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逝世了。噩耗傳來,舉國上下,萬分悲慟。然而當時身居高位的王、張、江、姚“四人幫”卻欣喜若狂,他們不擇手段地壓制和阻撓人們的悼念活動,並且肆無忌憚地散布流言蜚語,繼續陷害周恩來同誌,而在這些罪惡活動的背後,他們加快了篡奪國家最高領導權的步伐。面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1976年3月底,南京首先出現了反對“四人幫”、保衛周恩來的大幅標語。接著,鄭州、福州、西安、太原等地,也開始以各種方式公開悼念周恩來同誌。4月5日前後,北京數百萬群眾匯集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用淚水、黑紗、白花、詩詞、挽聯、花圈、誓言、講演、血書……表達對人民的好總理的刻骨銘心的哀思,怒斥和聲討“四人幫”的滔天罪行。那幾天,天安門廣場變成了莊嚴肅穆的奠堂和營壘分明的戰場,久蓄在人們心中的愛與恨,像火山熔巖壹樣迸發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四人幫”為了挽救自己的厄運,運用國家機器對這次運動進行了鎮壓。作為“四五”運動的重要表現形式,詩歌是人們的主要戰鬥武器。在“四五”的那些日子裏,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張貼了成千上萬首詩詞。這些詩詞的作者絕大多數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學生、農民、戰士、幹部……他們以不可遏止的激情,在自己詩詞中表達了對周恩來的深沈的愛和對“四人幫”的無比的恨。這就是“天安門詩歌”的產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