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在城西100尺,黃昏妳獨自坐在海風和秋天裏。
吹羌笛的關山月對金童萬裏並不擔心。
琵琶舞新聲,永遠是舊情。
聽不盡愁,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樹葉早黃,沙雲裏古戰場黃昏。
請回軍中去藏塵藏骨,不要教兵哭。
青海有壹座黑漆漆的雪山,白雲悠悠,孤城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破樓蘭不還。
大漠沙塵天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連夜在洮河作戰,有消息說活捉了吐古渾。
胡瓶流紫薄汗,城西秋月群破。
明行癡封了劍,辭妳連夜取樓蘭。
玉門山千重,山總在南北。
人要遠遠地看火,山中看不到馬。
作品簡介:《從軍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壹組詩歌。第壹首詩描繪了邊疆思鄉、鄉愁的景象;第二首詩描寫士兵在軍中聽樂觀舞曲而引起的邊塞憂慮;第三首詩描寫了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要求埋葬戰死士兵的屍骨,表現了將軍對士卒的愛戴;第四首詩表現了決心保衛祖國的戰士們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了奔赴前線的邊防軍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喜悅的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渴望去邊境殺敵立功;第七首詩主要描寫了到處是山和篝火的邊塞景觀。整組詩蒼涼慷慨,充分展現了盛唐的大氣。
作者簡介:王昌齡(698-756),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後人稱贊他為“七絕”。早年貧窮,困於農耕,近而不惑。第壹任省校書郎書記,也在宏言中得知了,授司水衛,因事貶謫嶺南。有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開元末,回長安,授江寧丞。被誹謗的龍隊長。安史造反,被魯丘刺史所殺。他的詩以七絕著稱,尤其是登上第壹名之前在西北邊塞所寫的詩,有“詩聖王江寧”(又稱“詩人王江寧”)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