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納西族曾有梅、賀、斯、遊四大氏族。東部梅、河方言區的納西族多為梅、河後裔,西部方言區的納西族多為蜀、遊後裔。新中國成立後,麗江和未夕的納西族中,家族以上的宗族組織早已消失。
明代納西族的木土司是自明太祖以來授予的世襲“地方官、縣令”,長子繼承制。幾代人占據了當地的土地和人民,有許多莊園。人分為人和莊奴。人民享有人身自由,必須服各種苦役和兵役;直接在穆的莊園工作。穆土司以“官姓木,民姓和”區分貴族與平民。土司衙門有“事多”(文武)、辦事、總務等職,有大小人稱為“五虎十四虎”。
1949之前,永寧納人(摩梭人)社會有三個等級:司配(漢語稱貴族)、責卡(漢語稱庶人)、俄(漢語稱婢女)。
“司配”階層是從土司家族中分裂出來的貴族集團。吐司把所有耕地的三分之壹讓給斯佩占有,並允許他們占有水、草原和山脈,以及俄羅斯和大量的畜群。Spey關卡對其所占據的土地和牧場擁有穩固的占有權,可以繼承、贈與和租借,也可以在關卡內買賣。不允許在Spey級別之外出售,最高所有權仍然屬於吐司。斯佩可以在土司政權中擔任各種官職,享有許多特權。無論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如何變化,他的貴族身份世世代代不變。掌權的斯佩擁有審理案件、調解糾紛和進行超經濟剝削的特權。總的來說,斯佩享受著住瓦房,穿綢緞和黃紅藍衣服,拒絕接受勞動,不支付雜貨的優待。
“責任牌”的等級是由氏族公社成員演變而來的封建農奴。他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上,壹代又壹代地在人格上依附於封建領主,為領主服務,繳納實物貢品。有內外部責任卡,由土司直接控制,由各個經理管理。內責卡主要是勞動,外責卡主要是納貢實物。內部責任卡可分為黑、花、白三種:凡是在土司擁有的八至十二塊土地上服務的,稱為黑責任卡;凡在二至七塊土地上服務的,稱為華;那些在壹塊土地上服役的人被稱為白職卡。外部責任卡除了支付實物之外,通常還需要幾天的勞動。敬酒者不得用金錢贖回內外責卡的勞動,只能雇人伺候。
“俄”級由國內奴隸、罪犯、外國籍、下降級組成。大部分屬於酋長、總經理、堪布等機關,少數屬於責任卡級別的領導和個別富裕的俄羅斯。俄羅斯的軍銜是世襲的。根據服役條件的不同,分為白色、花朵、黑色三種。擔任土司基層官職的稱為白璧子,只為壹家男女服務的稱為花璧子,為全家男女服務的稱為黑璧子。俄羅斯是按性別世襲的;即男性是俄羅斯家族,後代都是俄羅斯人;女人是俄羅斯家族,後代女人都是俄羅斯人;男女都是俄羅斯家族,所以後代男女都是俄羅斯人。但是不服役的男女其實都是俄羅斯主人,主人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調去短期服役的。在主人允許的情況下,俄羅斯個人可以用金錢贖回自己的勞動,但不能延伸到子女身上,也不能改變整個家族的等級地位。當他們的孩子成年後,他們必須繼承軍職,繼續做俄羅斯的主人。
除了少數單身俄羅斯人,俄羅斯rank有自己的家庭和少量財產,有壹定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他們有主人給的壹架子耕地(架子是計算寧蒗、鹽源納西族土地面積的單位,實際面積相當於兩到四畝)。不超過三個。納西語稱為“後庫魯布”,意為“壹碗粥之地”。俄羅斯大部分通過抵押和租佃獲得其他土地,並占有不同數量的房屋、牲畜和農具。除非俄國亡了,或者犯了重罪,否則它的主人不能扣押他們的財產。主人有權轉讓,結婚,交換,出賣俄羅斯,不能隨意殺戮。俄國的等級制度具有半奴隸半農奴的性質。
寧蒗納西族的三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斯佩的軍銜享有永遠保持軍銜地位的特權,無論多窮,斯佩都是。責任卡和俄語水平只能降,不能升。卡再有錢也不能晉升Spey俄國就算發了財,做了官,也升不到人民的行列。
永寧那人的酋長職位是世襲的,由長子繼承。堪布和總經理是土司的兄弟或近親,分別行使宗教和日常行政權力。土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地方長官,下設壹個總經理和若幹官員。
瀘沽湖地區那日人的親屬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征,家族同宗同姓。有祭祖活動,有公共墓地;有少量的家庭公地;有壹個類似於壹家之主的人物——斯特羅米,個別家庭的“斯特羅米”成了世襲;同壹個家庭居住的血緣村莊的遺跡被保留了下來。娜美人有壹個母系家族組織“Siri”,後來母系家族逐漸分裂為母系家族。20世紀50年代以前,斯裏蘭卡的家庭之間沒有多少經濟聯系。乃日人把母系氏族稱為“爾”。直到20世紀60年代,永寧奈日人的大多數家庭仍然可以說他們屬於四個母系氏族:Xi、亞、胡和俄國。
在當代,由於社區的變化和發展以及人口的遷移,“蟲窩”的社會組織結構變得松散而分散。壹個“崇沃”壹般分布在不同地區的村落裏,但不可能看到壹個“崇沃”的後代全部集中在壹個村落裏。由於“蟲窩”在繁衍發展後比較分散,很多都成了遠親,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沒有那麽密切,很少有整個“蟲窩”的* * *活動。
目前納西族的家族組織關系密切,有相同活動並起壹定作用的丁支,是由“崇沃”派生出的壹個祖先的幾個後裔組成的家族集團。各支系或同壹個家族的親疏程度從三至四代到10代以上不等,親疏程度以居住在同村或鄰村為準。《支釘》也有* * *的墓地;有的按照親戚朋友的關系分成幾個家庭,各自有自己的墓地在同壹天掃墓。歷史上,由於多種婚姻制度的存在,納西族也有不同的家庭形式,即納西族有父系、母系、父系三種家庭形式並存。
麗江納西族的宗法家庭。父親在社會和家庭中有很大的權力。他崇拜官員,歡迎客人,處理訴訟,買賣土地,貸款,以家長的身份參加家庭和村莊會議。對內負責管理整個家族的生產生活,有權決定婚喪嫁娶、建房等大事。只有當父親不在時,母親才作為父親權力的壹部分。麗江納西族的宗法家庭多由三四代組成,五代同堂的不多。子女隨父姓,財產傳給世代相傳,實行父系繼承制。
母系家族主要存在於瀘沽湖沿岸的納西族中。這類家庭的特點是:家庭成員壹般過著婚姻生活;母親和父親都壹樣,母系血脈是維系家庭的基礎;財產按照母系繼承,從母親傳給子女,從叔叔傳給侄女。男人在家裏的身份是叔祖,叔伯,兄弟,母親的兒子或者叔叔的侄子。每壹個母系家族都有壹個族長,通常是壹個年長的或者有能力的女性。比如安排生活,管理倉庫,接待客人,都由她負責。女性也是壹些祭祀活動的主持人。男人常誇女人:“莊稼好做,生意能做,人敢在前面說話,房子會當家。”母系家族的財產均分,更有原始色彩。。
母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是由女性Axia生活在男性家庭和男性娶女性的正式婚姻形成的。傳統習俗是,女性阿霞所生子女,與男性家庭共同生活並正式結婚,男性養(養)女阿霞所生子女,均為男方家庭成員,血統均按父系計算。這些父系成員和未婚婦女所生的母系成員生活在同壹個家庭中,這就構成了兩個世系成員並存的家庭。這類家族的特點是:家族世系按母系和父系分別計算;二元制的所有成員都有平等的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母系家庭和父系家庭並存是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過渡的壹種形式。但是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反復出現壹些共存的家族。他們的後代壹旦過上男不嫁女不嫁的夏婚生活,就會退化到母系家庭。納西族是壹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他們信奉本土宗教東巴教,以及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東巴教是最受歡迎的。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和文化習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的支柱,是在氏族部落聯盟時期納西族原始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逐漸吸收了不同歷史時期藏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壹些內容,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宗教形式。它有自己的儀式體系,龐大的鬼神體系,以及與各種儀式相匹配的經典。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占蔔,以及“天人合壹”的基本思想是東巴教的主要特點。
藏傳佛教自元末由西藏經川西傳入納西地區。清初以後,藏傳佛教在麗江和未夕納西族地區迅速發展。清朝初年以後。康熙至道光180年間,先後修建了十三座具有相當宗教勢力和經濟實力的噶瑪噶舉派(白派)寺廟。
清代,漢傳佛教在麗江地區得到進壹步發展,建有60多座寺廟,分布在城鄉。
道教在明代傳到麗江,木土司邀請內地道士到麗江傳播道教。雍正元年(1723)道教在麗江得到進壹步發展。麗江地區納西族男子的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冬天穿羊皮披肩,中甸壹帶穿長袍,高及膝的肥腿褲,羊皮口袋,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裏的男人穿短衫長褲,寧蒗的男人也喜歡戴手鐲。老人們穿亞麻無領長袍,外加綠布馬甲和腰帶。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穿藏裝。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的納西族婦女穿齊膝、寬腰、大袖,外加壹件馬甲、壹條褶腰、壹條褲子和壹條羊皮披肩。寧蒗的納西族婦女穿短衫,能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藍布頭巾,戴金、銀、玉、石制成的耳環、手鐲,喜歡戴“羊皮腰帶”或“腰帶”。羊皮腰帶由棉布制成,每條長約四英尺半,寬約兩英寸。它們必須成對使用。腰封很精致,只能在節日穿。是壹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帶,繡有盆栽菊花、兩條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的納西族婦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編成壹條粗的假辮子,然後在假發上纏上壹大圈藍黑絲線,垂到腰部。
每到節日,納西族婦女都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和她們最喜歡的服飾——七星披肩。這條披肩色彩鮮艷,很漂亮。用整塊黑色羊皮制成,上部縫有6厘米的黑色呢子邊,用絲線繡出日月圖案和兩肩依次排列的“七星”。人們把這種披肩稱為“戴月戴星”。它象征著傣族婦女的辛勤勞動。這條披肩既有裝飾性,又非常實用。納西族婦女勞動時不習慣肩背,更喜歡背在背上,所以披肩可以當墊肩。壹物兩用。主要詞條:納西語、東巴語
語言
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有學者認為納西語處於羌語支和彜語支的分界點,與這兩種語言具有雙向相似性。納西方言分為以麗江壩區為代表的西部方言和以寧蒗永寧為代表的東部方言。西部方言主要在麗江、香格裏拉、未夕、永勝等市縣使用。此外,在鶴慶、劍川、蘭坪、德欽、寧蒗永寧壩皮江村、四川木裏縣的鄂牙、鹽源縣的大嘴、西藏芒康縣的冷舊珠等地也使用西部方言。寧蒗、鹽源、木裏、延邊等縣主要使用東部方言。
雖然兩種方言之間的語音和語法基本相同,詞匯相同率也在70%左右,但是相互交流起來卻很困難。洱源的納西族,家裏還在用納西語。由於長期與當地的白族和漢族雜居,他們通常使用漢語和白族作為交流語言。
特性
納西族用兩種文字來書寫東巴祭司的經文。壹種是象形文字,納西語叫“ser jel lv jel”,意思是“在木石上做記號”(也譯作“在木石上做記號”或“記錄在木石上”),東巴經大多是用這種文字寫的。東巴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罕見的原始象形文字。比圖畫高級,但比甲骨文原始,屬於表意文字的發展階段。屬於圖畫筆記和表意文字之間的中級發展階段。東巴使用的另壹種文字叫做“Geqbbaq”,這是壹種表示文字的音節文字。寫語言的時候,嚴格保持詞與詞的對應。
東巴象形文字書寫方式不同,與常用象形文字同義,書寫方法也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國家關於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和納西族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從1956年6月起選擇西部方言作為基本方言,以拉丁字母的形式設計了壹套《納西文字方案》(草案),提交給1957年3月召開的雲南省少數民族會議。
1981年,有關部門組織了納西文字方案(草案)的修訂工作。這種納西音標方案用於小學雙語教學。主要條目:東巴經
東巴經不僅是納西先民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納西古典文學的寶庫。納西族的古代神話、史詩、傳說、故事、諺語,都用象形文字記載在東巴經中。
東巴經典文獻的唱誦有壹個特定的地方,那就是在東巴宗教的各種儀式中,這些儀式大多是宗教與民間活動的結合。東巴經文學是壹種詩性文學,所有作品都由奇數音節構成。3、5、7、9、11、13等奇數詩隨機使用,長短交替,比較自由。其中不乏五七言的詩句。也有少數後期作品是用純五言詩寫的。
東巴經的所有作品都是東巴用特定的曲調唱出的。東巴經文獻包括自然神話、洪水神話、祖先神話、戰爭史詩、長篇愛情詩、鬼城神話以及大量的故事和諺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神話史詩《創世紀》、《黑白之戰》、《哈斯之戰》、《俄奴打死壹個魔鬼》、《徐瓦曾古昭》、《祭天古歌》等,反映了納西族頑強、勇敢、尚武的民族精神,認同感強,凝聚力強。《魯饒》、《出布有布》等作品以浪漫、瑰麗、悲涼的風格,講述了納西族青年男女重視感情、講求忠貞、犧牲生命的感人故事。
納西族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調”,這是相對於民間廣泛流行的短歌,尤其是口頭敘事長詩而言的壹個概念。代表作品有《漂泊中的憂傷》(雙戀之歌)、《獵歌》、《驅馬》、《伐鄭》、《遇魚遇水》、《遇蜂遇花》、《遇雪析》等。在表現形式上,是合著調子唱的,每壹種作品都有壹個相對固定的調子。
除了當地豐富的傳統文獻外,明代以來用中文寫作的作家也很多,明土司班“穆氏六傑”的大量詩文也代代相傳。穆公、穆曾詩歌入選《雲南叢書集》、《古今圖書集成》。清代編纂的《四Ku全書》收錄了穆曾的《雲淡墨》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