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註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註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內容:
有人嘆“聽了許多道理,仍過不好這壹生。”認為人生真理難求。但也有人說,“做人的道理生活都教給了我們。”生活無言,我們如何從中體悟為人處事之道?
古人有雲“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人處事之道滲透於生活的點滴,生活對我的教導有時如春雨潤物無聲,但更多時候以苦難挫折磨礪我們,生活教給我們的道理不像數理定律不可更改,不同的人,不同時代,都可能有不同的人生真義。正因其特征,我們要追尋人生真義,必須在生活中尋找。
尋找人生的道理,查閱書籍是絕對不夠的,我們應該走近生活,熱愛生活,方能在生活點滴之間毫末之處窺得人生真義。
然而有人認為,人應立鴻鵠誌,有大作為,心中應懷天下事,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如何尋到人生大道理,不過是為人處事的小聰明,不足為道,誠然,尋找真理需要目光放遠,但更需要立足當下生活。擡頭看見了月光,低頭還要撿起六便士。沒有現實生活的理想只是壹句空話。沒有“掃壹屋”的辛勤,何來掃天下的擔當?
成大事不拘生活表象不過空想著的詭辯,真正的偉大者往往飽含對生活的熱愛。蘇東坡在繪畫時領會“成竹於胸”的創作內涵,在烹飪中悟出“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哲理。正因為他在任何境遇有對生活始終如壹的熱愛,從生活中尋找真知,才能鑄高貴的品格與曠達的胸襟。
若能對生活持有熱愛,踏實過每壹天簡單平凡的生活,或也能如東坡壹般,於苦難中品出樂味,在生活萬象中瞥見無形的人生真義。
縱觀當下,飛速發展的時代吹來了變革之風,而猛烈風勢同時壓彎了新壹代青年的脊梁,吹散了對生活的熱愛。在快節奏生活的裹挾下,有人以“詩和遠方”的蜃景麻醉自己,脫離人生的現實土壤,有人於物欲中迷失,埋頭爭搶蠅頭小利,拋卻了更深層的追求。
體悟為人之理當立足生活,以更純凈而去物欲的目光看待生活,懷理想,應以當下生活的根基追求遠方。生活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需要我們熱心而求。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心中追尋茫遠的人生真義,懷熱情走到生活靜處微處,無聲之處,哲理之音殷殷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