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詩詞曲賦文·黃州道中》原文與賞析

《詩詞曲賦文·黃州道中》原文與賞析

《詩詞曲賦文·黃州道中》原文與賞析

張養浩

濯足常思萬裏流,幾年塵跡意悠悠。

閑雲壹片不成雨,黃葉滿城都是秋。

落日斷鴻天外路,西風長笛水邊樓。

夢回已悟人間世,猶向邯鄲話舊遊。

黃州在今湖北省東部,屬黃岡縣。張養浩於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奉詔征舶泉南,秋天路經黃州,寫下了這首七律。

從張養浩20歲作東平學正算起,至這壹年他已飽嘗了將近30年的宦海風波,民族矛盾與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使張養浩心灰意懶、不知所措;官場的齷齪、仕途的險惡更令他塵心退盡道心生。社會現實的黑暗促使張養浩在心理上皈依宗教,希圖於虛幻的理想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在元代有壹定勢力的道教全真派與儒學之士聯系廣泛,於是崇尚與世無爭、獨善其身、壹心向道就成了作者在宦海浮沈中難以忘懷的人生教條。元仁宗時代是張養浩壹生較為得意的時期,很受皇帝的青睞。他奔波王命、勤於政事,仕途通顯,可謂春風得意,然而作者內心卻並不充實,孤獨寂寞感常襲來心底,富貴煙雲之想也每每令他不安。這首《黃州道中》所表現的就是這樣壹種思想。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晉代左思《詠史》詩:“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裏流。”濯足,顯然有世道渾濁之意。此詩首聯“濯足常思萬裏流,幾年塵跡意悠悠”化用上述句意,隱含有因世道不清而思自洗塵穢、獨善其身之意。這壹聯含蓄委婉,灑脫的詩句中隱藏有焦慮不安的潛思。

頷聯出句“閑雲壹片不成雨”是寫景,也是象征。“閑雲壹片”是自己散淡、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態的象征,“不成雨”隱隱有孤掌難鳴,難成氣候的淒惶心理。秋天在古代文人筆下多帶有肅殺衰敗的意緒:“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楚宋玉《九辨》)“黃葉滿城都是秋”抓住富於意象性的黃葉摹寫秋景,生動傳神,其深層義則象征著國運的式微不昌。頷聯二句對仗工穩,情景雙繪,令人不禁想起唐代王勃《山中》詩:“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黃葉帶給讀者的意象又有了思鄉的味道。

頸聯也是寫景,同時也是某種象征。“落日”也帶有衰敗的意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遊原》)即是。顯然,“落日”是元代國勢的象征。“斷鴻”為作者自身的象征,不是寫其際遇,而是寫其心境,即面對前途,難以尋覓心靈的歸宿。同樣,對句“西風”、“長笛”給讀者的意象也是意緒消沈的,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憂慮。頸聯二句***出現六種不用動詞聯結的意象,各意象之間的松散聯系為讀者留下了眾多的思維空白,可以進行充分聯想。鮮明的意象特征豐富了詩境,余韻悠長的六種意象中,落日、斷鴻、水邊樓是視覺性的,長笛是聽覺性的,天外路是心理感受性的,西風是膚覺性的。四種感受交融在壹起,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

尾聯從寫景轉為抒懷,用壹個神仙勸道的故事結束全詩,體現了該詩的道家風味。“人間世”本是《莊子》篇名,這壹篇闡述了莊子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思想,詩中“人間世”壹語雙關,既指現實的人生,又指莊子的道家思想。唐代沈既濟《枕中記》載有這樣壹個故事: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者呂翁,自嘆窮困,呂翁送壹枕給他,以法術令其入夢。盧生夢中歷盡榮華富貴,醒來時,客店主人炊黃粱尚未熟。這就是“黃粱壹夢”的故事,後世常用來比喻富貴盡為虛幻,不足留戀或是欲望破滅之意。本詩用的是前壹意向。“夢回已悟人間世,猶向邯鄲話舊遊”二句並非自指,而是借用盧生故事宣泄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榮華富貴的幻滅感,雖算不得“大徹大悟”之語,卻也有批判的鋒芒。

全詩寫景言情,融合為壹,自然流暢的詩句中滲透著作者的藝術匠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