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誌書籍讀後感(精選11篇)
品味完壹本名著後,想必妳壹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勵誌書籍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勵誌書籍讀後感1
讀了《平凡的世界》,壹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沈,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介紹細致入微,而且景物描寫介紹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壹大特色。
《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著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敘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介紹人物內心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剩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介紹中始終能反映出壹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壹部人生奮鬥的勵誌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壹點,但於我而言這壹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著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壹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從中午開始》。壹種強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遙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熱情和激情在寫作。他是理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體力行了他關於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沈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路遙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著壹代又壹代人壹遍又壹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給情感以至純至真的體驗,給懶惰以無可爭辯的痛擊,給執著進取以最有效的鼓勵。明天,將開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閱讀。
勵誌書籍讀後感2幾年的時間,讓淘寶從壹個起步的網站,變成如今中國C2C領域的領軍團隊。>此書講述了淘寶網在“eBay易趣已經占領大部分中國市場”的局面下,如何轉被動為主動,它的成功模式是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倒立的思維,在何時何地都是非常需要的。
落後的時候,倒立著思考問題,或許就能打開新局面。成功的時候,倒立著看清實質,或許就能發現那些被屏蔽著的不足。倒立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非但需要有足夠的手勁,還要有堅韌的毅力。
這段螞蟻向大象叫陣的歷史,告訴我們全部照抄的模式和概念不壹定就能確保網站的成功,而創新的網站也不壹定就沒有機會,中國的C2C市場有著非常特殊的情況,面對中國網絡市場的激烈競爭,要做好壹個網站,不是光有資金和模式就能成功的,它還需要整合更多的因素:對市場的了解,對市場的分析,團隊的努力,而且需要好的市場推廣策略。
淘寶戰勝對手的首要原因在於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非正常道路,能夠下決心在壹個已經存在強大領先者的C2C市場出擊,是淘寶的狼性和阿裏巴巴基因***同發揮了作用。同時,“免費三年”等壹系列營銷推廣措施也收到了成效。淘寶能夠成為”封殺”的幸存者,沒有別的絕招,僅僅是因為它倒立了,看到了其他人沒有註意到的小網站聯盟,所以它看到了生機.
其次,淘寶的勝利,來自對用戶體驗的重視。由最簡單的頁面功能到深層次的第三方信用擔保,淘寶都盡可能地圍繞中國C2C客戶的使用習慣和交易感受來設計,並且不斷優化修正,不斷創造條件加強對客戶的吸引力並鞏固其忠誠度。
勵誌書籍讀後感3《繁星·春水》,是壹部詩歌集。《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悟。《繁星·春水》壹***346首詩,其中《繁星》有164首詩,《春水》有182首詩,《繁星·春水》便是由這些充滿哲理的零碎小詩組成的。其中《繁星》裏的這首小詩,我很喜歡: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淚雨。
《繁星·春水》讓我感覺到無限的希望;無限的愛;還有那無限的童真與快樂。《繁星》裏藏了無限的愛,讓我們感到愛的偉大;愛的無私;讓我們感到愛的博大,愛的美好;讓我感到愛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繁星》中,她歌頌了很多,讓我感到世界的美好,世界的多樣;冰心主要就是圍繞三個主題:母愛,兒童和奮鬥向上。可見冰心多麽偉大啊!寫到這兒,我不由的就想介紹壹下冰心姐姐,她本名叫做謝婉瑩,她是我國著名的詩人,翻譯家,作家和兒童文學家。她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說:《兩個家庭》,《去國》,《櫻花贊》等,當然也有《繁星·春水》了!
我喜歡冰心,喜歡她那神奇的筆,寫出那麽好的文章;我喜歡《繁星。春雨》,喜歡他的純真,喜歡它的自然。我喜歡讀這樣的好書!
勵誌書籍讀後感4壹篇《答顧東橋書》斷斷續續看了近半個月,中間還夾雜著重溫了下《萬歷十五年》。忽然有個念頭冒出來:《傳習錄》是終極勵誌書啊!
近期工作反思,想得很多,做得不夠。想得太多了,想著壹開始做,就要直接做得很周全,便覺得困難重重,倒反而畏首畏尾了。這項工作本來屬於我比較了解的,且壹直關註,卻行動遲緩,缺乏實際行動。近期牛刀小試,便有效果反饋。哎,慚愧慚愧,早幹嘛去了。
歸根結底,還是認識上不夠到位。我還是把知與行,分作了兩樣,總想著完成了比較全面的知識儲備和技術積累,再進行行動,卻沒認識到,知與行本是壹體。只有在行動中摸索成長,才能完善認知,只有在行動中積累經驗後才能進壹步指導行動。
看來,《傳習錄》真不是讀出來的,而是在“知”與“行”中逐漸融入自己的心性的。
近來,隱約感覺有壹股動力,這股動力督促我反思自身,認知自己的心性,這股動力督促我即刻行動,投入實踐,我想,這股動力,多多少少,就是我的“至良知”吧。
這股力量是《傳習錄》給我的,也許從這個層面看,稱《傳習錄》是終極勵誌書,也不為過。
我能夠越發感受到心學與佛家禪宗的區別了,雖然心學與禪宗都是以自我本心的認知為主體,以修行者的領悟為成長之路,但,心學與佛釋有著本質區別,心學從壹開始就將自己的修習落於最細微的實踐行動之處,而窮究自己的本心,也便是天地間的大道天理。
也許,心學與禪宗的終極大道是相通的,比如有多少高僧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是我輩凡俗,常常為佛家的壹些慧心頓悟的細枝末節而蒙蔽。與此相比,心學的研習,哪怕只是初窺門徑,也對日常工作大有裨益啊!嘿嘿,終極勵誌書!
勵誌書籍讀後感5前幾天,我讀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二部——《在人間》。這壹部是寫阿廖沙到人間的壹段生活,揭示了人間的善與惡、美與醜。
這壹部主要講了:阿廖沙的母親去世了,外公家道中落,他只好離開外婆家,走向社會,獨立謀生。在人間,阿廖沙換過幾次工作,飽嘗了各種痛苦。他在鞋店當店員,在聖象作坊當學徒,在繪畫師家幫忙,在輪船上做雜工等。雖然阿廖沙受盡了苦難,但他還是結識了壹些可愛可敬的人,比如:正直的廚師斯穆雷,美麗善良的“瑪戈爾皇後”,樸實英爽的裁縫妻子……並在他們的幫助下開始讀書。雖然並沒有掙到多少錢,也沒有學習到多少技術,可是他也有非常大的收獲,那就是博覽群書。五年後,阿廖沙進大學的希望去了喀山。
讀完這本書,我十分佩服高爾基的恒心和毅力,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然手不釋卷。人生不可能壹帆風順,既有平原又有險灘。但他始終有壹顆善良、堅強的心,樂觀地面對生活,不被困難擊倒。書籍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因為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書,人類就要回到原始的生活,只有書才能帶妳來到文明的世界。
所以,我們要做壹個熱愛讀書的人,讓我們壹起在書的世界裏遨遊吧!
勵誌書籍讀後感6《改造我們的學習》是在延安幹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是關於整風運動的基本著作之壹。
其中,我對提出的“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統壹”感觸頗深。根據有些同誌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分析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這壹現實情況,提出學習國際的革命經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要註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壹認識對於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和發揮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我覺得,理論知識只有與實踐相結合,並根據現實情況恰當地運用於實踐中才有生命力,否則,對於我們而言,也只是文字而已!
作為壹個大學生,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做到“理論和實踐統壹”,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歸宿點是實踐。大學的課程相比高中的課程,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更加緊密相關,我們只有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中,對我們的社會而言,才有積極的意義。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停留在“學”的層面,不能到“用”的層面中,做壹個書呆子,又有什麽意義呢?我們要主動的去學,讓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起到作用,那麽,學習才是有意義的,這不僅會促進個人的發展,也會讓我們的社會才會有更高更快的進步。只有在社會中形成這麽壹種學以致用的'氛圍,那我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是指日可待的!
而且,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因為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而倍感吃力,效果不佳。其實,在學習上,我們千萬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學習經驗,將其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適合別人的不壹定適合自己,因為每個個體的具體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但是,這不意味著無需向別人學習,只是說我們在向他人討教經驗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在聽力方面,每天是聽40分鐘的雅思練習。那我英語水平不如他,也要跟著做高難度的雅思練習嗎?其實,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中難度的VOA聽力材料。所以,這樣壹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
“堅持理論和實踐統壹”,在我看來,不僅是學好理論知識,學習他人的經驗,更重要的在於將其適時適當地運用於我們自己的實踐中,改造世界,發揮效用的最大化,實現更高的目標。“堅持理論和實踐統壹”不應該只是壹句口號,應該是我們學習和工作的行動指南,貫穿於我們的學習工作還有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時刻牢記這句話並踐行之,必能造出壹番不壹樣的新天地!
勵誌書籍讀後感7法國著名的散文家蒙田說過:“書籍可以帶給人們愉悅,那是含蓄而漸進的。”書是壹個時代文化的載體,壹本好書,可以讓人終生受益。在我所讀的各種名著中,唯《名人傳》給我的感觸最深,以致於使我每次閱讀後心潮總不能馬上恢復平靜。
《名人傳》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組成。其中《貝多芬傳》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壹。書中的主人公貝多芬的壹生可以說是在希望與失望、痛苦與折磨中度過的。別人的童年是無憂無慮,少年是無限憧憬的,但貝多芬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困苦,還經常遭到父親的打罵。八歲時不幸喪母,因此他便要獨自壹個人承擔著兩個兄弟的教育責任。生活本來對貝多芬就是不公的。但老天並不給他壹點憐憫仍要繼續折磨他。他曾有過兩次愛情,但每壹次都是被愛情所拋棄,他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時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去。後來他又不幸失聰。這對於壹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承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的重壓的貝多芬選擇了堅強,最終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樂章。
貝多芬是壹個不幸的人,但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予世界!
勵誌書籍讀後感8網友布萊克在書的最後壹頁寫下這樣的壹句話,“女孩郭輝,妳讓我淚流滿面”,我想是的,此刻我也是同樣的淚流滿面。
遇到妳之前,我不知道壹個人居然可以在經歷過這些之後仍然有不斷向前奔跑的勇氣和動力;遇到妳之後,妳讓我相信,壹個人只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便是可以無所不能的。
最初選擇這本書的時候,是因為看到在封皮上的介紹“她小學沒有畢業,她是壹位高位截癱的輪椅女孩,她完全依靠自學,成為北大百年歷史上第壹位殘疾人女博士”,那個時候在心裏默默地犯嘀咕,“咦,這怎麽可能,怎麽可能自學考上北大的博士,我當時高考費盡千辛萬苦也沒有考上北大,她都高度殘疾了又怎麽能考上北大,居然還是博士,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還是壹切都是機緣巧合罷了......”幸運地拿到書之後,我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帶著這些疑問,把她的故事讀了壹遍又壹遍,讀到最後,淚流滿面,甚至以為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就壹直陪在她身邊。
哭笑全在自己,成敗不由他人。記得郭輝考北大博士的時候,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候需要用的專業書才以電子書文件的形式出現在她眼中,在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六七百萬的電子書,父母從學校借來了壹臺針式打印機,自己購買了3條色帶盒20包打印紙。連續三天兩夜,可憐的打印機“吱吱”地響著,直累得頭昏腦脹,氣喘籲籲,硬是把上萬頁紙全部打印了出來......郭暉壹頭紮進書海裏,開始了最後的沖刺。英文原版的《歐洲文學史》、塞萬提斯的《唐吉坷德》、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薄伽丘的《十日談》、契科夫的《櫻桃園》、歌德的《浮士德》、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和《伊利亞特》、古羅馬維吉爾的史詩《伊尼特》和拉辛的《菲德拉》等30多部著作......兩個半月時間,要把這壹切全部融會貫通,梳理成辮,這是壹個怎樣的工程?
試想壹下,如果這是我此刻正在面臨的情形,我想我肯定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毅力吧,三十多部英文原著,就算每天沒日沒夜的讀書也是不可能辦到的吧,對我來講簡直是巨大無比的折磨,更何況是胸部以下完全癱瘓的人啊。日日夜夜,頭昏腦脹,滿眼發昏,雲裏霧裏......郭暉的眼睛就是在這個時候近視的。兩個半月的時間,無法想象,郭暉是怎樣壹步步堅持走下來的,即使連她自己也感覺自己快要垮掉了,但仍放不下,心底的激情像壹團燃燒的大火不可抑制。越努力越幸運的郭暉啊,簡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學習,讓我頓時無比的羞愧,不禁想到壹年前為了高考而努力的那壹年最多也只是熬到夜裏兩三點鐘,白天也並沒有高效率的利用好每壹秒時間,而現在呢,每天也只是渾渾噩噩的背幾個單詞來彌補因為懶惰而沒有好好準備來年專業考試的愧疚。
和郭暉壹比,現在我們年輕人所面臨的那些生活中的所謂困難又算的了什麽呢,大學中每天抱怨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三級考不過的那些人們啊,看看郭暉,15歲的少女,兩平方米的世界裏,她自學完小學初中高中,專升本,山東大學的英語碩士,北大的博士......這些榮光不是平白無故飛來的,是用無數個日日夜夜拼命換來的。
寫到這裏,我突然想起某些人問過的問題了“為什麽我都已經那麽的努力了還是沒有達到我的預期目標?”在給出答案之前我要先講壹件事情,記得之前高中班主任曾問我們壹個問題,“如果有綁匪綁架了妳最愛的父母親人,籌碼不是巨額的贖金,而是要妳集中全部的精神和力氣學習去考上清北,不然就殺死所有的人,那麽妳會不會考好?會不會盡全力去學習?”。當時真的覺得很好笑,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當我遇到了郭暉,知道了她的事情之後,我才明白,只有妳把學習當做和性命壹樣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妳才是真正的拼盡全力,才是真真正正的努力過了。
郭暉的成功事跡,不排除幸運的成分,但有絕大的部分是她真真正正努力的結果,是她壹直堅持著從最初單純的想努力活下來到最後努力學習的結果,是她壹直堅持著用精神力量戰勝身體殘缺的強大勇氣的結果。
像郭暉壹樣,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路,只要集中精力走好腳下的每壹步就好。越努力越幸運。
加油郭暉,我為妳淚流滿面,妳永遠是我前進的動力。
勵誌書籍讀後感9晚清的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中興名臣,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把風起雲湧的太平天國運動撲滅了,達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再加上他在德行、文品方面的成就,被譽為“古今完人”。
後世人稱他謀略之學***有十三部,我看到過兩部,壹部是講相人之術的《冰鑒》,還有壹部就是他的《家書》。
這部《家書》內容十分廣泛,有講做人道理的,有談古今詩文的,有教育弟姊兒女的。讓我看到了治軍苛嚴的曾大帥溫情的壹面。
他的《家書》中,還用許多筆墨來寫壹些家庭瑣事和田園之事。比如怎樣弄好雞窩,怎樣整理菜園,要遵守星岡公八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等,書中的插圖也都是壹些菜園、花園、雞鴨之類的東西。所以有人不禁要問:“誌存高遠的曾大帥,就是把這些東西流傳給後人?”
我認為這種說法過於膚淺,其實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尤其是老莊之道,就蘊含其中。
我們都知道,他的政治地位使他享有無比的榮耀,是清軍入關以來權勢最重的漢臣。壹個大臣,擁有的榮耀越多,所面對的危險也就越大。有人說:“明清多小人。”這些“小人”看到比自己風光的人,總會心生嫉妒,出來罵幾句,踩幾腳,甚至於誣告陷害。再加上當時掌政的慈禧太後又是壹個疑心病很重的人,對曾國藩也心存疑慮,說不定哪天就把他給宰了。所以說曾國藩在家書中寫壹些種菜、養雞之類的事,無非說自己是個求田問舍,無心功名的人,以期保全首領罷了。
這就是《曾國藩家書》給我的啟示。而歷史上又有多少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呢?像春秋的文種、漢代的韓信、明代的藍玉……無數血淋淋的事實都證明了這壹點,飽讀詩書的曾大帥又豈會不知?“人生最佳之時就是花未開全月未滿。”曾大帥如是說。
所以說,真正的偉人不僅懂得激流勇進,更懂得急流勇退。在生活中,“藏”往往比“顯”更重要。
寫到這兒,我又聯想到天京城破之際,曾國藩說的兩句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十年苦讀,十年征衣,榮譽、誹謗、朋友、信任、懷疑……真的只有“流水高山心自知”了。
勵誌書籍讀後感10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設限》這本書,通過作者對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的講述,給人以熱情、勇氣、信念、堅持的力量。妳不禁會為這位天生沒手沒腳的家夥而深深折服,他從壹無所有、畏縮自卑,迸發出無窮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創造出了壹個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
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癥,除了軀幹外,唯壹的工具就是只有兩個腳趾的小左腳。可以想象,生活對他而言是多麽不公平啊!出生時,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他的媽媽甚至拒絕抱抱自己的孩子。這對任何人都是極大的打擊和難以愈合的傷口。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放棄,慢慢開始接受和面對現實。
童年時期的力克可以說無憂無慮,隨著年齡增長他開始面對無數的挑戰,而他都努力地克服了。長到了上學的年紀,力克陷入了困境,他壹度因身體的缺陷和對生活的絕望動過輕生的念頭。但是最終他放棄了這種愚蠢而不負責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給他安慰和幫助的父母,鼓勵和支持他的家人,覺得這樣做對不起他們。於是力克決定好好活下去。他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值得引以為傲的東西來提高信心。他試著交壹些朋友,試著融入周圍。雖然常常被同學排斥、嘲弄、或被稱為“外星人”,但他主動並真誠地和同學交談,同學們逐漸了解了他,都和他成為了朋友。他從朋友那裏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動力。最終力克戰勝了困難成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斷拜訪各地的學校、教會、貧民窟和監獄甚至垃圾城,與那裏的人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散播希望與愛。告訴人們他的經驗,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動的重要,鼓勵他們要有信心。至今已有六億人,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了他的充滿勇氣的人生。他的事跡已經深入心地激勵了很多人。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壹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壹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壹篇篇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這是壹本很棒的心靈勵誌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沈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壹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麽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壹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麽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沈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壹種宣泄,壹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壹種流行病,妳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鳴,讓抱怨成為壹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妳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壹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壹樣,突然發現自己是壹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壹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沈默,再到安於不會沈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壹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勵誌書籍讀後感11聽聽名字就知道是壹本關於勵誌的書,書封面是黑色,用四個大字寫著“我的奮鬥”。對這本書的興趣是源於孫老師的推薦。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羅老師很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在中國這樣不健康的、浮躁的社會中,像羅老師這樣能保持自己個性的人,實在不多。
首先覺得他很有勇氣。印象最深的是,初二時,老師讓用事實,真情實感的寫壹篇關於校園的作文,其他同學都是說“五星紅旗飄揚在學校上空”,就他寫“五星紅旗耷拉在校園上空”,老師憤怒讓改,他改成“說來也怪,盡管沒有風,五星紅旗仍然飄蕩在校園上空。”哈哈~羅老師在老師面前的表現,反應出他從小就對教育的某些不滿。說的也不錯,中國的教育讓人感到悲哀的地方很多,教育法裏說的公民平等的接受教育,就是壹句屁話,從高考最能看出來,都知道,不說了。
羅老師沒讀過大學,羅老師的經歷也算個傳奇,他沒有很清晰的職業規劃,起碼在去新東方前。去新東方也是為了薪水,做自己最討厭的事——做老師,教英語。現在的社會許多領取變數很大,如果做職業規劃不該劃定太長的時間內,還是活在當下好,抓住能抓住的機會。
羅老師說話很隨意,什麽都敢說,有些話聽者很別扭,但是這些話我們私下,或者在網上敢說,面對公眾就不敢了。羅老師不壹樣,大義凜然地批判不良的社會風氣,在媒體公眾面前都敢說,聽者覺得蠻對的,有時還很過癮,還會大笑。他的牛博網充當了社會輿論的平臺,因為不主動刪除過於敏感的政治言論,多次被封,兩年多沒賺著什麽錢,但他依然快樂,因為他喜歡做網站,喜歡牛博。所以有人說,創業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激情會更持久,這點我同意。喜歡不需要什麽理由,就是發自內心的。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上,也不要說某些東西妳不會追求,其實妳的心裏並不排斥它們。羅老師“叛逆”的童年,“叛逆”的青春,跟他最後的成就以及職業都有很大幫助,這些個人都是學不來的。
這本書讀下來,感覺並不是壹本勵誌書籍,就是教會了我,讓我知道,要學會獨立思考,不管世俗怎麽說,別人怎麽說,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斷,多看書籍,敢於懷疑壹切過去沒經過自己思考就接受了的想法。
最最好的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做自己的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的評價裏!
;