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誠實守信。古往今來,關於誠信的例子數不勝數。古代孫臏信守諾言,宋濂連夜抄書,曾參與誠信教子。今天,鄧鷹巢冒雨赴約,列寧準時還書。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展示了壹個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誠實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為。
妳壹定聽過狼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因為撒了兩次謊,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最終導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劇。聽了這個故事,難道我們不應該從中吸取壹點教訓嗎?壹個沒有誠信品質的人,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孔子在《論語》中說:“沒有信仰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這意味著,如果壹個人不守信用,不守信用,他將壹事無成,更不用說站在社會。他的壹個學生曾參也說:“我壹日三救,對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檢查自己在和朋友交往時,是否忠實地做到了和別人商量好的事情,遵守了自己的諾言。古人的話也告訴我們要忠誠守信。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初三時發生的壹件事。有壹次,我放學回家,看見壹個老婆婆在我家門口賣燒餅。她的生意似乎不太好。我正要和她擦肩而過的時候,奶奶問我:“小朋友,妳要吃燒餅嗎?”“但是我沒有錢。”我羞澀的說。“沒什麽,妳要吃我給妳壹個。”說著,奶奶遞給我壹個燒餅。“這怎麽行,奶奶,妳等著,我回去拿錢.”說完,我拿著燒餅趕緊回家。但是壹回到家,我發現我最喜歡的動畫片已經開始了,我把我奶奶忘得壹幹二凈。就這樣,我違背了自己的諾言。為了看動畫片,吃了不合理的“霸王餅”。後來,我再也沒有見過這個老女人。每次想起來都想抽自己壹巴掌。我很慚愧,我做了壹些不誠實和不公平的事情。
俗話說“真誠,金石為開”。真誠是打開人們心靈的神奇鑰匙。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真誠待人,才能與他人建立並保持友好關系;只有誠實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要樹立“守信用,失信用”的觀念,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
同學們,請記住:誠信無價!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每壹件小事做起,在家裏做壹個誠實的男孩,在學校做壹個誠實的學生,在社會上做壹個誠實的公民,讓誠信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讓誠信遍布我們的新中國!我堅信,只要人人講誠信,祖國的明天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光明、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