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陜北的楊柳,沒有江南垂柳的婀娜,沒有塞外白楊的挺拔,沒有黃山松的常青,沒有曲阜柏樹的綿長。她是壹棵很普通的樹。因為她的普通,陜北的河流、溝渠、山坡、懸崖,到處都是她。然而,她是壹棵母樹。她和那片土地上的母親壹樣,壹輩子都在為孩子努力,直到老死,她還會再為壹絲綠色而奮鬥...
有了母親的骨肉和體溫,她結婚了。我結婚的時候沒有根。她被直接從母親的身體上割下來,當她被剝成壹根直桿,嫁給了河邊的泥土。於是她赤裸著安頓下來,赤裸著掙紮,從流血的傷口中紮根,從裸露的皮膚中發芽,在第壹個冬天到來之前,努力成長為壹棵樹。
在蹣跚走過冬春之後,她學會了母親的樣子,開始第壹次穿衣服。她紮了幾根倔強的小辮子伸向天空,小辮子兩端的綠色像花壹樣散開。她總是迎著風站著,像個女孩壹樣等待著人們的贊美。那時候的她,不僅單純,還有點懵懂。她不知道,她那高聳的辮子,完全是壹個女人為了終身繁衍而孕育的生命胚胎。
⑤五六歲的時候,我的小辮變成了結實的椽子,濃濃的綠色已經在遮擋怕太陽的懶狗和老牛。放學後,孩子們再也不能搖晃她的腿腳,小雨前的微風再也不能扭動她的腰肢。驢靠著她癢,她不惱;當山羊用它的角摩擦她時,她並不在意。她早已成熟,像陜北的母親們壹樣,開始履行過早生育的天職,開始承受生活的艱辛。
她努力將樹枝向上豎起,以便讓陽光更緊密地溫暖每壹片葉子。她拼命想把根紮住,以便讓水更緊密地滋潤每壹根須。她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禮物,很快就用陽光和雨水哺育了第壹個堅強的孩子。
⑦送孩子上戰場或送女人出嫁都是令人興奮的,但母親們往往會在那壹刻流下酸酸的眼淚。第壹批椽子成熟了。當主人拿著壹把鋒利的斧子來到她面前時,她顫抖著抖落了壹片黃葉。那壹季,師傅已經收割了當年所有的谷物和薯類,她抱著的椽子,是師傅在秋裏的最後壹次收割。她已經從追螞蚱的裸男或趕鵝趕鴨的赤腳少婦口中得知,主人正等著用這些粗椽子做雕龍窗,為三兒子的新窯洞添炕桌。她為孩子的成功而驕傲,她為給主人的生活帶來快樂而自豪。她總是想著報答主人的恩情。她面對鋒利斧頭的顫抖,只有分娩前的痛和離開時的苦,心裏是甜的。
時至今日,從第壹茬椽子開始,陜北的柳樹就從未停歇。每隔三五年,她就把椽子壹打壹打、壹打壹打地呈給主人。結果,主人家的屋外、門前和院子裏擺滿了柳木家具——門窗、米倉、扁擔桶、鋤頭和連枷,甚至還有驢馱架、牛犁頭、羊圈、豬食槽...
等少爺成了老頭子,陜北的劉也能張嘴說出老頭子膝下幾十個兒孫的名字。但此時,她已經無法計算自己身上被砍去了多少根椽子。她忘了有多少個夏天,頭頂雷聲隆隆,洪水在她腳下咆哮。雷聲烤焦了她的梢,洪水露出了她的根,但她壹直堅持著。她堅持著,因為在她蒼老的身體上,她抱著幾十個青澀健壯的孩子...
當她漸漸老去的時候,孩子們繼續瘋長。他們毫無節制地攝取她的營養。他們的精力如此旺盛,胃口如此之大。她越來越不知所措,努力向地球深處學習,卻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他們的營養需求。於是,她開始透支自己的身體,直接把自己的血和肉輸入到孩子們的身體裏。孩子長大了,她的身體卻被掏空了,只剩下堅硬的外殼,支撐著壹棵綠樹的重量。
在最後的日子裏,她變得又幹又醜。這棵粗壯的樹只是壹層皮。調皮的孩子可以隨意鉆進她身上的樹洞,順著她敞開的胸膛爬到樹頂。樹頂只剩下壹兩根細細的綠椽子,剩下的都是壹根根砍椽子留下的疙瘩疤。沒有了枝頭的喜鵲,沒有了樹洞裏的狐貍,即使是善良的啄木鳥也停止了對她的敲打,因為她已經筋疲力盡,無法為幾只蟲子提供營養。
陜北的柳樹終於老了,不留痕跡。她的樹體腐爛得連柴火都成不了,只能慢慢腐爛成壹片泥土,最終融入陜北的黃土地。黃土地上陜北的柳樹,黃土地上的母樹,就像我們黃土地下的母親,養育了黃土地上的壹切,卻養育不了她自己...
(選自《百家雜文》)
1.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列句子。
她已經忘記有多少個夏天,頭頂雷聲隆隆,洪水在她腳下咆哮。
。雷聲烤焦了她的梢,洪水露出了她的根。
,但她壹直堅持。
2.選文第二段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有什麽作用?
3.“顫抖”壹詞在第7段出現了兩次。意思有區別嗎?
4.文末有哪些感慨?
參考答案
1.強風拉過她的身體,強風吹斷了她的樹枝。
2.如果要先提升,壓制或者對比,就會凸顯陜北楊柳的共性,就會凸顯陜北楊柳壹生生兒育女,不斷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沒有區別。“顫抖”表示酸澀和不舍,也包含驕傲和自豪。
4.為陜北老柳嘆息(或惋惜),為像陜北老柳壹樣辛勤勞作、哺育後代、堅韌不拔的母親們歌頌,為不計較得失、只知道奉獻的母親們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