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唐格律詩的發展進程

初唐格律詩的發展進程

初唐格律詩的發展進程,如下:

1、產生

南齊永明年間,“聲律說”盛行,詩歌創作都註意音調和諧。這樣,“永明體”的新詩體逐漸形成。這種新詩體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這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是謝朓(464年左右—499年)。謝朓以山水詩著名,詩風清新流麗。他的新體詩對唐代律詩、絕句的形成有壹定影響。

2、定形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裏,留下了近五萬首詩,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約五六十個。初唐四傑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

這四傑分別是王勃(649年—676年)、楊炯(650年—693年)、盧照鄰(637年—689年)、駱賓王(646年—684年)。他們的詩雖然因襲了齊、梁風氣,但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四傑”之後,陳子昂(661年—702年)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感遇詩》38首,即是他具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3、成熟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壹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壹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渙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並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從文學理論上和創作上掀起了壹個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即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籍、王建都是這壹運動中的重要詩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樂府古題19首和新樂府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