多大,何必作繭自縛,把土地畫成監獄?只單方面從文字和語言去理解生命的意義不是壹個道理吧?
3.
我理解人們不想浪費時間。然而,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他們就必須做些什麽,證明些什麽,或者尋求些什麽。好像也差不多。即使妳失去了自我,靈魂也不知道在哪裏遺忘。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成為壹個“有用”的人。沒人能告訴我們誰在用,為什麽有用,用在哪裏。甚至是適不適合都夾雜著主觀性和猜測。至於“成功”的人,這是很多人向往的對象。但是,標準是什麽,條件是什麽,為什麽,卻很少有人願意去深究。
歸根結底,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脆弱,生命的屬性,還有自己的優缺點,自己受教育的思想,自己受影響的個體感受。人不願意只是滿足個人的需求,也不會願意成為別人的工具。前者可能被認為是自私的,無足輕重的,後者被認為是失落的,工具的,沒有人情味的。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這個話題幾千年前就有了。然而,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稱之為完整的人生?就好像生來就是壹個人必須要做壹些事情,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有些人自卑,有些人自負,才覺得自己被需要,或者說,被需要。至於為什麽?可以從歷史、政治、心理學、人性、社會學、自然科學等方面去尋找,以尋求其合理的、正當的理由。但是,我們似乎忽略了壹些東西,比如,即使我們的認知是“正確的”,支撐它的依據可靠嗎?是符合個人,還是* * *符合身體的需求?或者說,這是生活的需要?
也許,或多或少,我們還是在乎靈魂的高度,比如高尚的品質,良好的修養,自我價值等等。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只是表象,本質是人害怕孤獨。無論是孤獨的個體本身,還是在孤獨的狀態下,都有壹種在周圍環境下形成的孤獨氛圍。我害怕格格不入,但我也害怕這個世界的評價。就是這麽矛盾,卻也自成壹體。於是,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刺激,有的人可以安於寂寞,樂此不疲,卻也被這個世界鄙視,仿佛這是某種不作為。殊不知,無為更接近自然和靈魂。
4.
我毫不懷疑人們害怕孤獨和寂寞,這是人類的本能。只有強大的心靈才能指引靈魂。畢竟,從歷史的角度和自然的角度來看,它似乎與生存的本能有關。但目前人的需求遠遠超過了這種本能,產生了“超我”這種新的本能。在這種“高壓”下,人們似乎陷入了某種麻木,對自然和生命缺乏敬畏,反而越來越熟悉逃避和欺騙自己的伎倆。但是,孤獨是無法消除的,會有無法逃避的時候。這是自然的懲罰嗎?是生活的詛咒嗎?還是某種警惕和忠告?我更願意把這理解為靈魂的形式,生命的起源,壹切美的開始,大自然的祝福和饋贈。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壹生平安,希望被祝福的人生活幸福,希望這個人可以無憂無慮...與此同時,我們在做什麽?我們追逐刺激的生活,結果是頻繁的刺激讓我們身心麻木;我們不甘寂寞,同時對指尖的壹切不屑壹顧。比起追逐的結果,我們更享受追逐的過程。更可怕的是,追求刺激的人,在過程中得不到安慰,反而在刺激中迷失自我,疲憊不堪。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想壹想,追求刺激的來源和初衷會不會不壹樣?這些只是擺脫孤獨的壹種方式。它的本質揭示了我們的孤獨和我們對孤獨的逃避。
心是壹切的答案,不代表有了答案我們就不孤獨。相反,我希望大家明白壹件事:“人只要能掌握自己,就不會失去什麽。”同樣,“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無法衡量的,只有可以衡量的東西才是可以衡量的。”所以,心是壹切的答案,除此之外,它只是可以衡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